全文字数:2591字,阅读时间:5分钟
智能化时代,精准高效的智能相机成为各领域关注的重点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以及工业4.0模式的演进,用机器视觉替代人眼视觉大势所趋,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言,对“机器换人”的需求日益提升。在多方因素的催化下,智能相机行业持续升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智能相机凭借自动化、高效、高精度、非接触等特点,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交通安防、航天军工等各领域。
智能相机行业定义及分类
智能相机为高度集成化的微小型机器视觉系统,具有采集、处理与通信等功能。智能相机具备模块化、多功能化、易于实现、高可靠性等特点,智能应用了大容量储存、FPGA和DSP技术,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可满足多种机器视觉应用的要求。智能相机一般由图像采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软件、网络通信装置等构成。
智能相机可按照传感器和输出信号分类。按传感器分类,智能相机可分为CCD相机和CMOS相机。按输出信号分类,智能相机可分为模拟相机和数字相机。
智能相机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智能相机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智能相机行业产业链包含三个部分:上游参与主体为视频算法提供商、芯片制造商和其他电子元器件生产商,中游环节参与者为系统集成商,下游环节智能相机主要涉及政府级、工业级和民用级应用领域。
中国智能相机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中国智能相机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视频算法提供商、芯片制造商和其他电子元器件供应商。
视频算法供应商主要提供包括图像识别、物体识别、人脸识别等算法模型,主要供应商为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和大恒图像等公司。视频算法为智能相机中核心软件,具有决定智能相机质量优劣的特点,智能相机行业产业链上游视频算法供应商议价能力强。芯片制造商提供芯片处理器,通过结合算法软件模拟人体大脑判断准则对图像进行判断和测量,核心芯片约占据智能相机30%的成本,由于芯片技术含量和成本较高,芯片制造商议价能力强。
中游:
中游环节主体为系统集成商。系统集成商为针对下游企业提供定制化智能相机和机器视觉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下游应用领域二次开发需求催生了中游系统集成商,主要的系统集成商包含康耐视、旷视科技、科创自动化、星河泰视特和埃尔森等公司。中游系统集成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和不同业务目的提供专业定制化服务,由于系统集成商仅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缺乏核心技术,中游系统集成商议价能力弱。
下游:
智能相机下游环节涉及政府级、工业级和民用级应用领域。智能相机在政府级应用领域包含安防、医疗、军事和科研领域,其中安防领域包含安防相机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训练解决神经网络过拟合问题,使安防相机智能化,助力中国“平安城市”与“智慧城市”的国家发展战略。智能相机在工业级应用领域包含生产和工业加工领域,其中工业加工领域包含在施工或流水线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故障分析、动态特性分析、定位分析、产品外观检测、高精度检测与识别等。智能相机在民用级应用领域包含生物、体育、家用和婴幼儿领域,其中生物领域包含生物领域:康复物理治疗辅助、步态分析、鸟类或昆虫翅膀运动分析、人类和动物动作分析等。
中国智能相机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Ø 智能相机优势众多,发展前景良好
图像传感器和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促使更多基于计算机的视觉系开始被智能相机平台替代。尽管灵活性和可延展性上智能相机仍存在不足,但由于智能相机具有体积小、多功能、方便易用、可靠性高等特点,在多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Ø 资本助力智能相机行业扩张发展
智能相机是一种通用的机器视觉产品,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智能相机行业的发展。近两年,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初创公司不断打破行业融资记录,机器视觉已经成为当前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行业之一。其中,商汤科技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6亿美元,在完成D轮融资,市场估值高达60亿美元。在资本的助力下,获得融资的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解决技术短板和商用实现周期长的问题,并推出可快速复制的智能相机产品或解决方案,进而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和优势,推动智能相机行业规模的扩张。
Ø 多场景应用为智能相机行业带来巨大商机
智能相机在应用上具有广泛性,能够在制造、安防、医疗等众多领域展开应用。制造领域,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机器视觉替代人眼视觉大势所趋。安防领域,视频监控占据中国安防行业50%左右的市场份额,平安城市、智能交通促使智能相机需求崛起。医疗领域,智能相机相较于传统的医学影像设备,能够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对X射线透视图、核磁共振图像、CT图像进行适当叠加,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分析,让设备具有根据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多场景应用为智能相机行业带来巨大商机。
中国智能相机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智能相机行业发展趋势
Ø 智能相机标准化、专业化、高速化和大面阵化发展趋势
智能相机设计将趋向标准化、专业化、高速化和大面阵化发展:(1)工业控制领域存在大量通信需求,在工业控制领域智能相机将提升接口的标准度以支持更多的通用协议;(2)智能相机生产商通过针对行业特点构建智能相机软件算法和硬件设施,将提升智能相机工作效率和专业化程度,并减少成本;(3)在CCD技术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下,智能相机将向高速化和大面阵化发展,智能相机将更好的针对微小和运动的物体进行检测。
Ø 工业智能相机品牌本土化趋势
工业智能相机从主要依赖进口逐渐发展为智能相机本土化生产。中国智能相机生产商通过多年自主研发,智能相机生产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打破了外国厂商技术封锁。中国规模较大的智能相机生产商包含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和大恒图像等公司。
Ø 中国智能相机软件技术提升
中国图片处理软件企业软件处理技术提升将打破中国智能相机行业对外国图片处理软件公司的依赖,中国图片处理软件企业依靠对中国国情、行业和商业情况的把握,针对中国市场特点制定具备特定图片处理功能的软件,将提升中国智能相机行业图片处理软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智能相机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智能相机是智能时代的新产物,其作为一种机器视觉产品,凭借体积小、多功能、方便易用、可靠性高等特点,在多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镜头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机器视觉和智能相机领域的应用,智能相机的应用范围拓宽,智能相机行业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