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喊你去办ETC了吗

    2019-10-18 13:38
    头豹研报

    2019年中国ETC行业概览

    2022-03-02

    政策引领ETC用户数量实现突破式增长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印发《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和《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提出到2019年12月底,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率达到90%以上,ETC用户数量突破1.8亿,并细化各项落地措施,如在商业银行网点以及汽车主机厂、4S店、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收费站出入口广场等车辆集中场所增加安装网点,给予ETC车辆不少于5%的通行费优惠等。商业银行成为推动ETC政策落地的重要渠道,各大银行加大营销力度以抢占客户。2019年ETC用户数量在政策引领下将实现突破式增长,ETC行业迎来发展良机

                                                           

    ETC行业定义及分类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核心设备由车载单元(OBU)和路侧单元(RSU)构成。当搭载车载单元的车辆经过车道时,路测单元利用5.8GHz微波频段的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捕捉车载单元上每辆车独有的电子标签,完成车辆识别、数据交互,从车载单元绑定的卡片账户上扣减车辆通行费用,在不停车情况下实现自动收费处理。ETC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产品可细分为高速公路ETC、多车道自由流ETC、智能停车场ETC。

    ETC应用场景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ETC行业产业链分析

    ETC行业产业链上游主体为零部件供应商,包括芯片供应商、电子元器件供应商、电池及结构包装件供应商等;中游主体为ETC产品生产及集成商;下游主体为高速公路运营商、金融机构等,ETC行业下游主要应用场景可分为高速公路、多车道自由流、停车场等

    中国ETC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ETC行业产业链上游主体为零部件供应商,具体包括芯片、电子元器件、电池以及结构包装件等各类零部件供应商。从ETC产品成本构成来看,芯片、电子元器件属于核心零部件,成本在原材料中占比最高,分别可达35%、33%左右,其余电池占比20%,结构包装件占比12%。芯片、电子元器件、电池等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竞争激烈,企业议价能力较弱,并且技术迭代迅速,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但由于2019年政策推动行业爆发式增长,以ETC电池为代表的上游零部件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导致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议价能力加强 。

    中游:

    中游主体为ETC产品生产及集成商,其资质获取困难,市场准入门槛较高。ETC产品必须通过交通运输部授权的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检测后才能够参加各省市高速公路ETC建设的招投标。当前拥有市场中活跃的ETC企业仅有十家左右。ETC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金溢科技、聚利科技、万集科技三家头部企业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

    下游:

    ETC行业产业链下游主体为高速公路运营商、金融机构等。下游主体对ETC产品的需求主要受到道路交通建设投资、汽车保有量及金融行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ETC行业产业链下游应用场景可分为高速公路、多车道自由流、停车场等,其中高速公路占据95%以上比例。


    中国ETC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ETC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4至2018年,中国ETC用户规模由1,320万人增长至7,656万人,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年复合增长率为55.2%。

    现阶段,ETC行业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点:(1)政府颁布多项政策,明确提出ETC推进目标;(2)高速公路建设不断推进,公路收费总额增长;(3)车辆保有量增长。2019年政府出台文件对ETC用户数量提出突破性要求,推动用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但上游零部件短期供不应求、后续客户开发难度增加问题仍需关注。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4亿,未来2至3年,ETC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叠加车辆保有量基数增长,用户规模仍将维持较高增长速度。


    中国ETC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ETC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Ø 政策红利推动行业发展

    2019年政府顶层政策对ETC使用比例及ETC用户数量提出突破性要求,是本轮行业增长的最重要推力。具体要求2019年底前各省(区、市)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使用ETC比例达到90%以上,ETC用户数量突破1.8亿,到2025年,全国ETC用户数量进一步提升。根据交通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9月4日,中国ETC用户累计达到12,137.7万,完成年底实现1.8亿发行总任务的63.6%,同比2018年新增ETC用户4481.96万。

    Ø 路侧端、车辆端需求增长

    高速公路建设不断推进,公路收费总额增长,对RSU设备提出刚性需求,2014至2018年间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复合增长率达9.1%。车辆保有量增长,对OBU设备提出刚性需求,2014至2018年间中国汽车保有量由1.5亿辆增长至2.4亿辆,复合增长率达11.7%


    中国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2014-2018年

    来源: 交通部,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汽车保有量,2014-2018年 

    来源: 交通部,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Ø 技术升级为行业赋能

    零部件技术迭代、价格下降,促进ETC产品售价逐步降低,进一步加快产品的市场普及。2016至2018年,OBU产品平均售价由102元降至78元,累计降幅达23 .5%,较低的售价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解决以往OBU装车率低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


    中国ETC行业发展趋势

    Ø 金融机构抢占布局

    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影响下,政府购买和基建投资需求减少,对公业务增长空间有限,零售业务具有广覆盖、受经济周期影响小、持续收入稳定等特点,将成为商业银行新一轮创收的主要动力,而消费金融、房贷等业务发展已较为充分,ETC业务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竞相布局的热点。ETC业务手续费为商业银行带来盈利增长空间,手续费用以外,ETC支付将创造更高衍生业务价值。目前多家国有银行已开始实行ETC推动的任务制,加大优惠力度进行客户抢占,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均开启 ETC 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抢占市场份额。

    Ø 功能以及场景拓展

    目前OBU设备已不仅局限于车辆识别和电子支付功能,逐步向智能化、多功能终端发展,功能增加有利于应用场景拓展。一方面多功能集成模式促进ETC设备使用性能、使用频率提升,利于拓展ETC多场景应用,覆盖车辆出行不同需求;另一方面OBU设备搭载通信模块将利于与互联网融合,拓展线上业务办理以及实时信息咨询服务。

    Ø 多车道自由流前景广阔

    目前ETC主要应用场景是高速公路收费通道,对多车道自由流应用较少,但伴随政策引导与技术推进,多车道自由流应用将更加广泛。多车道自由流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可实现无感收费,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受车道隔离的限制,经过收费区域时无须减速,在行驶过程中可自由变更行车状态。多车道自由流符合快速通行、无感收费要求,将在收费站逐步取消后迎来快速发展。

    多车道自由流运行方式示意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过往ETC设备需消费者自行购买并至营业厅现场办理,消费者主动安装意愿较低,在政府新一轮政策引导下,银行等落实主体推出免费安装、寄送、通行费折扣等优惠活动,提高消费者安装ETC设备积极性,解决以往车辆端设备难以普及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未来,金融机构将持续布局ETC业务,ETC设备功能及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伴随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取消,多车道自由流ETC将成为发展趋势。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