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问题驱动垃圾填埋行业转型
在中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控制污染重要性日趋增强。在2016年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底,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当前中国垃圾填埋行业仅卫生填埋场可满足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占比低于10%,垃圾填埋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
垃圾填埋行业定义
垃圾填埋指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等方式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理的垃圾处理方法,中国有90%以上的城市将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在当前中国大力推行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中,58.8%的垃圾采用填埋处理,38.2%的垃圾通过焚烧处理,其余部分通过高温堆肥或微生物处理。垃圾填埋须经过计量、卸料、堆铺、压实、覆土、灭虫、生态恢复七步完成。
垃圾填埋步骤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垃圾填埋场分类
垃圾填埋场根据工程措施齐全程度、环保标准达标程度判定,可分为简易填埋场、受控填埋场和卫生填埋场三个等级。
垃圾填埋场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垃圾填埋处理行业产业链分析
垃圾填埋行业产业链上游涉及垃圾填埋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垃圾排放企业及个人等,主要为垃圾填埋企业提供垃圾、制造垃圾填埋装备等;中游参与主体为垃圾填埋企业,主要业务为对已收集的垃圾进行填埋;产业链下游涉及土壤修复企业、垃圾渗滤液处理企业等
中国垃圾填埋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垃圾填埋行业产业链上游包含垃圾填埋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垃圾排放企业等。渗滤液膜及压路机为垃圾填埋行业主要使用设备。渗滤液膜占据垃圾填埋场运营成本的27%,生产厂商包括宏森环保、嘉戎技术等。压路机通常用于垃圾填埋的压实环节,价格为5-10万元不等。由于垃圾填埋行业对压路机无特殊功能性需求,中小型垃圾填埋场通常租赁市政工程使用的压路机,故压路机非所有垃圾填埋场的必备设备,压路机生产厂商议价能力较弱。中国压路机生产厂商包括柳工机械、常州德林机械等。
中游:
垃圾填埋行业中游主体为垃圾填埋企业。由于垃圾填埋的社会性责任重,且投资成本收回时间较长,经济效益一般,当前中国垃圾填埋行业中99%的企业都是由当地政府投资建设的国资企业,私营企业较少。中国垃圾填埋行业中企业包含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威立雅环境服务公司等。
下游:
产业链下游涉及土壤修复企业及垃圾渗滤液处理企业。中国土壤修复技术包含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及固化稳定化处理四类,其中生物修复技术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且操作方式方便,受中游企业青睐,故生物修复技术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垃圾渗滤液处理企业使用的生物处理法具有较高的化学转化效率,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拥有该类技术的企业议价能力较强。
中国垃圾填埋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制造业及重工业发展速度较快,最近五年,中国政府对制造业和重工业环保要求逐步提高。2014至2018年间,中国政府在“十三五”中对工业可持续发展提出要求,严格限制企业排放,狠抓偷排、乱排情况,工业垃圾处置转向正规化处理,加速垃圾填埋行业市场规模增长。2016年中国“十三五”垃圾处理规划中强调了未来须提高垃圾焚烧比例,对垃圾填埋行业有明显影响,造成当年垃圾填埋行业市场规模有减缩现象。2018年,中国填埋行业市场规模为952.2亿元,2014-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5.0%。受政府对节能降耗及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的影响,当前垃圾填埋行业新填埋场审批难度提高,行业壁垒升高。在焚烧利用率提高及行业壁垒提高影响,预计中国垃圾填埋行业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上涨幅度将有所下滑。
中国垃圾填埋处理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垃圾填埋处理行业发展趋势
Ø 垃圾填埋比例减少,政策推动下部分企业转型垃圾焚烧
转型垃圾焚烧是当前中国垃圾处理企业的一大趋势。与垃圾填埋处理相比,焚烧法有以下三处优点:(1)垃圾经过焚烧后,其中的可燃成分被高温分解,一般可减重80%、减容90%以上,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2)垃圾焚烧主要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而填埋主要产生的气体为甲烷。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甲烷的100年全球变暖潜能值为25,即其排放后100年累积温室效应是同等质量二氧化碳在相同条件下排放后100年累积温室效应的25倍;(3)按热值比较,每吨生活垃圾约相当于0.20-0.25吨标准煤,垃圾焚烧发电的经济效益较单纯填埋更为可观。垃圾焚烧的利润率、现金收入比等经营指标均位于垃圾处理产业链前列,表现出盈利性强、现金流优的特点,具备良好的运营价值。
Ø 顺应垃圾填埋无害化发展,卫生填埋占比提高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伴随世界经济发展,到2025年,全球城市废物的数量将从目前的每年约13亿吨上升至22亿吨,届时中国每年城市垃圾产量将会接近6亿吨。面对持续增长的垃圾处理需求,无害化将成为垃圾处理的关键因素。当前中国垃圾填埋行业中的卫生填埋场可达到垃圾处理无害化的效果。2013-2017年间,中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数从580个增长至654个,生活垃圾无卫生填埋处理量由2013年的10,492.7万吨增长至2017年的12,037.6万吨,复合增长率为3.5%。顺应垃圾处理无害化发展趋势,卫生填埋占比将不断提高。
中国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卫生填埋,2013-2017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Ø 垃圾填埋PPP模式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传统的垃圾处理设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事业单位运营。对于垃圾填埋项目,地方政府受技术水平和人才资源的限制,自建自管流程较长且管理难度高,项目实施效果差。因此,部分城市采用PPP模式进行垃圾填埋场建设,如车里垃圾填埋场改造提升PPP项目、张家口北部片区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等。
深度见解
垃圾填埋场建设须经过长时间选址及环境评级,项目投入时间较长,因此中国垃圾填埋市场参与者回收投资速度较慢。由于经济效益一般,中国垃圾填埋行业中99%的企业为当地政府投资建设的微型国企,后期由企业负责运营。垃圾填埋处理行业具有区域性强、处理半径短的特点致使小型企业受制于区域内市场,难以拓展业务,发展受限,故垃圾填埋行业适合中型以上规模企业投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