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786字,精读时间:5分钟
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有望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指出,政府需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为社会构建新的“循环系统”。
2020年3月6日,中国移动发布23万个5G基站主设备集采公告。
2020年3月10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手开始25万个5G基站主设备招标。
2020年3月11日,阿里巴巴官宣进军5G,建立达摩院XG实验室,研发方向聚焦5G技术和应用的协同研发,多方布局推动 “新基建”建设提速。
5G小基站可保障各应用场景的网络深度覆盖
5G小基站是一种小型化、低功率的基站设备,其质量一般在2-10kg之间,功率一般在50mw-5w,覆盖范围在10-200米,具有可控性好、智能化和组网灵活等特点。小基站主要专注热点区域的网络覆盖和弱覆盖区的信号增强,保障各应用场景的网络深度覆盖。小基站按照功率大小可分为微基站、皮基站、家庭基站,按照设备形态,可分为一体化基站和分布式基站。
政策利好及网络覆盖需求的增长加速5G小基站的布局及建设进程
中国5G小基站行业上游市场参与主体包括硬件资源供应商、软件资源供应商、配套资源供应商,为中游的5G小基站服务商提供产品及服务所需元器件及配套建站资源。中国5G小基站行业中游主体包括5G小基站设备厂商、5G小基站解决方案服务商,为下游各应用场景的网络覆盖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
上游核心部件技术门槛较高,龙头企业优势突出
中国5G小基站上游由滤波器、5G芯片、天线等硬件资源供应商、操作系统等软件资源供应商,以及站址资源供应商等配套资源供应商组成。其职能是为中游的5G小基站服务商提供产品及服务所需元器件及配套建站资源。上游产业中,滤波器、5G芯片、天线等行业技术门槛较高,所需专利储备以及研发投入逐渐增多,从而形成了较高的行业门槛并淘汰了研发实力较弱的厂商。
中游参与主体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中国5G小基站中游的参与主体包括5G小基站设备厂商、5G小基站解决方案服务商。代表性企业包括华为、中兴等主流通信设备厂商、以及博威通、邦讯科技等中小型设备厂商。此外,部分从事无线局域网技术研发的企业凭借其研发和产品经验布局小基站设备行业,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相通性为运营商提供小基站设备,从事小基站技术的研发。
下游应用场景的多元化覆盖将促进5G小基站行业加速发展
中国5G小基站下游为各主流应用场景的终端用户,小基站可在有效覆盖范围内实现网络高移动、高速率的无线接入,实现小范围的精确覆盖。室内场景的覆盖依靠室外宏基站发射信号至室内,但由于建筑物及树木等障碍物的遮挡,信号在由室外传至室内的过程中将被削弱,导致室内存在网络覆盖盲点,难以满足用户的正常使用需求。尤其在机场、高铁站、购物中心等人群密集的热点区域,网络信号难以满足用户对高带宽的网络覆盖要求。下游各应用场景对于通信的品质要求较高,信号覆盖的深度、稳定性要求较高。5G小基站的部署可满足下游各应用场景的网络通信需求,且5G小基站对机房等配套设施要求不高,部署较灵活,因此在大型写字楼、机场、高铁站、购物中心等场景得以广泛应用。
5G网络的发展及覆盖推动5G小基站规模化发展
2020年,北京、上海等5G试点城市基本完成5G宏基站覆盖,由于单一宏基站较难满足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5G小基站凭借对配套设施的要求较低、设备体积小、部署灵活、施工周期较短且易维护、规模化应用能力高等优势,成为宏基站信号的有效延伸。运营商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用相应的小基站设备和网络建设模式,有效解决部分室内场景及宏基站覆盖不到的信号盲点问题。2020年5G小基站设备建设规模将爆发增长。伴随5G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5G基站建设将向三、四线城市下沉,5G小基站建设规模将持续扩容。
技术迭代推动5G小基站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5G小基站的建设有效弥补宏基站的不足
伴随5G移动网络的发展,用户对无线网络覆盖和传输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5G小基站的发展及全面覆盖是用户实现5G网络高速体验的基础。5G中的频谱资源分为高频、中频、低频,其中中、低频资源的主要载体是宏基站,主要用于连接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可靠、低功率等特点的应用场景,如无人监控、无人驾驶等室外场景的网络支持。但宏基站对高频段资源而言,存在使用成本过高、站址资源不易获取、部署较困难且覆盖范围受限等问题。为弥补宏基站在5G网络中的不足,功率较小,可灵活部署的小基站成为宏基站的有效补充。
室内场景的网络性能提升助力5G小基站的发展
Wi-Fi室内覆盖技术占据主要移动流量,其优点包括传输速率快、无需布线、发射功率范围广、对人体无害等。但Wi-Fi室内覆盖技术存在用户并发问题,当连接无线路由器的上网用户数量过多时,网络质量将受到影响。且Wi-Fi覆盖范围小,当用户终端从一个Wi-Fi热点区域进入到另一个Wi-Fi热点区域时,较难实现连续覆盖、无缝衔接。相较于Wi-Fi室内覆盖技术,小基站可与宏基站网络相互协调,支持高速移动场景,在中大型会所、场馆等热点区域的网络覆盖不存在用户并发问题,有效弥补Wi-Fi室内覆盖技术的不足。
深度见解:5G小基站的多元优势推动其建设规模迅速扩张
预计2020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将基本完成5G宏基站覆盖。由于单一宏基站较难满足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5G小基站凭借对配套设施的要求较低、设备体积小、部署灵活、施工周期较短且易维护、规模化应用能力高等优势,成为宏基站信号的有效延伸。运营商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用相应的小基站设备和网络建设模式,通过部署5G小基站作为宏基站信号的有效延伸,有效解决部分室内场景及宏基站信号盲点问题。2020年3月6日,中国移动发布23万个5G基站主设备集采公告,3月10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手开始25万个5G基站主设备招标,随着5G基站建设推进,未来5G小基站设备建设规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