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锂电池铜箔迎来发展红利

    2020-04-08 15:27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锂电池铜箔行业概览

    2022-03-02

    全文字数:2253字,精读时间:4分钟



    锂电池铜箔企业营收增长显著,产品结构优化成果凸显

    2020年2月27日,中国锂电池铜箔企业嘉元科技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公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38%,实现利润总额增长86.76%。作为科创板市场中唯一从事锂电池铜箔业务的企业,其业务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源于高利润的高端铜箔业务的扩张,即6μm极薄铜箔的规模化供应。3月16日,嘉元科技公开表示将持续扩大6μm极薄铜箔的业务,同时加强4.5微米产品的研制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为促进营收增长、保障利润空间提供基础。

     

    锂电池核心材料—铜箔及其重要性

    锂电池铜箔的定义

    铜箔是通过电解、压延或溅射等方法加工而成的厚度在200μm以下的极薄铜带或铜片。由于具备良好的导电性、柔韧性、机械加工性能、成熟的加工技术、低廉的加工成本,铜箔已成为锂电池负极材料载体和集流体的首选,起传导、汇集锂电池电流以产生最大输出电流的作用。在锂电池中,铜箔占锂电池材料成本的5-10%,占锂电池质量的10-15%,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铜箔品质对锂电池关键性能的主要影响

    锂电池铜箔的品质对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寿命等方面产生关键影响,品质的评判在于其是否具备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指标。其中,厚度、厚度均匀性、面密度、表面粗糙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孔隙率等是考察锂电池铜箔物理品质的主要指标。抗氧化性、耐腐蚀性、耐热性等耐受性是考察锂电池铜箔化学品质的主要指标。。

     

    锂电池铜箔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原材料和设备供应企业、中游锂电池铜箔加工企业与下游锂电池生产企业组成

    中国锂电池铜箔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主要为铜箔原料和生产设备供应企业;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为锂电池铜箔加工企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为各类锂电池生产企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锂电池铜箔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消费电子市场进入发展新时期,锂电池铜箔行业迎来潜在发展机遇

    近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由2015年的33.1万辆增加至2019年的120.6万辆,动力类锂电池需求量由不足20GWh快速增加至70GWh以上。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材料,锂电池铜箔需求随之上升,2015-2019年,中国锂电池铜箔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额统计)由26.3亿元增长至10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8%。根据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规划,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仍然有待提高,动力类锂电池需求仍将维持较高增长率增长。此外,随着5G智能手机、新型消费电子等产品需求的上升,消费类锂电池市场将有所回暖,为锂电池铜箔行业提供发展活力。预计2019-2024年,中国锂电池铜箔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较高水平增长。


    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锂电池铜箔行业持续受益

    2014-2018年,得益于政策红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高速增长,由8.4万辆增加至127.0万辆,年复合增速达97.2%。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动力电池产量同步增长,其中动力类锂电池产量增长迅速,由2014年的4.4GWh增长至2018年的70.6GWh,年复合增速达100.1%。动力类锂电池铜箔的平均产量由2014年的0.4万吨增加至2018年的7.0万吨,占中国锂电池铜箔总产量的比例由12.9%上升至62.8%。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锂电池铜箔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019年12月,中国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销量比例达25%。然而,2019年新车销量2,576.9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仅4.7%,离该发展规划目标相距甚远。因此,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维持高速增长态势,锂电池铜箔行业将持续受益。

     

    厚度6μm及以下的锂电池铜箔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青睐,锂电池铜箔向轻薄化发展的进程加快

    锂电池铜箔轻薄化有助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锂电池能量密度的计算方法之一为:质量比能量密度=电容容量/电池质量。采用更加轻薄的铜箔材料可在保持电池容量不变的同时降低电池总体质量,从而提升质量比能量密度。假设采用8μm厚度铜箔的锂电池能量密度为220Wh/k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6μm铜箔可将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224-231Wh/kg,提升幅度2-5%。采用4μm铜箔可将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229-240Wh/kg,提升幅度4-9%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是影响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采用更加轻薄的铜箔材料将成为动力电池提升能量密度的重要途径。

     

    中国锂电池铜箔市场集中度较高

    中国锂电池铜箔市场集中度较高。从产能分布角度而言,行业产能前二名企业合计产能近7万吨,占中国锂电池铜箔总产能近30%,前五名企业合计产能超过12万吨,占总产能超过50%,前八名企业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约70%。在锂电池铜箔需求不断增长下,产能集中于头部企业有利于提升全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深度见解:在行业产能扩张和高端产品需求上升的背景下,锂电池铜箔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

    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两大领域的发展将进一步刺激锂电池市场需求,在需求拉动下,锂电池铜箔需求随之提升,铜箔企业扩张产能的积极性增强。目前除部分头部企业外,行业多数企业仍然集中于技术门槛相对低的8μm铜箔市场,然而若未来锂电池铜箔需求增速落后于产能扩张速度,铜箔市场价格将迎来下行压力,8μm铜箔市场将首当其冲,挤压该市场参与者的利润空间。

     

    当然,为应对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要求,铜箔将更加轻薄化,铜箔厚度由8μm向6μm甚至4μm发展的趋势逐渐成为行业共识。锂电池铜箔行业上市企业诺德股份表示2020年,6μm铜箔产品市场需求将同比增加至少100%,为此,其将加大轻薄产品研发力度,扩大相应产品产能,从而抓住行业发展机遇。而对于缺乏技术实力的市场参与者而言,这无疑将是一场持久的艰苦考验。在此背景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将加剧,行业马太效应将更加凸显。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