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2年8月8日,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展览展示活动在中国郑州开幕。本次全球跨境电商大会展览展示活动展厅面积达3.8万平米,共吸引了2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参加。作为全球跨境电商大会的重要合作交流平台,本届跨境电商展览展示活动全面展示疫情下中国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渠道,服务跨境电商进出口与全球新消费,为跨境电商产业链完善和对外贸易提质增量增添新活力。
虽然近期跨境电商的发展面临国际局势不稳定、地区冲突点式爆发等挑战,但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参与者也不断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或合作协定等形式,促进经济互联互通及跨境电商的发展和繁荣。如今年起实施的RCEP规则整合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规则覆盖电子商务和数字贸易、贸易便利化、原产地规则等领域,提出区域内90%以上的产品将逐步实现零关税,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本文将从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的区别、产业链布局情况、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维度对跨境电商行业进行解读。
中国出口跨境电商目前的行业发现状况及交易规模情况如何?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及全球物流网络日益完善,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等企业为代表的B2B出口跨境电商及以Shein等企业为代表的B2C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迅速。
出口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庞大的海外市场需求及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助推中国出口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出口跨境电商行业。出口跨境电商平台因涌入大量卖家促使竞争激烈,促使出口跨境电商企业开始自建独立站并注重品牌化建设,以通过品牌溢价提升企业自身价值,进而推动出口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
政策层面,国家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2020年来在设立试验区、外汇结算、跨境通关等方面有多项支持政策出台。截至2020年4月,中国已设立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城市。2020年5月,国家外汇局发布通知,要求外汇管理部门及中资银行提高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水平,以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发展。2020年7月起,海关总署在多个直属海关开展跨境电商出口监管试点。
此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跨境贸易服务、生产、物流及支付等环节,出口跨境电商行业效率将得以大幅提升,因此,未来五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据海关总署统计调查数据,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约1.9万亿元 ,相较2020年增长近20%,占我国进出口总额接近5%。其中又以跨境电商出口为主导,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在2021年达到约1.4亿元,同比增长仅30%,占我国总出口额超过6%。
从中国跨境电商的出口商品种类来分析,凭借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低及效率高等优势,跨境电商出口商品的种类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3C电子产品、服饰鞋包、家居家纺、健康美容等产品。根据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商品的种类可知,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商品附加值低,出口商品多为生活必需品。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日趋紧密及以5G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产品正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含量及低附加值型产品向以无人机、虚拟现实产品、3D打印、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产品转型,逐步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从中国跨境电商的出口目的地分布来看,跨境电商出口目的地相对集中。北美地区的美国、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亚洲的马来西亚、日本都是跨境电商货品的主要目的的。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之后的RCEP协议签订,为亚洲国家的贸易带来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未来亚洲地区有望在中国的跨境出口电商市场格局中呈现更重要的地位。
未来,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第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跨境电商企业需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以优质的商品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跨境电商供应链相关企业开始分工合作、协同预测、协同供应、协同研发,以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因此跨境电商出口供应链体系协同发展逐渐成为行业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跨境电商出口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环节能够有效结合共同进行商品的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并根据规划、订单及产品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在增加客户响应度的同时减少商品库存。
此外,跨境电商出口供应链企业通过建立协同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协同效率,并逐渐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协同以增强整个供应链体系的竞争优势,从而在跨境电商市场中共赢共存。
其次,跨境电商出口品牌化趋势预计将进一步加强。跨境电商出口品牌化门槛高,企业采用精细化运作及管理,并采用“B2B2C“(即“中国企业+海外分公司+海外仓储+本地渠道”模式)提升海外竞争力。该模式将生产商、供应商、消费者等环节紧密连接,可实现商品快速发布、与消费者及时有效交流沟通。生产商可直接获取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及更高的利润,并运用信息及资金进行产品的进一步创新,从而形成健康高效的跨境电商出口商业体系。此外,中国传统外贸公司可通过注册海外公司,链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消费者或终端零售商,以减少风险提高效率。传统外贸公司可通过与海外本土知名度及认可度高的物流平台及支付平台合作,将商品连接至海外消费者或终端零售商,利用增加海外物流及支付平台这一环节,提升产品品牌本土化的服务效率,通过对海内外资源的整合,并以中国制造的供应链为基础,大幅提升中国跨境企业竞争能力,进而加速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品牌化进程。
第三,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有望进一步强化团购化及直销直购化的特点。团购型跨境电商出口模式针对有特定需求的细分市场,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客户需求集合起来,促进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随着数字化技术下社交媒体的日益发展,大量由用户生成的内容消费在消费者购物决策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加,个体消费者间信息传递呈现无障碍及扁平化趋势,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开始发展直销直购的模式。直销直购型跨境电商出口模式是将商品销售流程最大限度压缩的商品销售模式,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出口平台直接下单购买,商品通过第三方物流或自建物流送至消费者手中。直销直购型跨境电商出口模式采取社群化、社交化营销,企业围绕产品创建品牌社群,培养消费者社群意识及消费者忠诚度,进而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跨境电商出口规模的增加。
因此,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国际物流及支付体系不断完善、国家政策鼓励并支持的行业驱动因素影响下,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的跨境电商市场将持续较快发展,中国跨境电商市场将继续呈现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的市场格局,行业未来预计将呈现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协同发展、跨境电商出口品牌化、出口跨境电商团购化和直销直购化进一步发展等行业发展趋势,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相关本土企业的国际影响力预计也有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