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豹研究院发布《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概览》中国预制菜行业,未来在哪里?

    2022-10-11 17:00
    头豹研报

    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概览

    2022-04-14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预制菜,是什么?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依照营养管理原则进行食材搭配而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经简单烹饪或加热后,可作为日常正餐食用的一种半加工食品。

     

     

    预制菜依照食用方式或者再加工方式可以分成以下四种,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即食食品是指打开包装即可食用的产品,比如罐头类食品、卤味零食产品等。即热食品是指需要加热才能食用的食品,比如速冻产品、自热火锅、便利店便当等。即烹食品是指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烹饪才能够食用的产品,比如冷冻牛排、包装半成品料理等。即配食品是指经过清洗、去皮、预加工的净菜,比如速冻蔬菜、速冻海鲜等。即配食品和即烹食品的消费端主要是以B端餐饮企业等为主,而即热食品和即食食品则以C端个人消费居多。

     


    80、90年代,预制菜制造企业中最先出现的是预制菜代工厂,此时没有明确的预制菜品牌。2000年至2009年之间,预制菜行业中的企业主要是专门预制菜品牌、餐饮和供应链企业,多数食品相关企业均拓宽领域向预制菜方向发展。2010年以来,预制菜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预制菜行业中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小型餐饮店面需求不断上升,行业内出现更迎合C端消费者的预制菜产品,预制菜市场规模不断上涨。在此阶段,产品呈现丰富化、规范化和品牌化趋势。2020年之后,疫情改变了消费者日常饮食习惯,消费者的做饭需求增加,预制菜由于加工便捷的特点而备受消费者的欢迎,预制菜逐渐被C端消费者广泛接受,从而预制菜的C端需求不断增加。在此期间,预制菜产品向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预制菜产品的菜系种类也日益丰富,预制菜的受众面更加宽广,预制菜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上涨。

     


     

    预制菜,何以发展?

    中国预制菜市场2021年规模3,456.1亿人民币,保守预计2026年将会达到8,772亿元。2021-2026年CAGR将会达到20%。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定上涨的趋势,发展空间巨大。

    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的上涨原因主要在于三点:一是,B端餐饮业的消费促进预制菜行业规模发展。B端餐饮市场连锁化趋势明显,预制菜产品刚好可以满足餐饮企业高出餐效率和餐食口味统一的需求,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餐饮企业的能源使用费用、房屋租金和人工费用等营运成本,因此B端对预制菜的需求量上涨是必然趋势,预计未来2026年B端预制菜市场消费规模将会增长到6,140.6亿元。二是,C端需求增长推进预制菜行业的C端市场的发展。2020年起,由于疫情的暴发,消费者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消费者的做饭需求不断上升,然而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做饭时间较为有限,优质的预制菜产品可以带给消费者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健康餐食的需求,从而C端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需求不断增长。三是,大量融资资金涌入预制菜行业,有助于推动预制菜行业发展。预制菜行业成为投资新风口,未来将有大量投融资资金流入市场,行业热度吸引更多玩家加入市场,行业规模也将因此持续上涨。

     

    预制菜行业中游企业种类繁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预制菜行业中游企业依照企业的主营业务维度划分,可以分为五类企业,分别是农产品企业、预制菜制造企业、速冻食品企业、餐饮企业和零售企业。

      农产品企业主要销售的产品是农产品加工后的预制菜产品,例如国联水产的虾滑类产品、正大集团的猪排等,此类企业的优势集中在产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原材料投入成本的控制,然而此类公司对下游C端消费者的营销手段有限,多数农产品企业的预制菜产品鲜为人知。

      预制菜制造企业是指专门制作预制菜的企业,例如味知香、真滋味、绿进等,此类企业产品丰富度、专业度较高,然而该类型企业包括大量中小企业,其中小型预制菜制造企业的产品存在一定质量监管隐患。

      速冻食品企业主要生产的产品包括各类面点、水饺等产品,是规范化、标准化较高的一类企业。速冻食品企业的劣势在于产品难以实现定制化,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时间。

      加入预制菜行业的餐饮企业主要生产厨师菜产品,例如广州酒家的虾饺点心等产品,该类企业的优势在于有一定消费者基础,菜品的还原度较高;劣势在于产品的单价较高,下沉市场开拓较为困难。零售行业也有部分企业加入预制菜市场,例如盒马推出的每日鲜产品等。

      零售企业由于长期深耕于消费市场,对于消费者的偏好把握度较高,但是相较于其他企业,零售企业预制菜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弱。

    预制菜行业中游企业种类繁多,各有优劣势,发展侧重点也存在差异,预制菜行业整体呈现多方向、多维度的发展态势。

     

     

    虽然预制菜行业中游企业类别众多,行业中的“玩家”数量较为庞大,但是行业中依旧不存在遥遥领先的龙头企业。预制菜行业中游企业经营的范围较广,加工制作的产品种类繁多,差异化竞争的现象较为明显,因此预制菜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