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计算与迪士尼“魔法”:如何用高科技讲述新故事?

    2024-11-08 10:25
    头豹研报

    2024年中国空间计算行业概览(Ⅱ): 空间计算设备产业链拆解(独占版)

    2024-04-09



    *本文参考报告:《2024年中国空间计算行业概览(Ⅱ): 空间计算设备产业链拆解》,首发于头豹科创网。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空间计算设备正逐渐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这些技术通过先进的显示、光学、芯片以及交互技术创新,不仅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的方式,还为教育、医疗、娱乐等多个领域开辟了新的应用可能。

     

    日前,迪士尼公司成立了技术支持办公室,旨在整合人工智能(AI)与混合现实(XR)技术的应用,以提升其电影、电视节目以及主题公园的用户体验。迪士尼娱乐联合主席艾伦·伯格曼指出,“AI与XR技术的发展潜力巨大,将深刻影响未来的消费者体验、创意表达方式及公司的整体业务方向。”

     

    在全球范围内,空间计算设备市场正经历快速增长。同时,中国企业在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及内容创作等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为全球市场贡献了众多创新解决方案,丰富的应用场景也为空间计算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试验场,加速了该领域的商业化进程。

     

    空间计算设备作为构建元宇宙的关键组成部分,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跨行业合作,不断拓展其应用边界,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本文,头豹研究院将对中国空间计算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产业链上中下游图谱以及驱动因素等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判。

    01

    空间计算设备情况

     

    VR设备通常包括头戴式显示器(VR头盔)、手柄或追踪器等组件,用以完全封闭用户视野,营造虚拟环境体验。这些设备配备高分辨率显示屏、内置传感器和跟踪器,以实现对用户头部和身体动作的跟踪和反馈。主要用途包括游戏、虚拟旅游和虚拟培训等。

     

    AR设备主要为AR眼镜,通过摄像头叠加虚拟图像在现实世界中提供信息。用户可以看到现实世界,并在其上叠加虚拟信息,应用领域包括游戏、导航、零售、教育等。 

     

    MR设备结合了VR和AR的功能,可提供虚拟元素叠加到现实世界或将现实世界元素嵌入到虚拟环境中,通常包括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等,应用领域在工业、医疗保健、设计等领域展现出潜力。

    来源:Welsenn XR,IDC,头豹研究院

     

    2023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明显下滑,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和中国VR设备出货量分别为449万台、41万台。究其原因,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非刚需消费电子需求乏力;另一方面,VR设备硬件形态和内容生态无明显突破,缺乏持续消费吸引力。中国在VR应用主要集中在消费级市场,而消费级用户价格敏感度高,2023年Q2VR设备平均价格为440元,同比上涨约52%,但沉浸感、内容丰富度等无突出提升,市场反响不及预期。此外,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者、内容制作商和消费者的良性生态循环还未建成,目前还处于各自为战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023年AR设备市场表现亮眼,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和中国AR设备出货量分别为31.5万台和12.5万台。究其原因,高通AI专用芯片发布及光波导技术突破,影视媒体等消费级AR眼镜产品兴起。AR眼镜是一种更小、更紧凑的眼镜形态产品,可与 PC、智能手机等运算单元进行连接。目前AR眼镜更多是通过有线方式与计算单元实现连接,未来朝着无线连接、轻量化的方向发展,持续加大游戏、制造业、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渗透。

    来源:Welsenn XR,IDC,头豹研究院

     

    空间计算设备市场核心参与者可分为互联网企业、硬件厂商和初创型企业。互联网企业基于丰富的内容和服务生态系统,以及对用户数据的整合和分析能力,吸引用户和构建全方位生态系统,强调社交和娱乐服务。如Meta和字节跳动(PICO)。传统硬件厂商以产品创新和卓越用户体验为竞争关键,倾向于打造独特生态系统,通过硬件和软件协同,提供完整无缝的虚拟现实体验,强化品牌忠诚度。如,苹果推出其第一代MR产品Vision Pro,首发售价高达2.5万元。创新型初创企业在XR设备领域的竞争逻辑主要基于创新性和灵活性。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定位来打破传统,满足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并通过快速迭代和敏捷开发来保持竞争优势。如XREAL和Rokid。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02

    空间计算设备拆解

     

    Apple Vision Pro硬件成本约1,733美元,占产品售价比重约49.53%,显示屏占硬件成本比重最高,高达43.85。显示屏和芯片成本单价较高,13寸 Micro OLED和SOC芯片-M2系列单价分别为350美元和120美元。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Fast LCD技术成熟,成本可控,叠加Mini LCD背光后,显示效果提升明显,取代因FMM技术限制像素密度提升的OLED显示技术,成为现阶段XR设备主流显示技术,市场占比超90%。 

     

    Micro OLDE采用CMOS基板,具备高解析度、低功耗、高亮度、高对比、高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厚度薄、寿命长、低功耗等优势特性,但制造难度、专利壁垒和生产成本较高,技术工艺相对成熟但尚未实现规模量产,成本和良率有待提升。目前有部分XR高端机型采用Micro OLED显示技术,如华为的Vision Glass、Nreal Air、Rokid Air 升级版、雷鸟智能眼镜先锋版等。2023年苹果发布Vision Pro,Micro OLED实现极致堆料,预计带动Micro OLED在XR市场的渗透。据DSCC,2024年Micro OLED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6亿美元,预期同比增长100%。英国Micro Emissive Displays (MED) 、法国Microoled、日本Sony、韩国SDC等海外厂商Micro OLED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领先,中国厂商加快产线布局,如合肥视涯、京东方、清越科技等。 


    Micro LED或成为XR设备的终极现实技术,在显示亮度、功耗续航、使用寿命等维度均具备显著优势,能够规避OLED有机材料氧化老化等问题。现阶段日本Sony、韩国SDC等少数海外厂商已实现大尺寸显示器的批量出货,但全彩小尺寸Micro LED屏幕尚处在实验阶段。


    中国Micro OLED产能建设加快,玻璃基板、有机发光材料、偏光片等上游核心材料受益,国产替换空间可观。中国Micro LED产线大多处在实验线阶段,量产目前仍然面临芯片、模组与系统三方面的技术难点。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传统消费电子芯片无法满足XR设备日益增长的图形处理、功耗管理、传感器支持和定制化方面等要求,高通、海思等芯片厂商根据XR设备特有需求,陆续推出XR专用芯片,满足更高算力支撑高品质图像处理、丰富交互功能、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功耗和散热等。

     

    传统XR产品采用单一主处理芯片来处理各项任务,包括GPU绘图和RGB摄像头图像处理。然而,随着VST需求的增加,传统单芯片方案往往会导致资源竞争问题,引发诸如端到端延迟过长导致用户晕动症,或是图像质量下降影响沉浸体验等诸多问题。2023年,苹果推出新一代MR产品Vision Pro,搭载M1主处理器+R1协处理器,表示XR行业正式迈入“双芯”时代。2024年,耀宇视芯官宣其VST芯片,对标苹果R1协处理器。

     

    此外,我们还在报告中完整分析了中国空间计算行业上市企业代表案例等,可前往文末获取完整版报告。

     


    “读研报 找头豹!”

     


    本文推荐阅读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内容

    若需购买报告,请使用PC端打开阅读页链接进行操作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