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或文章可用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等一般性转载,或用于企业的公开市场宣传,或用于企业投融资咨询、上市咨询等用途。这些引用可能是免费的,也可能产生额外的授权费用,头豹将根据您的引用需求向报告或文章发布者取得相应授权,并派专人与您进一步联系。
请务必如实填写引用需求并按授权范围使用本报告或文章,如头豹发现您最终的引用目的超出所引用需求相应的授权范围,头豹有权要求您停止引用并就头豹因此遭受的损失追究您相应的法律责任。
全文字数:3538字,精读时间:6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薄膜电容器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碳中和目标下,政府聚焦新能源领域,新能源市场将加速发展
中国政府在2020年9月和12月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为达成目标,中国政府提出规划,在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需达到20%,2020年至2025年间,光伏与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每年需分别以45GW与50GW进行扩张。薄膜电容器现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新能源市场的扩容将带动薄膜电容器市场增长。
薄膜电容器是采用塑料薄膜为介质的电容器,是以静电形式储存和释放电能的无源电子元器件,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卷绕型、积层型、有感型与无感型,其中卷绕无感型的应用最为广泛
电容器是在两极金属导电物质间以绝缘介质隔离,并以静电形式储存和释放电能的无源电子元器件,在电子电路中可起到储能、调谐、滤波、耦合、整流、隔直流电压、旁路、耦合等作用,广泛用于各种高低频电容,是电子线路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电子元件。薄膜电容器是采用塑料薄膜为介质的电容器。薄膜电容器有感型是在内部电极上附着导线进行缠绕,无感型则是在端面安装导线或端子电极。无感型与有感型相比,电感成分小,高频特性优异。同时无感绕法可降低薄膜电容器的损耗,增强电容器寿命。
积层型薄膜电容器相比卷绕型厚度与体积更小,适用于小型电子产品。卷绕型则更适用于主流与脉冲电路,因此卷绕型广泛用于电子电器设备的滤波、隔直、旁路、耦合和降噪。
薄膜电容器制造工艺与技术进步、电容器下游产品的创新、新兴产业的出现使得薄膜电容器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薄膜电容器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并向铝电解电容器应用领域进行延伸。薄膜电容器应用领域扩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新兴产业的出现带来新的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光伏与风电等新领域的出现增加对电容器的需求;薄膜电容器制造工艺与技术进步使其应用范围扩大,薄膜电容与早前相比,体积缩小,制造成本降低,在电容器市场开始具有竞争优势,如在660伏交流电压等级变频器中,相同的价格条件下,使用薄膜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可达到电容器等效电容量的一半;电容器下游产品的创新使得其对电容性能要求提高,薄膜电容器凭借其高性能特性抢夺此类市场。
上游原材料基膜存在高端产品对外依赖度较高的问题,因此薄膜电容器材料成本难以在短期得到大幅下降
基膜是薄膜电容器的核心原材料,占据材料成本的60%-70%。PET基膜是薄膜电容器的主要基膜材料之一。中国基膜行业产能保持上升趋势,出口量亦随之增长,但主要生产类型为普通包装用途的PET薄膜;该类薄膜附加值低,价格低,属低端产品。而薄膜电容器所需的PET基膜为特种功能性PET薄膜,属于高附加值产品。而中国特种功能性基膜产能较低,供需结构不平衡,基本依赖于进口。短期内特种功能性基膜的供需结构难以得到改变,且进口均价已趋于稳定,因此薄膜电容器材料成本难以在短期得到大幅下降。
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薄膜电容器市场占比逐渐提升
薄膜电容在电容器市场中的占比有所提升,由2019年的3%上升至2020年的8%。其原因为薄膜电容的应用领域持续扩大,且制造工艺的改进使得薄膜电容器成本下降,价格优势开始凸显,部分铝电解电容器企业也纷纷布局薄膜电容器业务,如铝电解电容龙头企业江海股份,已调整企业业务结构,开始大力发展薄膜电容器业务。且薄膜电容器投资回报率较高,其投入产出比可达1.8。薄膜电容器的优势将吸引更多市场参与者的加入,其占电容器整体市场的份额也将持续上升。
薄膜电容器下游应用领域逐渐增加,且各领域比例持续变化,未来新能源车将成为薄膜电容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
薄膜电容器下游应用领域逐渐增加,且各领域比例持续变化。家电市场一直是薄膜电容器的重要市场,薄膜电容器是空调、电视、微波炉等产品的重要元件。2000年,薄膜电容器市场集中于家电领域,但随着其他新兴应用领域的崛起,家电市场占比逐渐缩小。2020年家电市场仅占15%,其原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自2018年后增长乏力,导致家电行业市场需求小幅下降。照明领域市场占比先上升后下降,其下降原因为薄膜电容器主要应用于荧光灯的整流电容中,但荧光灯逐渐被更加节能环保的LED替代,薄膜电容器在照明领域的市场规模也随之缩小。新能源车用薄膜电容器市场占比也逐渐提升,随着新能源电动车渗透率逐渐提升,新能源车有望成为薄膜电容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
驱动用逆变器是电动车电源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电源模组、传感器、以及薄膜电容是其中最关键的设备,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将带动薄膜电容器需求量上升
随着薄膜电容在混合动力车上的使用得到市场的认可,薄膜电容在纯电动车等新能源车市场也得到广泛应用。但纯电动车一直以来面临续航距离短、充电时间长、安全性存疑等问题,为提升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信任度,新能源车制造厂商均对纯电动车的核心系统进行持续研发。薄膜电容在新能源车上的重要性体现在电源系统中的驱动用逆变器的性能提升。
其中,驱动用逆变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电池的直流电流转换成用于马达的三相交流电流,然后根据汽车的加速操作来调整电流及电压,同时控制马达。在汽车减速时,将马达发电所得到的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给电池充电。因此,驱动用逆变器是电动车电源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电源模组、传感器、以及薄膜电容是其中最关键的设备。意味着每台新能源汽车均需搭载薄膜电容器,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将带动薄膜电容器需求量上升。
薄膜电容器作为光伏逆变器与风力变流器中DC-Link电容的重要组成元件,将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持续增长
光伏和风电设备的电路设计对电容提出了承受高工作电压、高纹波电流、过电压、电压反向、处理高冲击电流、长寿命等要求。薄膜电容主要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和风电变流器的DC-Link电容中,吸收光伏逆变器和风力变流器DC-Link端的高脉冲电流,使逆变器和变流器端的电压维持在稳定范围内。中国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一直呈稳定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达278.3GW,同比增长17.8%,2020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居全球第一。同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达252.5GW,同比增长23.6%,风电与光伏产业均处于快速发展车道,薄膜电容器作为光伏逆变器与风力变流器中DC-Link电容的重要组成元件,将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持续增长。
薄膜电容器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与风电设备的重要电子组成元件。随着中国政府提出“碳中和”目标,中国新能源市场将迎来高速扩容,从而为薄膜电容器市场带来巨大增长空间
新能源汽车单车需搭载一个薄膜电容器,且价格在400-600元间,随着企业制造技术不断提升和规模定制化的推广,初步预计未来五年价格将年均下降3%。据保守估计,新能源汽车用薄膜电容器在2025年有望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主要市场。中国新增年均风电装机容量在2021-2025年间预计为50GW,年均新增光伏装机容量预计为45GW。薄膜电容器在光伏与风电设备中渗透率已将近100%,每1GW新能源装机容量需要2,000万元价值的薄膜电容器,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加,预计未来五年内价格有3%左右的小幅下降。
深度见解:薄膜电容器存在被替代风险与产能扩张风险
2015年以前,传统照明领域是薄膜电容器的重要应用领域,薄膜电容器广泛应用于荧光灯的整流电容,2015年薄膜电容器在荧光灯的市场规模占薄膜电容市场总规模的22%。但随着LED技术革新和节能环保优势,其替代率持续提升,渗透率由2012年的4%提升至2019年的75%,薄膜电容器在照明领域的市场被压缩。薄膜电容器属于非高科技电子元件,技术要求较低,随着技术革命,薄膜电容器再次被替代可能性较高。
由于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薄膜电容器市场呈供不应求状况,为缓解供需不平衡,行业头部厂商均对新能源用薄膜电容器的生产线进行扩张。但新能源行业更新换代速度快,且定制化要求高,企业盲目扩产可能会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产线扩建投资成本高,出现产能过剩将对企业现金流造成巨大压力。中国薄膜电容器企业面临两难的境地。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内优质企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法拉电子[600563]、江海股份[002484]、航天彩虹[002389]。
相关推荐
2019年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概览
中国陶瓷电容器行业属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高,行业内参与者数量少,市场集中度较高。得益于国家科技政策扶持及下游消费电子、工业领域、军事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陶瓷电容器行业发展迅速,部分本土龙头企业技术水平同国际企业差距不断缩小。预计未来陶瓷电容器行业产能将不断扩大,国产替代进口速度有望加快,行业将迎来新一波强周期,预计在2023年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87.9亿元。
2021年中国电驱动力总成行业概览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包括购置补贴、生产补贴及技术研发支持,促使新能源汽车销量处于持续高速增长态势。根据乘联会预测,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200万辆,同比增长46.3%。同时,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将达20%,约600万辆。截至2020年,纯电动汽车销量约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80%。由于插电式混合汽车仅是纯电动汽车解决续航能力不足的过渡产品,所以随着纯电汽车续航能力增强,未来纯电汽车销量占比亦会提高,带动电驱动力总成出货量高速增长
智能锁系列报告二:渠道、价格、渗透率、区域、竞争格局五大维度洞察中国智能锁市场
从定义来看,区别于在传统机械锁基础上改进的智能化锁具,智能门锁是指将电子技术、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结合,并集成多种识别技术的综合产品,在识别、安全以及管理等方面更具备智能化特性。其中,智能锁生物识别开锁方式主要以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以及其他识别技术为主。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智能锁企业在渠道、价格、区域等方面的布局均可成为决定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021年中国数据处理器行业概览
在自2015年起,CPU频率趋于稳定。数据中心提升算力的边际成本显著提高。然而,应用的激增使得当代数据中心中的网络流量以每年25%的速度急剧增长。为了适应这种巨大的流量增长,数据中心网络向高带宽和新型传输体系发展,其网络传输速率迈向100Gbps,且快速向200Gbps与400Gbps发展。数据中心算力提升遭遇瓶颈,难以匹配快速增长的网络传输速率,激发了DPU需求。此外,CPU适合于处理串行的复杂指令操作,对大量并行的固定模式的计算并不适用,例如网络传输的协议栈(TCP/IP)。DPU的出现一方面更好地执行网络传输的协议栈,提升传输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CPU负荷,让CPU更有效地处理业务数据。
2021年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应用概览
电动工具是以直流或交流电机为动力的工具总称,可分为工业级、专业级、以及通用级三种,专业级产品最为常见,市场最广,同时也是电动工具行业竞争最激烈的领域,设计上强调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工作状态强调稳定性,多针对建筑行业、管道行业、家装行业。中国是世界主要的电动工具生产国,电动工具在中国属于出口行业,行业外向型特征明显。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在承接国际分工转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全球85%以上的电动工具在中国生产。在电动工具规模方面,2020年中国电动市场规模约为809亿元,2015-2020年中国电动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9%。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