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或文章可用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等一般性转载,或用于企业的公开市场宣传,或用于企业投融资咨询、上市咨询等用途。这些引用可能是免费的,也可能产生额外的授权费用,头豹将根据您的引用需求向报告或文章发布者取得相应授权,并派专人与您进一步联系。
请务必如实填写引用需求并按授权范围使用本报告或文章,如头豹发现您最终的引用目的超出所引用需求相应的授权范围,头豹有权要求您停止引用并就头豹因此遭受的损失追究您相应的法律责任。
纠错
全文字数:3140字,精读时间:6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Z时代系列报告(三):元宇宙来临,虚拟偶像能否抢占先机?》,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将有助于提升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
2021年6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迎来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该虚拟学生形象亲切,可作诗、作画、创作剧本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推理和情感交互的能力。同期,花西子发布首个虚拟代言人——花西子。该代言人外形具备东方佳人的特征,同时也具备国际化的时尚感。两个虚拟人物的发布,意味着虚拟偶像逐步打破次元壁走入大众视野。虚拟偶像已在演唱会、音乐、综艺、晚会、直播带货等领域进行商业化的探索,其商业价值已初步显现。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虚拟偶像具有参与性强、无负面信息、寿命长、周边产业多等特点
虚拟偶像是指“通过绘画、音乐、动画、CG等形式制作,在因特网等虚拟场景或现实场景进行演艺活动,但本身并不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人物形象”。虚拟偶像并不同于动漫角色、真人虚拟形象,其可通过专辑、MV、写真集进行偶像活动,还可汲取粉丝的同人二次创作丰富自身内涵,进而吸引特定粉丝群体。
相较真人偶像,虚拟偶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参与性强。大多虚拟角色官方并未给予背景设定,在VOCALOID编辑平台开放化的条件下,粉丝可参与内容创作,增强自己的参与感与和圈子的融入感。洛天依等虚拟偶像在演唱会上除嘉宾曲目外,其他歌曲基本来自UGC粉丝的创作,当前洛天依在哔哩哔哩拥有15,000首以上原创歌曲,远超真人偶像;
(2)无负面信息。真人偶像可能出现绯闻等负面信息,打破其在粉丝心中的形象。相比之下,虚拟偶像更为纯粹,融入创作者赋予的梦想、责任等正能量,根据粉丝的意愿与喜好塑造形象,无负面信息的干扰,可持续符合粉丝对偶像的想象,运营风险低;
(3)寿命长。虚拟偶像的寿命是无限的,其可实现青春永驻。尽管虚拟偶像和真人偶像类似,均需进行持续性投资,但虚拟偶像的盈利期可无限延长;
(4)周边产业多。虚拟偶像运营良好的情况下,其可产生写真集、手办等多元的周边产业,进而获得更大的盈利。
制作与运营成本高昂,制约虚拟偶像行业的快速发展
虚拟偶像行业产业链上游主体为设备、软件等供应商以及画师、模型师等美术相关工作者,中游主要为虚拟偶像运营商(包括个人与企业),下游则为演唱会、直播等变现路径。其中,在成本方面,3D虚拟偶像的制作成本高昂,从虚拟偶像构思到实现3D建模绑定,可花费数十万至百万余元,加之其需专业设备方可最终使虚拟偶像具备人的各种行为。
虚拟偶像行业具有成本高、培养周期长等特点,头部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资金与技术实力持续投入虚拟偶像的打造运营,因而虚拟偶像行业逐步向头部集中。现阶段,最终可推出超过50名虚拟偶像的企业不足10家,主要为彩虹社、Cover、Activ8等。不同企业对虚拟偶像的打造策略有所区别,主要为Cover的精品IP策略与彩虹社的AKB48策略。精品IP策略模式下,企业推出的虚拟偶像质量高,但其前期需投入高昂费用进行培育,在推出后仍需进行持续加大对运营费用的投入,此模式需企业具有极强的创意策划、雄厚的资金实力、多元的资源渠道,方可保证推出的虚拟偶像获得成功。AKB48策略模式下,企业在前期无需投入过高的成本,依靠用户的增量使部分虚拟偶像脱颖而出,在虚拟偶像的IP初步形成后,再将资源向其倾斜。由于AKB48策略对企业的要求低于精品IP策略的,当前企业均以AKB48策略为主打造虚拟偶像。
与真人偶像类似,虚拟偶像在进行商业化之前也需进行形象设计,包括人物性格、爱好等,因而其前期的投入成本较大,可达数十万至数百万元。而在后期运营中,企业为赢得市场持续关注并培育其用户基础,需通过图文、短视频等营销渠道对虚拟偶像进行运营。在运营过程中,企业面临较高昂的成本,如1张图文的内容可高达1万元,1条短视频的内容可达数万元,且为保证运营的效果,企业需持续推出营销内容,如每月需推出4条短视频内容等,企业也将面临巨额开支。
受二次元用户增加及相关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虚拟偶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16年至2020年间,中国虚拟偶像市场规模(按收入)从3.1亿元增长至14.8亿元。预计未来5年,中国虚拟偶像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增长。
虚拟偶像行业市场规模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二次元用户持续增加:2017年中国二次元用户约为3亿人,而2020年已约达4亿人。虚拟偶像是二次元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二次元用户数量持续增加,虚拟偶像的受众将随之增加;(2)虚拟偶像逐步破圈:虚拟偶像的粉丝数量持续增加,头部虚拟偶像粉丝数量(如洛天依在微博的粉丝数量已超500万)甚至远超部分真人偶像;(3)虚拟偶像相关技术持续成熟:随着全息投影、AR、VR等技术持续发展成熟,虚拟偶像的制作与运营等成本将持续下降,同时这些技术也将有助于提升虚拟偶像带给用户的体验,预计未来虚拟偶像的渗透率将逐渐提升(当前不足20%)。
虚拟偶像行业逐步发展成熟,商业价值持续提升,其变现路径向多元化发展
虚拟偶像在制作完成后,需进行IP打造、运营,完成人气积累后,再通过演唱会、音乐、广告代言、直播等路径进行变现。在IP打造运营方面,虚拟偶像的打造逻辑与真人偶像的类似,均需通过不同形式的曝光进而获取流量,培育用户。打造策略通常采用AKB48策略,如一家虚拟偶像运营商前期制作20个虚拟偶像,通过IP打造运营后,最终出现1-2个IP可获得市场认可,而后方可进行商业化。在商业化方面,随着虚拟偶像在中国的认可度逐步提升,其商业价值随之增加。当前,虚拟偶像可通过演唱会、音乐、直播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变现。以直播为例,2020年虚拟偶像洛天依与直播带货达人李佳琦进行合作,前者的坑位费约达90万元,该价格高于部分头部主播,意味着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已在逐步提升。
深度见解: 虚拟偶像的变现场景多元化,同时品牌方付费意愿将提升,行业未来前景良好
虚拟偶像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变现场景多元化:受益于5G、AR、VR等技术的进步,虚拟偶像将可在直播带货、VR演唱会等场景的应用中为用户提供更良好的体验。此外,企业将虚拟偶像产品化,虚拟偶像可作为虚拟助手、虚拟教师、虚拟客服等应用于更多场景,变现路径多元。例如,2021年央视网首次亮相名为“小C”的数字虚拟小编,在“两会C+真探系列直播节目”中担任记者的角色,与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独家对话;
(2)品牌方付费意愿提升:随着虚拟IP愈趋成熟,品牌方与虚拟IP的联动将随之提升,如部分直播间付费邀请虚拟偶像作为主播进行直播带货(如洛天依与李佳琦合作进行直播带货活动),付费金额可高于部分头部主播。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虚拟偶像行业内优质企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天矢禾念、中科深智、魔珐科技。
相关推荐
2021年云想科技企业研究报告
随着经济、科技的进步,短视频行业高速发展,逐渐开始取代传统图文信息。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6月,国内网络视听产业规模超过4,54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8.18亿,用户使用率最高达87.0%,短视频市场规模达1,302亿。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促使短视频营销行业的兴起。当前,短视频营销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商业模式,头部玩家依靠先发优势在市场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据招股书,云想科技是中国第一大短视频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第三大线上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
2019年中国财经新媒体平台行业概览
财经新媒体平台指以互联网为媒介提供PGC财经信息服务,收入结构中包含广告和内容付费且拥有独立网站、APP的财经媒体,不包含各类金融机构、纯金融数据服务机构或纯聚合类信息平台等。近5年来,得益于居民理财需求上涨、移动互联网普及和大数据、AI等技术的进步,居民对财经信息需求旺盛,中国财经新媒体行业市场规模以15.6%的年均增长速度攀升至2018年的70.3亿元。未来,中国财经新媒体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154.1亿元。
中国短视频MCN行业概览
MCN(Multi-Channel Network),指在资本的运作下,将PGC内容生产者联合在同一平台,为其提供运营、渠道等专业化指导,完成内容持续输入,最终实现商业变现。短视频MCN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泛内容、美妆时尚、美食生活、影视、搞笑、知识内容、教育、体育、亲子育儿等。受益于互联网人口红利和资本涌入,短视频MCN从2017年快速爆发,由2014年320家短视频MCN机构增值至2018年的4,390家,年复合增长率达92.5%。随着机构增多,行业内竞争加剧,造成机构数量增长速率减缓,预计到2023年,短视频MCN机构将增长至10,393家。
中国短视频行业概览
短视频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短片视频,内容涉及娱乐、美食、音乐、科技、体育、游戏、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等主题,适合用户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短视频行业自兴起始,受互联网人口红利及有利的商业变现探索带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2014年的13.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8年的117.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71.8%。
中国移动视讯行业概览
移动视讯企业主要生产制作与聚合视频内容,并通过高传输网络、移动流媒体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影视、新闻、体育等视频内容的播放和下载服务。相较传统视讯行业对用户的单向视频输出模式,移动视讯提供给用户的视频模式互动性更强、应用场景更灵活、获取渠道更便捷、内容更多元化。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