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积木品牌推荐:积木在教育与娱乐领域的双重角色演变
1.市场背景
积木市场作为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随着消费者对益智娱乐需求的增加,积木不仅成为儿童的经典玩具,更逐渐拓展至成人市场,形成了全年龄段覆盖的消费格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健增长。这一增长得益于积木产品教育属性的强化、IP联名与主题化设计的驱动,以及环保材料与可持续发展转型的推动。同时,政策支持也为积木行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
积木通常指塑料或木制固体玩具,其固体形状多样,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等。玩家通过利用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积木进行排列组合,可以拼搭出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结构,如房屋、桥梁、车辆乃至抽象艺术作品。这种自由形式的游戏不仅提供了娱乐体验,还促进了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并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空间感知和动手能力。积木因此成为了一种深受各年龄段消费者喜爱的益智玩具。
积木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全球化的多个阶段。萌芽期始于1983年乐高进入中国市场,首次引入现代塑料积木概念,为本土积木产业奠定了基础。启动期自1994年起,本土企业开始自主生产塑料积木,并在政策推动下提升了产品精度和可玩性。高速发展期则见证了2010年后外资品牌的加速布局与中国品牌的崛起,如森宝、巧合积木等通过原创设计和IP联名产品崭露头角。至2023年,首届中国积木产业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行业进入全球化输出阶段,实现了从制造到创意设计的转型。这一过程中,积木行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通过技术创新和多元化策略推动了行业的持续繁荣。
2.市场现状
根据头豹研究院,从市场规模来看,积木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2019年至2024年间,中国积木行业市场规模由332.49亿人民币元增长至529.43亿人民币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展望未来,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785.42亿人民币元。这一增长背后,主要得益于积木产品教育属性的持续强化及其在STEAM教育理念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可编程积木、机械传动套装等创新设计,积木将抽象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知识具象化,有效激发儿童的逻辑思维与创造力,成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学的重要工具。此外,IP联名与主题化设计也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动力,主流品牌如乐高、奇妙积木等通过与热门影视、动漫或文化IP合作,推出联名款积木产品,不仅提升了附加值,还吸引了大量成年收藏群体,推动市场向高端化发展。
2.2.1市场供给情况
积木市场的供给情况首先体现在成本结构上,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据了重要比例。积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塑料(如ABS、PP)、木材和金属等。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可降解塑料(如PLA)等环保材料的使用比例逐步上升,预计到2025年,环保材料在积木行业中的渗透率将提升至40%。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积木的生产成本,也推动了产业链上游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例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等国际化工巨头,以及山东腾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河北荣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都在积极研发和生产环保型积木原材料,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木材产量的稳定增长(如2024年中国木材产量约1.3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也为木质积木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2.2.2市场需求情况
从消费量角度而言,2023年中国积木玩具产量高达6.57亿套,需求量也达到了3.25亿套,这一数据直观反映了积木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消费人群方面,积木已不再是儿童的专属玩具,中老年人群占比达11.3%,显示出积木消费人群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从销售渠道来看,线上销售已成为积木市场的主要增长点。以淘宝为例,2023年第四季度积木市场线上渠道中,淘宝占比高达49.9%,其余如天猫、京东和抖音等渠道也占有一定比例,共同推动了积木产品的线上销售。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积木市场的繁荣发展。
3.市场竞争
根据头豹研究院发现,十大代表品牌的评选遵循多维度量化评估模型,中国积木市场企业主要通过以下维度进行评估:
(1)产品创新能力
主流品牌如乐高、奇妙积木等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如引入热门IP联名、开发智能编程积木等,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产品创新能力是品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2)品牌影响力
品牌影响力直接关系到市场份额的获取。乐高作为全球积木市场的领导者,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占据了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本土品牌如奇妙积木、布鲁可等则通过性价比和本土化优势,在市场中迅速崛起,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3)渠道布局与销售能力
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渠道布局对积木品牌至关重要。主流品牌通过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实体店、品牌专柜等,来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面,提升销售能力。
中国积木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本土品牌加速崛起并存的态势,乐高虽仍占据全球及中国市场一定份额,但本土品牌如奇妙积木、布鲁可等凭借性价比、供应链效率及文化理解力等优势迅速成长,通过IP联名、技术创新及本土化策略抢占市场份额,逐步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市场竞争激烈且日益多元化。
1. 奇妙积木
本土头部品牌,以高性价比、丰富的IP授权系列(如奥特曼、三丽鸥)和原创设计著称,2023年双11登顶中国创造积木最畅销品牌。
2. 乐高
全球积木行业领导者,以高端品质、IP联名(如迪士尼、漫威)和STEAM教育产品闻名,持续主导高端市场。
3. 布鲁可
专注儿童与成人市场,以“无颗粒感”拼搭体系和原创IP(如《百变布鲁可》)为核心,结合智能编程积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4.森宝积木
以热门IP联名(如《流浪地球》《山东舰》)和军事、航天主题积木为特色,产品还原度高,吸引收藏爱好者与成年玩家。
5.若来(Rolife)
以国潮文化为核心,推出如“Nanci囡茜”等原创IP积木,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文化认同的需求。
6.启蒙积木
本土老牌企业,深耕儿童积木市场,注重产品安全性和教育属性,推出多款启蒙教育类积木,覆盖低龄儿童群体。
7.沃马积木
以军事、工程主题积木为特色,产品线涵盖坦克、飞机等模型,吸引军事爱好者和收藏玩家,强调细节还原与可玩性。
8.费乐(FEILO)
聚焦儿童益智积木,主打大颗粒、易拼搭设计,注重安全性和教育功能,深受家长与幼儿园等教育机构青睐。
9.巧合积木
新兴本土品牌,以创新设计和高性价比切入市场,推出多款原创主题积木,如“未来城市”系列,吸引年轻消费者与家庭用户。
10.未及积木
未及积木以“场景化故事积木”为特色,推出多款原创主题套装,通过高还原度场景设计(如书店、咖啡馆)与故事性玩法,吸引年轻玩家与收藏群体。
4.发展趋势
积木产品正从传统玩具向教育工具转型,通过融入编程模块、机械传动结构和工程原理设计,深度绑定STEAM教育理念。例如,可编程积木可结合传感器与电机,实现自动化拼搭与互动功能,满足家庭对儿童逻辑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需求。未来,具备教育认证标签(如适配课程标准)的积木产品将更受学校与教育机构青睐,推动市场向“玩中学”场景渗透。
IP联名已成为积木品牌破圈的核心策略,本土品牌(如奇妙积木)通过与《三体》《流浪地球》等科幻IP合作,推出航天主题积木,吸引科幻迷与收藏群体;国际品牌则聚焦经典IP(如乐高×哈利波特)。此外,国潮文化IP(如故宫、敦煌)与积木的跨界合作,将推动产品从“玩具”升级为“文化载体”,满足消费者对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的需求。
积木消费人群正从儿童向全年龄段扩展,成年玩家(占比超30%)偏好高精度、高复杂度的收藏级积木(如建筑模型、机械装置)。品牌需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产品线:儿童市场强调安全性和教育功能,成人市场则注重设计感与收藏价值。销售渠道方面,直播电商(如抖音)与线下体验店(如乐高旗舰店)的融合将成趋势,通过沉浸式拼搭体验与社群运营,提升用户粘性与复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