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系统公告

搜索历史

    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联系我们头豹客服
    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词条 / 详情
    射频滤波器
    申请引用

    申请引用

    作 者: 罗浩峰
    行 业:头豹分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港股分类法/信息科技/半导体
    摘要: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政府愈加注重通信设备领域的自主可控。作为射频前端领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滤波器国产化替代已成必然趋势。目前,中国滤波器自给率较低,主要集中在比较低端的LTCC滤波器以及SAW滤波器环节,高端的BAW滤波器国产替代需求量可观。随着通信技术从2G逐步演变为5G,通信频段数目逐步增加,5G智能手机所需要的滤波器用量将显著上升。此外,物联网、元宇宙等新领域的开辟,也推动滤波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射频滤波器行业定义
    射频滤波器又名“射频干扰滤波器”,被广泛运用于高频工作的电子设备中,其主要功能在于减少辐射干扰等相关问题。每当电子设备工作频率快速提升,电磁干扰频率也会增加,有时甚至会达到GHz级别以上。电压或电流频率越高,辐射影响越严重,因此需要设备能够对辐射干扰的高频信号进行过滤。
    射频滤波器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作为射频前端中最重要的分立器件,射频滤波器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进而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可解决不同频段和通信系统之间产生的信号干扰问题,广泛应用于通讯终端、通讯基站、卫星通信、航空航天、有线宽带等多个通信相关领域。
    射频滤波器行业分类
    按照工艺材料的不同,射频滤波器可以分为声学滤波器、陶瓷滤波器、以及晶体滤波器三大种类。
    射频滤波器分类
    声学滤波器
    声学滤波器根据技术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分为声表滤波器(SAW滤波器)和体声波滤波器(BAW滤波器)两种。SAW滤波器采用石英晶体、铌酸锂、压电陶瓷等压电材料,通过压电效应和表面波传播的物理特性所制成的一种滤波专用器件。其产品除普通SAW滤波器之外,还包括了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TC-SAW滤波器以及高性能的高频SAW滤波器等升级产品。与SAW滤波器不同,BAW滤波器中声波垂直传播,贴嵌于石英基板顶、底两侧的金属对声波实施激励,使声波从顶部表面反弹至底部,以形成驻声波在大于2.5GHZ的频段。其产品类型包括了BAW-SMR(固体装配型体声波滤波器)和 FBAR(薄膜体声波滤波器)两种。
    陶瓷滤波器
    LTCC(低温共烧陶瓷)滤波器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传统的 LC 谐振单元结构,谐振单元由集总参数的电容电感组成,另一种则是采用多层耦合带状线结构,将电容和电感通过 LTCC 多层陶瓷集成在陶瓷基板内部。产品特点在于生产成本较低、尺寸小、抗电磁干扰强,拥有高频和高宽带特点,可以满足 Sub-6GHz及毫米波频段应用。
    晶体滤波器
    晶体滤波器是用晶体谐振器组成的滤波器,主要分为分立式晶体滤波器、集成式晶体滤波器以及单片晶体滤波器三大类。石英晶体谐振器作为最常见的晶体谐振器之一,主要用作窄带通滤波器。与LC谐振回路构成的滤波器相比,晶体滤波器在频率选择性、频率稳定性、过渡带陡度和插入损耗等多方面都具备较强竞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通信、导航、测量等电子设备。
    射频滤波器行业特征
    射频滤波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设计开发与制造工艺难度在所有射频分立器件中名列前茅。由于海外国家在集成电路领域起步较早,在经历多次并购整合之后已经基本垄断全球滤波器市场,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5G通讯时代的来临,给滤波器行业带来了量价齐升的发展机遇,为中国滤波器厂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随着模组化趋势愈加明朗,滤波器厂商除了关注原有滤波器业务,还需要考虑拓展产品线,尽快积累模组化经验。
    美国和日本等国在集成电路领域起步较早,通过数十载耕耘构筑了极高的壁垒。在SAW滤波器领域,村田、TDK以及太阳诱电3家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0%。而在BAW滤波器领域,博通一家独大占据了超过85%的全球市场份额,威讯联合占据约8%的市场份额。全球其他厂家合计市场份额仅为5%左右。
    美日企业垄断
    2019年,全球大部分国家正式迈入5G时代,5G商用进程不断加深。相比原有的4G通信,5G通信在频率范围、频段数量、频道带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并且技术应用也变得更为复杂。通信制式的切换主要是通过射频前端来实现的,因而5G通信的普及必然伴随着射频前端芯片数量的大幅增加。由于一个频段至少需要配置两个滤波器,滤波器环节在5G高频时代下,重要性越发凸显。此外,5G通信对器件性能和频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较低端的SAW滤波器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单价更高的BAW滤波器。
    滤波器量价齐升
    在射频前端器件数量增多的情况下,当下智能移动终端趋向小型化和轻薄化,手机PCB板上留给射频前端的空间不断减少,这也使得射频前端器件模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然而,射频模组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地将各个分立器件组合在一起,还需要考虑PA、滤波器等器件的特性、兼容性、结合方式等问题。伴随模组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其设计和制备难度也会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因而,滤波器厂商急需拓展产品线,尽快积累射频模组工艺经验,而非单一聚焦在滤波器单个领域。
    模组化趋势加速
    射频滤波器发展历程
    射频滤波器的发展一共经历了萌芽期、启动期、震荡期三个阶段,目前已进入到高速发展期。1910年载波电话系统的出现为滤波器的发明创造了条件。1917年LC滤波器的问世拉开了射频滤波器行业发展的历史序幕。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得益于通讯技术、集成电路技术、材料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包括晶体滤波器、声表面滤波器等新兴滤波器相继问世,进入到了一个百花争鸣的时代。随着全球通讯进入5G时代,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扩大,滤波器的研究重心也从早期的技术研发转移到实际应用和产品落地上来。
    萌芽期 1910-1932
    1910年,载波电话系统出现;1915年,科学家Wagner提出滤波器设计方法;1917年,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分别发明了LC滤波器;1927年,L.艾斯本希德把晶体谐振器用于真正的滤波电路 ;
    载波电话系统问世对发展一种能在特定的频带内提取和检出信号的技术提出了需求,进而加速了滤波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LC滤波器和晶体滤波器的出现拉开了滤波器行业发展的序幕。
    启动期 1933-1959
    1933年,沃伦·梅森提出石英晶体滤波器;50年代,分布元件同轴滤波器和波导滤波器问世;
    沃伦·梅森提出将晶体整合到LC晶格滤波器网络中的方法,为之后石英晶体滤波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早期发明的LC滤波器技术也在这期间日趋成熟,得到快速发展。
    震荡期 1960-1989
    1965年,怀特与沃尔迈发表“一种新型表面波声电换能器--叉指换能器”论文,声表面波技术取得关键进展;70年代,微波集成电路发展带动集成滤波器快速发展;80年代,低损耗材料取得关键突破,为非金属滤波器的应用打下基础;
    60年代以来,随着通讯和集成电路行业的进步,多项滤波器技术相继问世,行业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针对RC有源滤波器、数字滤波器等新型滤波器的研究不断深化,产品性能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高速发展期 1990-
    90年代以来,下游需求不断扩大,小体积、低损耗、高选择性的滤波器成为主流,出现了包括超导、三维、LTCC在内的特种材料滤波器;2019年,全球进入5G时代,新的通信技术对滤波器的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高性能的需求明显;
    滤波器研究方向聚焦小体积、多功能、高精度、稳定可靠等特点,致力于推动各类滤波器产品落地。5G时代,LTCC滤波器和BAW滤波器凭借高频特点将逐渐成为主流。
    射频滤波器产业链分析
    射频滤波器行业产业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了EDA软件厂商、压电材料厂商以及封装材料厂商;射频滤波器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了滤波器芯片设计厂商、晶圆制造厂商以及封测厂商;产业链下游为通信终端设备集成商,主要涉及智能手机、物联网、元宇宙等多个领域。
    从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射频滤波器厂商上游环节对海外厂商依赖严重,尤其是EDA软件领域,几乎卡住了中国芯片设计行业的脖颈,国产替代亟待加速。中游射频滤波器生产环节,中国厂商早期为了集中资源主要采取Fabless经营模式。最近几年,随着行业发展越来越快,下游客户对滤波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滤波器厂商也在逐渐向IDM模式转型,在确保产品品质的同时也能加大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通信终端市场,中国企业发展较快,需求旺盛,然后受限于国际贸易摩擦,供应链保障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中国下游厂商的崛起对加速滤波器国产替代起到了相当大的支持作用。
    产业链上游
    上游厂商
    Synopsys
    Cadence
    Mentor
    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信越化学
    住友金属工业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Murata
    Kyocera
    产业链中游
    中游厂商
    Murata
    Broadcom
    Qorvo
    TDK
    太阳诱电
    无锡市好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
    三星
    苹果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上游说明
    射频滤波器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了EDA软件厂商、压电材料厂商以及封装材料厂商。EDA是芯片设计领域的基础工具,对滤波器芯片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高端EDA软件市场主要被Cadence、Synopsys、Mentor三家美国企业所垄断,市场份额合计约为90%左右。压电和封装材料领域也主要受日本厂商主导。因此,中国厂商在上游环节对海外企业依赖程度较高
    产业链中游说明
    射频滤波器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了滤波器芯片设计厂商、晶圆制造厂商以及封测厂商。从经营模式来看,海外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整合,主要采取IDM模式,毛利率较高。而中国滤波器厂商由于起步较晚,资源相对有限,主要集中于芯片设计环节。在晶圆制造和封测环节台湾地区都有较强的话语权。
    产业链下游说明
    射频滤波器产业链下游为通信终端设备集成商。智能手机作为滤波器下游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比超过80%。2021年全球TOP5手机厂商中,小米、OPPO及VIVO占据全球48.5%市场,仅次于苹果和三星手机,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能力。5G通信技术的普及,带动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智能终端不断丰富,进而也衍生出了包括车联网、智能家居以及元宇宙为代表的新兴应用场景。
    射频滤波器行业规模
    5G时代到来之前,全球滤波器市场规模主要受智能手机市场所主导。2015-2019年,由于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出现下滑趋势,导致滤波器市场规模从28.5亿美元减少至26.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2.2%。随着2019年底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助推了新一轮的智能手机换机潮,并且由于通讯技术的升级,包括物联网、元宇宙等新兴市场开始逐步放量,助推中国滤波器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头豹研究院预测,2021-2024年,中国滤波器市场规模将从39.6亿美元增长至56.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2.7%。
    中国射频滤波器市场规模测算,2017-2024年预测
    *注释:中国滤波器市场规模=手机滤波器市场规模+其他移动终端滤波器市场规模
    IDC、头豹研究院
    射频滤波器政策梳理
    政策颁布主体生效日期影响政策内容政策解读政策性质
    《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036加速5G应用模组研发,支撑工业生产、可穿戴设备等泛终端规模应用。持续支持5G核心芯片、关键元器件、基础软件、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的研发、工程化攻关及产业化,奠定产业发展基础。该通知的发布有利于加速中国5G网络建设进度,支持滤波器等关键射频分立器件的研发和生产工作。此外,在此项通知中明确强调了要不断丰富包括车联网、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等新兴5G技术应用场景。新兴应用场景的不断衍生和发展为射频滤波器创造了新的增量,进而推动未来滤波器市场不断扩大。指导性政策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2021-126完成信息领域和集成电路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计算芯片、存储芯片等创新,加快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重点装备和高纯靶材等关键材料研发,推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微机电系统(MEMS)等特色工艺突破。布局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前瞻布局战略性、前沿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在5G网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持续推进5G技术创新,加快5G模组、核心芯片、关键元器件、基础软件、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研发、工程化攻关及产业化,进而推动射频滤波器行业发展。指导性政策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务院2022-017要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对于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工程,首先要补齐关键技术短板,集中突破高端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强通用处理器、云计算系统和软件关键技术一体化研发。规划提出有助于提升中国射频滤波器等核心产业竞争力。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指导性政策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076丰富5G芯片、终端、模组、网关等产品种类,加快智能产品推广,扩大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中高端产品供给。加快推动面向行业的5G芯片、模组、终端、网关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推动芯片企业丰富产品体系,加快模组分级分类研发,优化模组环境适应性,持续降低功耗及成本,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支撑能力。规划的提出表明政府正在逐渐加大光通信、毫米波、5G增强、6G、量子通信等网络技术研发支持力度,跟踪开放无线网络技术研究,加速通信网络芯片、器件和设施的产业化和应用推广,推动射频滤波器行业发展。指导性政策
    射频滤波器竞争格局
    从国内射频滤波器竞争格局来看,主要分为央企科研所、上市滤波器厂商以及未上市滤波器厂商三大阵营。中国电科集团作为央企,旗下拥有中电26所以及德清华莹两家主要滤波器科研机构。作为中国较早从事滤波器研发工作的机构,两者皆选择与上市公司合作的方式加快发展。其中维通信以入股德清华莹的方式与其在SAW滤波器展开深度合作。麦捷科技则是以互相持股和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展开SAW滤波器和BAW滤波器领域深度合作。上市公司卓胜微早年凭借射频开关和LNA器件起家,目前也在积极布局滤波器相关领域。三安光电全资子公司三安集成电路主要提供化合物半导体晶圆代工服务,目前也在积极布局SAW滤波器业务。在未上市的滤波器厂商中,好达电子实力最为雄厚。作为最早进行终端滤波器开发的民营企业之一,好达电子是中国滤波器厂商中SAW出货量最大的厂商,目前已获得下游小米和华为战略投资正在积极推动IPO上市。
    x轴为企业营收,反映公司经营成果;y轴为归母净利润,体现公司盈利能力;气泡大小为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间接反映对研发的重视程度;气泡深度为公司成立时间,反映公司底蕴;
    上市公司速览
    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0319)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240,510.92万元
    同比增长(%)
    -2.78
    毛利率(%)
    18.11
    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300782)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301,651.30万元
    同比增长(%)
    -13.41
    毛利率(%)
    52.94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300136)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617,755.61万元
    同比增长(%)
    15.03
    毛利率(%)
    21.73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600703)
    总市值
    /
    营收规模
    310,727.66万元
    同比增长(%)
    14.35
    毛利率(%)
    21.93
    射频滤波器代表企业分析
    无锡市好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7625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无锡市
    行业
    研究和试验发展
    法人
    刘平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2117035640720
    企业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成立时间
    1999-06-14
    经营范围
    电子元件及组件的制造、加工、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股票类型
    科创受理
    品牌名称
    无锡市好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市好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融资信息
    无锡市好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拥有多项核心技术能够设计并制造高性能声表面波射频芯片产品。好达电子在常用频段声表面波滤波器、双工器的部分关键性能指标的表现上已达到国外领先厂商的产品参数水平,综合性能表现良好。核心技术覆盖滤波器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等各环节,能够生产符合行业趋势、客户需求的声表面波射频芯片产品。
    采用声表面波滤波器行业主流的IDM模式。由于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制造需要将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紧密结合,才能够满足滤波器在电极膜厚、介质膜厚等多个参数方面的精确度要求,从而生产出性能出色的滤波器,好达电子采取了同国际领先的声表面滤波器厂商一样的IDM模式组织生产。经过多年探索,好达电子具备对声表面波芯片进行自主设计、独立制造与封测的能力,能够实现生产全流程的自主可控、前后道工序的高效衔接。
    拥有优质的下游客户资源。随着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下游终端客户的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愈发重视。好达电子声表面波滤波器和双工器产品已通过小米、OPPO、华为、华勤、闻泰、龙旗、中兴等知名手机终端及ODM厂商、通讯设备厂商和无线通信模组厂商的验证并实现量产销售。随着与下游客户的合作不断深化,好达电子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成为中国领先的滤波器厂商。
    好达电子、头豹研究院
    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319】
    企业状态
    存续
    注册资本
    86029.0749万人民币
    企业总部
    深圳市
    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法人
    俞磊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27142659G
    企业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成立时间
    2001-03-14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经营进出口业务(按深贸管准证字第[2001]0793号核准范围办理);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销售及技术方案设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自有物业租赁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许可经营项目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产品的生产;普通货运。
    股票类型
    A股
    品牌名称
    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数据分析
    财务指标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
    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0.880.811.080.980.850.780.760.81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资产负债率(%)17.839428.264240.497928.434437.734.144437.031643.712832.67630.44630.55528.894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4.844839.3662207.8923149.5545-17.291715.97858.740128.136542.46819.166-3.449-2.775
    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5.240318.1849160.9528103.3657-309.3815137.4968-65.7593-20.8797
    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实际税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113.3644107.213187.678753.054391.811115.8264128.2371110.436294110112109
    预收款/营业收入
    流动比率4.25462.22751.51672.65891.91271.92061.55841.27821.9532.1182.0962.212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54110.22730.18631.41130.25960.1440.34470.54420.6950.1930.2920.472
    毛利率(%)29.798627.68121.714618.711614.634118.65217.49218.6158
    流动负债/总负债(%)82.361290.770685.476883.145887.505786.783889.027690.622787.32383.3783.10284.432
    速动比率2.6441.34510.71731.71641.23251.1650.97950.90041.5931.7331.7271.857
    摊薄总资产收益率(%)7.21936.85796.05275.8905-11.25294.54191.80921.28186.3730.7751.5862.899
    营业总收入滚动环比增长(%)10.937628.406956.16356.1443-28.1398-0.62288.65051.9133
    扣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45.19361.567946.4154-52.4144-1809.49364.4244-199.0868-299.2432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8.458.9712.1912.17-17.056.762.211.72
    基本每股收益(元)0.470.220.470.73-0.50.190.06490.05120.39330.05140.10540.1928
    净利率(%)15.742413.137911.32229.0211-24.33148.51013.25871.99289.51686.00176.2777.47
    总资产周转率(次)0.45860.5220.53460.6530.46250.53370.55520.64320.6960.1410.2810.424
    归属净利润滚动环比增长(%)-68.36166.945721.8997-45.404-1506.70841.2369-163.0408-212.3071
    每股净资产(元)
    每股公积金(元)3.24690.7113.80247.15051.79581.79651.7991.79882.87912.90512.92072.9412
    扣非净利润(元)
    存货周转天数(天)156.4741129.2778208.2369155.3197185.9504173.1935153.335107.842576767673
    营业总收入(元)1.58亿2.20亿6.79亿16.94亿14.41亿16.72亿18.18亿23.29亿33.18亿7.99亿15.92亿24.05亿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1.15870.59810.69451.214-0.12220.05480.11340.16460.4640.51480.50880.5953
    稀释每股收益(元)0.470.220.470.73-0.50.190.06490.05120.39110.05130.10530.193
    归属净利润(元)2494.64万2948.28万7693.63万1.56亿-351198567.451.32亿4509.10万3567.61万3.04亿4378.89万8984.14万1.64亿
    扣非每股收益(元)0.40.210.440.68-0.530.160.01360.0060.3410.03960.08990.156
    毛利润(元)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0.54110.22730.18631.41130.25960.1440.34470.54420.6950.1930.2920.472
    深圳市麦捷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势
    布局多种滤波器技术路径,形成LTCC+SAW+BAW全面布局。麦捷科技早期通过自研的方式布局了LTCC滤波器业务,后又与中电科26所合作的方式布局了SAW滤波器。2021年底,麦捷科技同中电科26所成立合资子公司瑞芯,布局BAW滤波器业务,从而形成了较齐全的滤波器布局。2021年,麦捷科技通过定增方式募资4.75亿元用于扩充LTCC射频元器件产能11亿只/年以及SAW滤波器14亿只/年。
    拥有优质客户资源。由于电子元器件行业技术壁垒较高,为保证产品质量,下游终端客户通常需要一系列严苛认证以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麦捷科技经过多年探索,掌握多个系列(TX、RX、双工器、三工器、四工器)、不同频段(Sub 3G频段、UHB、毫米波)元器件设计能力,工艺流程较完善,能够充分满足下游终端客户对产品参数及规格的个性化需求。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麦捷科技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终端企业、国内主要ODM/IDH厂商、通讯基站龙头及消费电子厂商等多个领域。
    麦捷科技、头豹研究院
    [3]
    民生证券、平安证券、头豹研究院
    正在加载...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