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等规模上市企业增长迅速,朝“小而美”方向发展

    2019-07-23 17:57
    头豹研报

    2019年浙江省上市公司分析报告(2018年度)

    2022-03-02

    全文字数:2455字,阅读时间:6分钟

    2018年浙江省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减少


    2018年,中国境内IPO审核趋严,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7年均大幅下降。虽然浙江省2018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较上年大幅减少,但依然位居全国前三,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6家,仅次于江苏省(20家)与广东省(18家),同比下降81.6%。


    浙江省新增上市公司数量,2014-2018年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制造业为浙江省主导产业


    在行业分布方面,浙江省432家上市公司行业覆盖范围广泛,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多达320家,占浙江省上市公司总数的74.1%,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浙江省将加快培育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物联网、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兴产业提供发展土壤,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


    浙江省上市公司分行业统计,2018年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等规模上市公司占据多数份额


    根据股本规模分析,浙江省股本在1亿股以下的公司为24家,占比5.5%;股本规模在1亿至10亿股的中等规模上市公司占据主要份额,共计304家,占浙江省上市公司总数的70.2%;总股本在10亿至100亿股的大型上市公司共有103家,占浙江省上市公司总数的23.8%;超过100亿股本规模的公司仅有浙能电力和宁波港两家,占0.5%。浙江省中等规模公司迅速崛起,在近五年新增发行上市的181家公司中占有153个席位,占比84.5%。


    民营企业发展强劲

    浙江省共有上市民营企业352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1.5%。据各公司2018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共有296家民营企业实现盈利,占上市民营企业总数的84.1%。352家上市民营企业合计实现总营业收入13,863亿元,占浙江省上市公司总收入的60.8%;合计实现净利润900亿元,占浙江省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的61.3%。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29家,其中有20家属于制造业。盈利能力最强的民营企业为浙江龙盛,2018全年实现净利润42.1亿元。


    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水平有所下降

    浙江省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情况较上年有所下降。2018年,浙江省432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2,818.8亿元,占全国3,584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5.1%,营业收入总额同比增长15.6%,高于全国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12.3%的总体水平。浙江省上市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合计1,467.8亿元,占全国上市公司的4.0%。净利润较2017年降低9.0%,相比-0.2%全国总体净利润增速,浙江省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有所下降。


    浙江省上市公司净利润和营业收入总额,2014-2018年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市公司亏损情况加重,业绩分化明显


    浙江省上市公司亏损数量较上年有所增加,2018年共有56家上市公司出现净利润亏损,同比增长166.7%。2017年共有21家上市公司出现净利润亏损,其中11家于2018年转为盈利,另有10家公司持续亏损。从行业角度分析,亏损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际贸易形势、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浙江省制造业企业亏损情况较为严重。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要求上市公司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浙江省共有119家上市公司在2018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其中40家公司在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后业绩出现亏损,其中聚力文化、金龙机电、盾安环境三家公司亏损超过20亿元。


    浙江省净利润亏损上市公司数量,2014-2018年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市公司分红金额逐年提升


    浙江省2018年度共有334家上市公司公布并实施分红方案,占浙江省上市公司总数的77.8%,年度累计分红总额573.6亿元,占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总额的41.7%。浙江省有19家上市公司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超过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派现金额来看,捷昌驱动以每10股派现14.5元居首位;其次是顾家家居,每10股派现金额为14元,合盛硅业、扬帆新材、正元智慧、我武生物、苏泊尔等9家公司每10股派现金额均10元及以上。

    浙江省上市公司分红数据,2014-2018年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研发支出增加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浙江省持续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支出推动公司转型升级。据《2018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浙江省全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24.9%。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36.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光纤、太阳能电池、城市轨道车辆、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工业机器人等产量快速增长。浙江省上市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驱动公司发展,提升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共有4,455家。其中,浙江省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总额由2014年的242.3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60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7%,其中海康威视2018年研发支出高达44.8亿元。


    浙江省上市公司研发支出,2014-2018年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内控体系建设情况良好


    根据中国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要求,所有主板上市公司应当自2014年起实施内控体系建设,并在披露公司年报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2018年,浙江省纳入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中有202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整体上市公司比重97.1%。其中,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分别有186家和16家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分别占各板块上市公司的96.9%和100.0%。对比近5年浙江省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评价结论的披露情况可发现:(1)2014至2018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相较上年大幅增长22.9个百分点后达到97.1%;(2)内部控制评价结论非整体有效比例在2014年达到1.9%的最高值后大幅下降,2017年非整体有效评价比例均为0.51%,2018年该数值降低至0.48%,反映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比例有所降低。


    浙江省主板上市公司内控评价报告及结论披露情况,2014-2018年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在202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浙江省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与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基本保持一致。财务报表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时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有194家,而同时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上市公司有2家。


    内控审计意见与财报审计意见分布情况,2018年

    来源:Wind,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