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智能眼镜:解放你的双手,开启“抬头时代”

    2019-09-23 11:03
    头豹研报

    2019年中国AR智能眼镜行业概览

    2022-03-02

    国产黑科技AR智能眼镜已悄悄崛起 赋能产业升级


    随着中国传统产业往智能化方向升级发展,B端企业如传统制造业企业、医疗机构、公安机关等对安全、增产、增效提出更高的要求。AR智能眼镜可通过第一视角可视化、远程指导、虚实结合等改变传统工作模式,提高企业生产量和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出错率和安全隐患,满足工业4.0、智慧医疗、智慧安防等产业的发展需求。此外,AR智能眼镜可为C端用户提供更直观和沉浸感的教育娱乐方式,推动智慧教育、娱乐、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现阶段,中国AR智能眼镜企业通过创新技术和深度挖掘用户场景需求,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发展。

    AR智能眼镜行业定义与特性

    AR技术(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融合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的信息的技术。AR硬件设备可分为手持设备(如智能手机)、固定设备(如AR试衣间)、头戴式设备(如AR智能头盔)以及AR智能眼镜。

    AR智能眼镜基于第一视角的交互方式,通过镜片,将虚拟信息内容展示在用户的视场中,为用户提供增强现实的感官体验,是AR技术的智能终端硬件载体。


    AR智能眼镜有以下四大特性:

    (1)可穿戴性,解放双手:AR智能眼镜的可穿戴性解放人们双手,能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与工作场景融入同一个时间和空间,让用户无需因使用其他设备查询或输入信息而停下手中的工作,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2)第一视角:安装在头部的摄像头仅能单向收集数据,而AR智能眼镜在采集和记录用户第一视角数据的同时,可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实现第一视角画面同步回传和远程精准指导;

    (3)交互性:用户可通过语音、手势、体感和摇杆等多种方式与AR智能眼镜进行交互;

    (4)近眼显示:近眼显示可让用户与眼前屏幕的信息进行直接交互,符合人体习惯,减少用户与手机或电脑之间的复杂交互过程,提供全方位沉浸感,提高人机交互的便利性。


    AR智能眼镜的应用领域

    AR智能眼镜的应用范围广泛,可应用于工业、安防、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1)在工业领域,AR智能眼镜具有“实时虚实结合信息”的远程监控和指导功能,通过提供沉浸式和交互式的远程通讯体验,可辅助一线工作人员完成设备安装、维护、检修等工作。

    (2)在安防领域,AR智能眼镜具有实时人脸或车牌识别、人证对比、远程调度、协同指挥等功能,可实现信息传递可视化和实时化,提升工作人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效率。

    (3)在医疗领域,佩戴AR智能眼镜的医生可通过第一视角拍摄手术过程,由远程的医生专家回传的画面进行远程指导,实现医生之间的实时和精准信息互动,提高诊断效率和优化医疗资源。

    (4)在教育领域,AR智能眼镜以可视化和立体化的形式,将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寓教于乐的互动式教学。

    图2-2 AR智能眼镜的应用领域


    来源:悉见科技、亮风台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AR智能眼镜行业产业链分析

    AR智能眼镜产业链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产业链上游参与者是硬件供应商和软件供应商;产业链中游主体是AR智能眼镜生产商;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安防、医疗健康、游戏娱乐、教育等。

    AR智能眼镜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AR智能眼镜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硬件和软件供应商,其中硬件部分由光学显示模组、AI芯片、传感器等硬件供应商组成,软件部分涉及AR SDK(AR软件开发包)提供商,具体而言:

    (1)光学显示模组供应商:光学显示模组相当于AR智能眼镜的“眼睛”,是AR智能眼镜硬件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占产品生产成本的50%。由于AR智能眼镜需近眼显示,光学显示模组的视场角、镜片厚度、透光度和整体质量等参数决定AR智能眼镜是否能呈现良好的虚实结合效果。

    (2)AI芯片供应商:AI芯片相当于AR智能眼镜的“大脑”,其支撑AR智能眼镜的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基础,占产品生产成本的20%~25%。AR智能眼镜的运作涉及大规模的计算,如计算物体的空间位置和方向、计算现实场景与虚拟物体叠加的位置,且对计算速度要求高,因此AI芯片的性能决定产品的操作稳定性和流畅程度。

    (3)传感器供应商:传感器相当于AR智能眼镜的“感知细胞”,可为AR智能眼镜实现三维定位、动作追踪、交互等功能。传感器产生的数据是AR智能眼镜实现空间定位的关键,因此传感器的性能将影响AR智能眼镜的定位精准度和用户的AR体验。


    下游:

    中国AR智能眼镜的下游是个人用户群体,使用群体为儿童,购买群体为儿童的父母,以80、90后群体为主。AR智能眼镜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智能语音技术尚未成熟、AI教育未被消费者普遍接受,且优质产品的价格较高,导致AR智能眼镜普及率低。

    下游是AR智能眼镜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安防、医疗健康、游戏娱乐、教育等行业。现阶段,中国AR智能眼镜以应用于工业领域为主,可帮助工作人员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和培训效率、及提高安全系数。当前中国AR智能眼镜行业整体的渗透率不高,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1)供应方面,由于AR技术水平和核心硬件尚未成熟,中国AR智能眼镜的品种和数量较少,制约下游应用;

    (2)需求方面,AR智能眼镜价格普遍高,如企业级AR智能眼镜价格范围在8,000~10,000元人民币,消费级AR智能眼镜价格超过3,000元人民币,导致下游需求受限。


    中国AR智能眼镜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受益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和中国重视AR产业的发展,中国AR智能眼镜行业进入探索发展阶段。2014年,大部分中国AR智能眼镜企业刚成立,行业产品处于研发期。直到2015年,中国AR智能眼镜陆续上市和进入商业化,市场规模开始逐步增长。2015年至2018年,中国AR智能眼镜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额)由0.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5.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331.1%。未来五年,AR智能眼镜行业规模增长受以下两个因素驱动:(1)政策加速行业发展;(2)应用范围广,潜在市场需求大。


    中国AR智能眼镜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额),2015-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AR智能眼镜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Ø 政策加速行业发展

    对于作为发展阶段的AR智能眼镜行业而言,国家利好政策为行业的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提供支持,有利于完善AR智能眼镜产业链布局和加快应用拓展。

    Ø 应用范围广,潜在市场需求大

    AR智能眼镜可根据下游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因此其下游应用范围广,可覆盖工业制造、安防、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中国产业往智能化方向升级发展为AR智能眼镜行业带来巨大机遇和需求。


    中国AR智能眼镜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AR智能眼镜行业发展趋势

    Ø 5G通讯技术助力行业新突破

    AR智能眼镜中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手势感应、定位追踪等技术都需要低延时处理,因此具备高速度、低延时、广泛覆盖、低功耗优势的5G通讯技术将带动AR智能眼镜行业创新发展。

    Ø 往双目设计和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现阶段,市面上的AR智能眼镜可分为单目AR智能眼镜和双目AR智能眼镜,单目AR智能眼镜的重量较轻便,但观看体验感较差,然而双目AR智能眼镜则相反。在下游应用领域对产品功能、易用性和外观设计等需求的驱动下,双目AR智能眼镜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Ø B端C端双线发展

    当前AR智能眼镜以应用于B端的工业、医疗、安防等领域为主。随着硬件设备的迭代升级、应用案例的积累以及大众消费者认知度的提升,AR智能眼镜除了深耕于B端市场之外,将会逐步拓展至C端市场,应用于游戏娱乐、教育、社交等方面。


    中国AR智能眼镜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受益于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国家政策的利好、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市场潜在需求巨大等因素,AR智能眼镜的功能将会进一步优化升级,实现行业深度发展和普及应用。未来,AR智能眼镜除了继续深耕于B端之外,也加速布局C端消费级市场,行业有望迎来新增长阶段。


    推荐阅读

    5G时代号角吹响,5G砥砺前行

    制造释放工业机器人产业本土企业潜力

    智慧社区引领智慧新生活

    安防市场整体智能化升级,买入智慧安防时代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