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体检机构: 东风已至,未来已来

    2019-05-31 13:37
    头豹研报

    中国连锁体检机构行业概览

    2022-02-23

    体检机构指的是检查人体健康状况,拥有完整的设备和人力,能检查出身体的疾病和健康评估的场所。目前中国的体检机构主要分为医院内设、专业独立体检机构、街道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院等。其中,专业体检机构能够针对健康人群提供全方位的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及部分二、三线城市。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体检市场:连锁体检机构发展空间广阔

    从行业整体规模来看,2017年健康体检行业规模约为1491.4亿元,相较于2013年的582.7亿元增长了约 155.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5%。沙利文数据显示,未来 5 年的行业复合增长率略有下降并达到13.1%,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92.4亿元。

    中国体检市场规模,2013-2022年预测

    来源:fsTEAM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受制于中国医疗体制长期由公立医疗机构主导的影响,连锁体检机构在整个体检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但是,作为健康管理大产业链的入口端,专业体检行业在未来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专业体检机构因灵活的资本运作、高强度的市场化竞争、扩张的可复制性、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较高的服务意识,具备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体检机构的客观条件。

    驱动因素:多方面加速日益旺盛的体检需求

    从人口结构分析,2001 年至 2020 年是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将增加 596 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3.28%,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不断衰退,心血管慢性病及癌症的患病率显著提升。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导致慢性病及癌症患病率提升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食物供应不断丰富,人们偏离“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费行为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肉类和油脂消费的增加导致膳食脂肪供能比快速上升,谷类食物消费明显下降,食盐摄入量居高不下,从而导致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发病率持续提升。加之中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吸烟者数量约有3.5亿,吸烟显著提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肺癌的发病率。大多数疾病都可以通过体检及早发现及预防,因此,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生活习惯的变迁,体检行业的需求显著提升。

    2013年以来,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沙利文数据显示,2013至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960元增长到39,600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16%;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13年的8,900元增长为2017年的13,750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5%,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提高了中国居民对医疗健康的支付水平,医疗健康花费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也逐年提升。健康向上的经济环境孕育了日益旺盛的体检需求,推动着体检行业不断发展。

    中国医疗健康花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 2013-2017

      来源:fsTEAM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市场格局:专业的民营体检机构占比将逐渐上升

    就现有情况而言,健康体检市场的格局是以“公立医院体检机构为主,民营专业体检机构为辅“,公立医院体检机构占据了超过75%的市场份额。但是,公立医院通常以临床、科研以及教学为主要功能定位,体检业务仅作为辅助业务。因此,在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提供的体检套餐千篇一律,难以个性化;并缺乏对于报告的解读以及后续的生活健康指导。更重要的是,公立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外部条件,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除此之外,参与体检的健康人士需要与病患共同使用医院的公共设施,交叉感染的风险也有所增加。公立医院体检机构存在的这些问题制约着体检行业的发展。

    而包括连锁体检机构在内的民营体检机构,能够有效改善公立医院体检的痛点。首先,民营体检机构将体检作为主要业务,专业化程度高,配备专业的体检设备与体检人员,服务态度好,服务流程快速高效。其次,民营机构更加关注对体检报告的解读以及后续生活指导,能够提供定制化体检服务以及增值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体检者的需求。除此之外,民营机构能够实现医检分离,从而降低较差感染的风险。最后,民营体检机构通常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因此市场服务意识强,经营机制更加灵活,能够带给体检者更好的体验。由此可见,未来,民营体检机构将逐步替代公立医院,发展空间巨大。

     

    未来发展:多元化健康管理模式替代传统单一体检模式

    近年来,中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健康、养生成为生活方式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健康体检仅仅是疾病预防链条的第一步,常规健康体检后服务多数是一次性和非连续性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以周期性健康体检为基础、以健康信息收集为前提的疾病风险分析评估、检后跟踪干预等健康管理措施则可以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及降低医药费用开支的目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指出,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目标之一为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其中健康体检、咨询管理、体质测定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将得到较大发展。因此健康体检业务需要融入健康管理,以健康管理服务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未来,健康服务是以疾病的检测、健康评估为目标,以发现健康问题、疾病预警和提出解决健康问题的建议为主要服务内容,以医疗机构为解决发现问题的后期保障展开的。因此,健康体检服务于医疗服务密切相关。通过专业体检机构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或专业体检机构纵向一体化成长,以健康体检为突破口,开展健康体检、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实现对客户的深度开发的多元化健康管理模式是未来体检服务的发展趋势。

     

    商业模式:与大数据服务相结合,拓宽业务领域

    连锁体检机构拥有相当规模的客户群体,也储存着大量的客户体检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合法利用和充分整合对于整个产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当前阶段,在大数据的使用、大数据与体检服务的结合还处于摸索的过程,但医疗大数据将在预防和精准医疗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已无可厚非。

    利用体检数据建立用户电子病历,为后续针对性疾病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有利于医疗诊断、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纵向业务发展。针对海量疾病症状和治疗记录构建的疾病数据平台,有利于养老服务、药物研发、精准医疗等横向业务延伸。

    此外,体检机构通常有大量客户的体检信息,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将客户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将患某种疾病的人群分类、年龄段分类等,数据统计和整合将帮助商业保险公司有科学合理的制定保险政策和保费费率,同时也可以防止保险市场上消费者隐瞒真实信息的发生。中国体检服务领域尚未形成商业保险买单的商业模式及用户习惯,体检费用多由单位、企业或个人买单,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健康体检行业整体推进的速度。未来,引入第三方商业健康保险与体检服务的合作,商业保险能为客户买单,将极大推进体检服务和商业健康保险双方的发展,对行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是新的机遇。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场战略规划副总裁兼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指出,中国的公立医疗机构还处于单点经营状态,不具备连锁经营的条件。而连锁体检机构在服务理念、服务质量以及专业化经营方面存在明显优势,未来体检市场发展趋势将逐步由公立医院转向连锁体检机构。在体检行业,专业体检机构能够对医院体检形成部分替代。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