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风潮未减,本土品牌异军突起

    2019-07-03 15:31

    全文字数:2966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快时尚是一种“快速响应顾客时尚、潮流消费需求”的服装生产模式,旨在通过优化供应链,缩短服装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周期,以较低的价格为顾客提供具有一定时尚性的服装。快时尚的主要特点包括:①产品开发周期短。不同于传统的服装产品生产模式,快时尚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服装产品的需求调研、创意、企划、设计等一系列开发流程,进而实现服装产品的快速上架、售卖和下架的过程;②供应链响应速度快。快时尚品牌凭借高效而精简的供应链,在原料供应、库存周转、物流配送等方面能够实现产品开发、打样、生产、物流、售卖、下架等全生命周期流程的快速运作;③平价。借助于快速而有效的供应链体系,快时尚品牌能够控制运营成本,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为大众提供各式服装产品;

    ④时尚性。快时尚品牌通过搜集时下最新的潮流信息、捕捉时尚趋势,并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流行的时尚元素,能够提升产品的时尚性,满足消费者的时尚需求。

    国际快时尚品牌占据领先优势,中国本土快时尚品牌迅速崛起

    中国快时尚行业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在市场格局、行业竞争者、经营策略、营销渠道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际品牌在市场发展初期占据了较大的领先地位,而随着中国快时尚理念的迅速传播、快时尚产品的迅速流行,本土品牌逐渐崛起,通过学习、吸收和借鉴国际品牌在产品设计、经营模式、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推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产品,逐渐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行业发展至今,中国本土品牌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打破了此前国际快时尚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得益于消费者购买力的增长、国际品牌在中国加大业务布局以及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等因素,中国快时尚行业近年来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快时尚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241.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34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2%。在电子商务应用持续加深、营销渠道进一步下沉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快时尚市场未来五年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中国快时尚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政策出台引导快时尚产业战略化发展

    中国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对快时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扶持作用。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产业机制、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智能化进程等方面为快时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有助于引导行业健康、良好而有序的发展。2016年9月,中国工信部出台《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纺织工业要重点发展增设品种、提高品质、创立品牌的“三品”战略,大力推动生产过程的环保化和智能化的进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整体水平。2016年6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针对消费品工业增设品种、提高品质、创立品牌的“三品”专项行动,提出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产业政策,发挥行业协会的带头作用,更好地刺激和满足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此外,《中国制造2025》还提出要深化互联网在行业中的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行业在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新型价值链体系下的转型升级。

    中国快时尚行业相关政策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设计原创性尚待提高,产品同质化问题阻碍行业进一步发展

    中国快时尚行业内产品设计的原创性尚待提高,行业内相互仿制的现象较为严重,缺乏设计创意致使商品吸引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服装产品在款式、细节、选料、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设计缺乏创新也不利于产品风格的树立、影响了品牌形象的塑造,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品牌认知度和客户粘度的形成。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快时尚品牌更多地通过产品价格上的竞争以争夺市场占有率,而在市场参与者日益增多、店铺及人力等运营成本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压低价格以获取市场份额的策略长期而言是不可持续的,对于业内品牌以及行业而言是不健康的。中国快时尚行业正面临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业内品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风格不突出,模仿现象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进一步发展。

    快时尚企业营销全渠道化发展,产业将迎来大幅增长

    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快时尚品牌将拓宽营销渠道,在积极增长线下实体店业务的同时,加大在电商平台和移动电商平台上的业务布局,逐步形成全渠道式营销、销售模式。营销全渠道化将是快时尚行业的一大重要发展趋势。在线下渠道中,快时尚企业能够利用实体店模式带给消费者可以亲身体验视觉设计的冲击与高效的导购服务,从而刺激其购买需求,提升产品销量。线下实体店对于快时尚品牌具有重要作用,实体店可凭借独具风格的店铺内饰、橱窗展示、产品陈设等,辅以优质的导购服务,进而提升消费者的到店选购体验,以达到增加客户粘度、提升产品销量和增强品牌影响力的目的。在线上渠道中,由于网络覆盖面广阔,快时尚企业的产品销售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企业能触及的消费者覆盖面扩大,有助于推动产品销量上涨,同时节省了实体店的租金、设备运营成本与人力成本。以优衣库、MJStyle、Zara、GAP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已在天猫、京东等综合型电商平台开店,以增长线上业务,未来电商平台在快时尚行业中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移动互联网平台也是快时尚品牌营销战略布局的重点,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消费者网络购物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使用各类综合型和垂直型移动社交平台进行购物已成为消费者主流的购买方式之一,除了推出移动端商店外,快时尚品牌还可在微信、抖音等社交内容平台上通过广告投放、软文推送、上传新品照片的方式提升品牌关注度。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购物效率,优化购物体验,例如优衣库现已提供线上下单、线下取货的服务,为消费者省去不必要的店内导航、寻找目标商品等过程。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消费者购物意识呈现“省时、便捷和注重体验”并重的发展趋势,快时尚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快速触达消费者的破局之路,于此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广将成为快时尚品牌未来营销渠道转变的方向。

    本土快时尚品牌通过学习、借鉴国际知名快时尚品牌不断成长,逐步发展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风格与经营模式。一方面,中国快时尚品牌采取以集合店、生活体验馆等形式进行多品牌、多品类式的营销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势;另一方面,在电商平台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应用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快时尚品牌加大线上业务布局,通过全渠道营销的方式提升产品销量、客户粘度和品牌竞争力。本土特色的快时尚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将不断增强,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将有望实现打破国际快时尚品牌主导市场的局面。在消费群体年轻化、消费者购买力加强、消费升级的驱动下,消费者对于快时尚服装产品的需求还将持续上涨,未来中国快时尚产业将迎来大幅增长。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