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企业引入数字管理系统,打造智慧门店
2017年起,孩子王、米氏孕婴童等大型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商陆续升级管理系统与硬件设备。孩子王在线下实体店设置触摸式电子购物屏,米氏母婴引入人脸识别设备助力会员精准化营销,爱亲母婴增设智能零售柜提高用户购物与结算效率。智慧管理系统从成本与收入两方面提升连锁零售店经营效率,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持续向上发展。
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定义及分类
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是专业售卖母婴产品的品牌零售店,门店销售的母婴商品涵盖孕妇服装、幼儿食品、服装、玩具、洗护用品、婴儿床等多品类产品。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以连锁式经营策略进行品牌打造,具有统一管理、统一价格、联合活动等特点。
根据店铺的经营形式,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可分为综合类母婴生活服务店、母婴综合商品销售店、母婴单一商品销售店:
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上游产品供应、中游商品销售、下游使用与消费三个环节,此外还包括政府监管部门与物流仓储服务商。其中,产业链上游的市场参与者为品牌商、经销批发商与代工厂;产业链中游主体为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商,负责母婴商品的日常销售;产业链下游为使用与消费环节,主要使用群体包括孕妈妈与0~6岁婴幼儿群体。
中国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产业链上游为产品供应环节,市场参与者包括品牌商、代工厂与经销批发商。品牌商负责品牌商品供应,包括奶粉、辅食、纸尿裤、婴幼儿用品、服装、玩具品牌商;批发经销商扮演了品牌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中介角色,一方面协助品牌商进行产品区域销售,另一方面帮助零售商解决采购资金不足的经营问题;代工厂主要负责连锁零售商自有商品的代加工生产,多数连锁零售商选择所在地的OEM代工厂。
中游:
产业链中游主体为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商,负责销售母婴商品与服务、组织开展促销活动、运营线上会员平台等工作。根据拥有近十年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市场运营经验的专家估计: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商的成本主要由商品采购成本、租金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公司运营成本五部分构成。其中,商品采购成本占比最大(约70%),其次是租金成本(约10%)与人工成本(约10%),最后是物流仓储成本(约5%)与公司运营成本(约5%)。
下游:
产业链下游为商品与服务消费环节。家庭消费群体购买母婴商品的途径包括线上与线下两类渠道,线上渠道包括综合电商、垂直电商、社区电商等,线下渠道包括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大型商超与小型母婴便利店。由于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具有方便快捷、品牌保障等优势,已有超过50%的消费者选择连锁零售店作为主要购买平台。
中国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基于中国政府全面开放的“二孩政策”、逐步加强母婴商品质量监管的背景,居民对母婴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1,136.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10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7%。中国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能够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受到四点因素驱动:(1)二孩政策全面开放,二孩红利促进母婴商品消费总量持续扩大;(2)居民育儿观念提高,推动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向品质化、规范化升级;(3)数字化管理系统降低门店经营成本,协助零售商精准定位用户需求;(4)线上平台辅助线下门店经营,居民消费更加便利。未来,在各类产品不断升级、业务模式持续创新的前提下,中国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市场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用户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Ø 二孩政策全面开放,释放市场消费潜力
中国二孩政策全面开放,直接促进0~4岁人口总数从2013年的7,728.9万人增长至2017年的8,284.9万人。0~4岁婴幼儿是母婴商品消耗量最大的群体,婴幼儿数量的稳定增长带动婴幼儿商品消费数量增加。2014至2018年,婴幼儿奶粉、洗护用品、服饰三类产品的销售额持续稳定上升,其中洗护用品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达19.5%。婴幼儿奶粉、洗护用品与服饰销售收入占连锁零售店商品销售收入比重超过50%,居民对三大主要商品的需求持续增加,提升了连锁零售店铺整体营收水平,利好行业发展。
Ø 居民育儿观念提高,促进母婴商品消费升级
新一代家长育儿观念不断提高,其育儿观与消费行为在育儿、消费过程中呈现独特特征:(1)在育儿过程中,新一代父母更加注重宝宝的饮食健康与营养摄入,喜爱参与亲子教育与娱乐活动;(2)在消费过程中,新一代父母更加重视产品质量与购买便捷性,对母婴商品的价格敏感度相对其他商品较低。居民育儿观念转型,促进居民消费向精品化、非传统化方向升级。
Ø 智慧管理提升门店经营效率
基于信息科学不断进步与智能设备持续升级的背景,传统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商开始构建新型智慧管理系统。智慧管理系统从成本与收入两方面提升连锁零售店经营效率:(1)控制成本:零售商能够通过在商品采购、物流仓储环节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供应链效率,控制商品采购与物流成本;(2)增加营收:大型连锁零售商在用户管理、商品销售等环节增设智能购物硬件设备,通过提高门店自动化水平优化客户购物体验、刺激用户消费。
中国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发展趋势
Ø 后向一体化:零售商打造自有品牌
伴随着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竞争加剧,各大型区域零售商逐渐向产销一体化转型,运用自身企业形象与口碑基础营销自有商品。如:丽家宝贝打造贝爱其味、爱儿可等知名品牌,推出宝宝零食与高品质纸尿裤;孩子王旗下拥有宝乐适、初萌、慧殿堂等品牌,深耕服装、玩具类产品研发;爱婴室旗下拥有16个自有品牌,截至2018年,爱婴室自有品牌商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重超过8%。未来,自有品牌产品总数将继续增加,综合提升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整体利润水平。
Ø 线上渠道辅助线下门店经营
伴随着“新零售”模式与母婴电商快速兴起,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开始拓宽线上销售渠道。2016年起,各大型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陆续布局线上销售,推出网站商城、微信商城等线上购物平台。如:米氏云商推出米氏孕婴APP、“米氏商城”微信小程序两大交易平台;孩子王旗下包含孩子王APP、孩子王微商城与官方商城网站。未来,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将结合智能设备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联动经营,推动行业数字化营销进一步升级。
Ø “产品+服务”模式成为趋势
亲子互动、早教等母婴服务契合了消费者体验型、学习型需求,一方面能够培养用户线下购物的消费习惯,提高用户黏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客户消费频率,带动消费需求增长。截至2018年,加入母婴服务项目的连锁零售店占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总数比例已超过60%,“产品+服务”模式成为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是用户购买母婴商品的主要线下渠道,挖掘母婴服务市场与建设智慧门店是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提高产品质量与丰富产品形式是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发展的核心,直接决定着用户的购物体验感。未来,母婴商品连锁零售店还需继续拓宽母婴服务活动,增加用户到店互动频率,通过打造会员制体验中心与构造线下母婴社交圈,提高用户黏性、增加用户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