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MRO领域格局重塑,百亿蓝海丞待开发

    2019-08-26 10:44
    头豹研报

    2019年中国民用飞机MRO行业概览

    2022-03-02

    国产大飞机商用化进程加速,MRO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

    2019年8月,国产窄体大飞机C919第四次试飞成功,向商业化应用继续迈进。据中国商飞预估,C919市场空间有望超过100亿美元,除自身的商业价值外,还将辐射金属材料、冶金加工、数控机床、零部件OEM、飞机MRO等上下游行业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未来C919与CR929的商用化进程,将直接冲击当前固有的MRO行业格局。各方资本都将目光投入到这片价值百亿美元的蓝海上。

                                                                  

    民用飞机MRO行业定义及业务分类

    民用飞机MRO又称航空维修业,区别于其他工业产品MRO(Maintenance,Repair & Operation)行业,民用飞机MRO缩写为Maintenance(维护),Repair(维修)& Overhaul(大修)。民用飞机MRO在适航标准指导下进行,属于持续适航管理的范畴。按照业务分类,民用飞机MRO分为航线维修、基地维修和翻修。民用飞机服役期间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离不开MRO的保障。


    航线维修:指对在航线工作的飞机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等修理工作,包括航行前维护,过站维护和航后维护。过站维护是飞机在机场航班间隔短暂驻停时的维护,包括机体状态、相关参数的检查、故障排除、添加润滑油、为轮胎充气等工序。在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前提下,过站维护会适当保留暂时无法排除但对飞行可靠性不构成影响的故障,确保飞机按时起飞,安全执行下一个任务。航后维护在行业内又称为“过夜检查”,在基地内完成,彻底排除因每日飞行任务导致的故障,并对飞机进行全面清洁。

    基地维修:在飞机驻机维修基地期间进行,维修基地具备大型维修工具和维修厂房,负责飞机的定期维修工程、拆换大型部件等。

    翻修:飞机长期运行后的全面检修,必须在维修基地机仓内进行,飞机停驻时间较长。通常在2~4个星期以上。


    当前,中国现役飞机90%以上来自空客、波音,定期维修周期根据飞机飞行小时或起落架次数来制定,分为A/B/C/D四个等级的检查:

    民用飞机定检分类与介绍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民用飞机MRO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民用飞机MRO产业链上游市场参与者为检测设备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维修设备供应商、整机制造商、机场等,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为航空公司维修部及独立MRO服务商,产业链下游涉及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二手零部件及垃圾处理等行业。

    中国民用飞机MRO全产业链分析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民用飞机MRO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现已成为全球除美国以外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逐年扩张的航空运输业务为整个航空相关行业提供市场支持,行业发展前景可期,预计未来20年中国民用飞机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0亿美元。

    据中国民航局官方数据,2018年,中国民用航空行业总营业收入突破十万亿大关,随着未来十年民用飞机订单的交付和中国自主研制大飞机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民航业将继续稳步增长。

    中国民航业营业收入,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民航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飞机MRO作为产业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其市场规模在近五年不断扩张。中国民航维修市场总量在近五年来以1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598.4亿人民币左右。其中,发动机维修约占总量的40%,航线维护、机体大修及改装、附件修理及翻修各占20%左右。受宏观经济上行及中国民航业对MRO行业的辐射作用,中国民用飞机MRO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五年将继续稳步扩张。


    中国民用飞机MRO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民用飞机MRO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Ø 宏观经济上行拉动民航相关行业

    民航业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近年来随着中国GDP的稳定增长始终保持增长趋势。在飞机MRO行业有10年市场运营经验的行业专家介绍,在民航相关行业存在业界公认的认知,即“国家宏观GDP年增长率的两倍约等于民航业整体营收增长率,民用航空业务增长率减去2至3个百分点约等于民用飞机MRO行业增长速率”。

    Ø 技术的发展促进了MRO外包业务的回流

    经过二十余年的经验累积与技术锤炼,中国MRO企业在部分业务上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头部企业基本具备现役全系列机型的大修、改装能力,早年外包的大修业务逐渐回流。随着近五年来燃油价格的不断升高及廉价航空公司市场份额逐年升高,民航公司开始控制成本保证盈利。MRO是民航公司日常运营中的重要一环,是航空公司重点控制的领域之一。发达国家的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亚洲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国家中,以中国、新加坡等国为代表的MRO企业技术逐渐走向成熟。中国MRO企业基于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在保证飞机可靠性的前提下收取更低的维修费用。这使MRO外包业务回流的同时,不断有海外订单流向中国。

    中国民用飞机MRO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民用飞机MRO行业发展趋势

    Ø 产业链转型升级,向价值链更高层级迈进

    国产大飞机的商业化将催生出一批内资飞机零部件OEM厂商,部分MRO企业可借此机会向产业链上游渗透,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C919作为国产机型,其MRO领域是一片尚未开发的新蓝海,中国MRO企业具有天然的先入优势,可比境外MRO巨头更早介入国产大飞机相关方面的战略合作,这对提升维修工程能力、占据未来新机型维修市场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Ø 资源不断整合,MRO企业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技术的全面升级降低航空公司的检修成本,同时也降低民用飞机MRO的业务准入门槛。为形成竞争优势,部分MRO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以包修服务的方式,为航空公司提供检修服务组合。

    Ø 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应用到MRO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未来将有更多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于民用飞机MRO行业,提高行业工作效率的同时,将MRO企业从高人力成本中释放出来。通过无人机携带3D扫描仪绕机检测进行更细致的检查。通过无人机的高效检查可提高检查的准确性,缩短飞机维修时长,加快班次流转。线上工具箱通过智能文档和可视化导航为相关工作人员实时故障诊断提供帮助。

    中国民用飞机MRO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中国民用飞机MRO行业起步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用于技术革新、设备采购和技术人员培训,同时业内企业面临投资回报率小、投资回报时间长的问题。中国民用航空公司大批量引进和生产新飞机,维修维护人才的缺口使得目前中国MRO企业的工作量难以满足急速增长的需求量。如何突破技术壁垒,克服经营规模小、维修检测设备落后、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维修维护人才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管理经营混乱等近半数维修企业存在的自身缺陷,是中国MRO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点。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