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增加,汽车检测行业爆发
由于公安部、环保部、交通部强制要求汽车进行定期检测,以及受二手车交易旺盛、汽车保有量快速上升、车主自主参检的意愿更为强烈等因素影响,市场对于汽车检测的需求量快速上升。2018年,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91.2亿元。
汽车检测行业定义及目的地分类
汽车检测是利用现代检测技术确定汽车工作性能的一类检查。伴随汽车使用时间的延长,汽车零部件易产生磨损、变形、老化,造成汽车行驶时发生振动、异响、漏水、漏油、漏水等情况,汽车无法正常平稳驾驶,汽车检测则可以及时发现汽车工作状况异常,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汽车检测对象包括新车和在用车两类。新车下线时需在汽车制造厂内通过一系列汽车检测项目,以避免残次品流入汽车销售市场。而针对在用车,汽车检测主要分为强制检测和非强制检测:(1)强制检测是由政府强制规定汽车定期参加的检测,以避免因汽车零部件磨损、变形、老化产生的交通安全故障以及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包括安全性检测、环保性检测、综合性能检测三类;(2)相比强制性检测,两者检测内容一致,但非强制性检测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汽车维修厂、二手车交易平台等具有较强汽车检测需求的企业。
中国汽车检测行业产业链
中国汽车检测行业产业链由上至下,可依次分为上游汽车检测设备提供商、中游汽车检测企业以及下游汽车检测需求方。
上游:
中国汽车检测行业上游主体为汽车检测设备提供商。汽车检测设备来源于进口和国产。国产汽车检测设备提供商包括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等,而进口汽车检测设备提供商包括德国马哈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德国杜尔装配产品有限公司等。整体来说,中国汽车检测行业上游设备提供商众多,市场竞争充分,尚不存在供应瓶颈。
中游:
产业链中游主体为汽车检测企业。中国汽车检测企业众多,布局分散,竞争格局呈现明显的三梯队差异,包括安车检测、中国汽研等已上市的汽车检测企业、专注于区域性客户的中型汽车检测企业、以及分布广泛的小型汽车检测站。
下游:
中国汽车检测行业产业链下游为众多汽车检测需求方,包括车主、汽车制造厂、汽车维修厂、二手车交易平台。由于公安部、环保部、交通部强制要求汽车进行定期检测,以及受二手车交易旺盛、汽车保有量快速上升、车主自主参检的意愿更为强烈等因素影响,市场对于汽车检测的需求量快速上升。
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汽车已成为中国居民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但伴随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道路交通安全、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汽车检测需求量随之快速增长。2014至2018年,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由104.2亿元增长至291.2亿元,年复合增速达29.3%。
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趋势
Ø 汽车检测技术不断更新升级
中国汽车检测企业持续研发升级汽车检测技术,尽可能实现汽车检测全自动化,减少检测误差。(1)基于GPS技术的车辆检测技术:基于GPS技术的车辆检测系统是在现有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信平台上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车速、侧滑、制动、里程进行实时检测,一旦车辆发生异常,平台会及时发出警报并反馈给车辆驾驶者,较大程度上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2)汽车四轮定位检测技术:安车检测等部分汽车检测企业根据最新研发的汽车四轮定位检测技术生产制造出四轮定位仪。该仪器储存了大量常见车型的四轮定位标准数据,可于检测过程中随时将标准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图形的方式向检测员表明车辆需调整的部位,提供可供参考的调整方法以及后续维修过程中参数的变化。
Ø 汽车检测企业驱向规模化
未来,伴随汽车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拥有资金优势的品牌化、规模化的检测机构将加速涌现。该类机构不仅可提供各类检测的一体化服务,帮助车主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汽车检测手续,节省时间,亦可及时更新换代精度和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检测设备,进一步减少检测误差。
深度见解
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放开汽车检测类收费项目定价,因此汽车检测行业涌入大量社会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促使汽车检测企业不断优化检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以提高对车主的吸引力,综合实力薄弱的汽车检测站将逐步被规模更大的企业收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推荐阅读:
二手车交易市场:让爱车重新焕发生机
车载信息系统:让智能驾驶离你我更近
当出租车遇上共享经济: 传统出租车该如何度过转型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