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破茧成蝶,蝴蝶效应显现

    2019-08-13 10:12
    头豹研报

    2019年中国会展行业概览

    2022-03-02

    产业带动效应巨大,会展行业有望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会展行业具有影响广、高联动、交融广等特点,广泛涉及工业、农业、商业等产业,在推动贸易往来、投资合作、技术交流、信息传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国家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会展行业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办展城市交通、通讯、酒店、餐饮、旅游、零售、广告、印刷、装饰、物流货运等周边产业的发展,发展潜力巨大。


                                                                                                                              

    会展行业定义及分类

    会展是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专业企业根据社会需求组织筹划的一类综合性活动,是现代商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不仅能帮助参展企业与目标群体实现贸易互动,还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办展城市交通、酒店、餐饮、旅游、零售、广告、印刷、装饰、物流货运等周边产业的发展,国际性会展还可起到推动进出口贸易,宣传国家形象的作用。

    广义上的会展包括大中小型会议、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销活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狭义上的会展仅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销活动。根据会展性质、内容、规模、呈现形式等分类标准,会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会展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会展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会展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部分,上游参与者包括场馆租赁企业以及会展配套服务企业;中游主体为会展主办、承办企业,主要从事会展的开发策划、招商宣传以及资源整合等业务;下游参与者为会展的代理合作企业、参展企业和参展观众。


    中国会展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上游参与者为场馆租赁企业以及会展配套服务企业。会展场馆是会展举办的重要载体,会展配套服务企业主要为会展业提供技术、人才、信息和现场运营等服务。据中国贸促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国内展览馆数量为164家,比2017年增加11家,增幅约为7.2%。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983万平方米,比2017年增加约48万平方米,增幅约为5.1%,展馆总供应量增速趋缓。

    会展配套服务企业为会展活动的支持部门,包括直接或间接为会展主办或承办企业、参展商、观众提供服务的部门,如提供工程搭建、展品运输、媒体广告、商务旅游、安保、酒店、翻译、保洁、保险等配套服务的机构,由会展主办或承办企业以分包的形式下发给提供各类服务的代理商、承包商。各类配套服务企业数量庞大,行业竞争较为充分,会展配套服务企业在整个会展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弱。

    中游:

    会展行业产业链的中游主体为会展主办、承办企业,主要从事会展的开发策划、招商宣传以及资源整合等业务。其中开发策划包含市场调查、会展选题和特色定位、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规划。招商宣传是实现会展从概念阶段到实际运作阶段的重要一环,包含参展企业邀请、会展信息发布等。资源整合指会展主办和承办企业在会展项目举办前集合各种资源,将会展项目的配套服务进行分包。

    下游:

    会展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主体包括会展的代理合作企业、参展企业和参展观众。会展主办、承办企业以直销和代销两种方式进行招展招商,(1)直销模式:会展主办、承办企业公司与参展企业直接签署参展协议,收取展位费用及人员费用;(2)代销模式:由主办方与展位代理合作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由代理合作机构依靠自身渠道进行招商招展,促成主办方与参展企业达成合作。


    中国会展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会展不仅能帮助参展企业与目标买家实现贸易互动,还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办展城市交通、酒店、餐饮、旅游、零售、广告、印刷、装饰、物流货运等周边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会展行业发展,不断推进会展行业市场化进程,2014年至2018年中国会展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从1,651.8亿元增长至2,92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4%。2016年到2017年,会展行业市场规模出现大幅增长,其原因在于2016年到2017年中国办展数量大幅增加,据中国贸促会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境内共举办展览会3,054个,2017年为4,022个,增幅高达31.7%。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下,预计中国会展行业将以9.4%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保持高速成长,到2023年中国会展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700亿元。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会展行业作为现代商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新技术产业化、高新产品贸易与推广、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强大的平台作用,会展行业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中国会展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会展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Ø “一带一路”政策推进

    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逐渐增加,推动更多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集商品展示、贸易和促进经济合作功能为一体的会展将成为促进中国各类企业“走出去”不可或缺的平台。

    Ø 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促进行业发展

    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努力提高在高端制造业、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竞争力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会展具有联系交易、整合营销、调节供需、技术扩散、产业联动等功能,可在新技术产业化、新商业模式传播、高新产品贸易与推广、推动信息交流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强大的平台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Ø 新技术不断涌现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会展服务领域的拓展、会展服务手段与会展服务理念的创新,大幅提升服务效率,成为会展行业发展的新动能。新技术对会展行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展供需匹配、客户关系管理、会展进场服务、会展现场服务四个方面。


    中国会展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趋势

    Ø 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中国会展展出水平、规模、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由数量扩张阶段进入到质量提升阶段。其转变主要体现在展览面积增速快于展览数量、会展规模分布进一步优化、展出水平不断提升三个方面。目前,中国规模较大的会展,均有上千家企业参展、上万人次观众观展、签约金额规模在千万美元级,会展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Ø 新形式的“会展+”不断涌现

    会展形式日渐丰富,会展+会展、会展+旅游、会展+演艺、会展+赛事等新的展出形式不断涌现,成为会展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1)会展+会展,不同展会同期、同馆举办,可相互借势,提高会展规模效应;(2)会展+旅游,会展与旅游的融合极大延伸会展的边界和影响辐射力;(3)会展+演艺,精彩的会展表演策划能极大推动会展氛围,在会展活动中增添特色民族歌舞展演、地方特色艺术表演,日渐成为各大会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模式;(4)会展+赛事,会展与赛事的融合是会展创新形式的一种表现,有助于丰富会展内容,让观众场景式地深度体验会展主题。


    Ø 会展行业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

    “一带一路”倡议明确了中国会展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方向,加速中国会展企业“国际化”的步伐。据中国贸促会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国展览项目1,447个,展出面积70.7万平方米;2018年,中国出国展览项目1,672个,展出面积83.0万平方米,展出项目数量增长20.7%,展出面积增长29.9%。中国会展行业规模已位列世界第二,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与国际化的会展企业数量仍然较少,中国会展行业有待进一步向国际化纵深发展。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会展行业作为现代商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新技术产业化、高新产品贸易与推广、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强大的平台作用,会展行业有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会展行业可直接刺激举办城市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物流、零售等行业市场需求增长,愈来愈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发展会展行业,加大对会展行业的扶持力度,为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增添更多动力。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中国会展行业向国际化纵深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