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降临,城市供热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又保暖?

    2019-08-19 15:11
    头豹研报

    2019年中国城市供热行业概览

    2022-03-02

    节能环保技术指导城市供热行业新方向

    取暖作为居民过冬的刚性需求,由传统分户取暖发展为高新技术供热取暖,现已形成巨大的行业规模,成为国民基础行业之一。中国的供热方式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区域锅炉房为辅、其他先进高效供热方式为补充的供热格局。伴随国家环保政策收紧,供暖效能提高、节能环保技术推广、供热自动化程度提升,热电联产规模扩大将成为主要趋势。

    城市供热行业定义及分类

    城市供热,又称城市供暖,是利用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城市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用户供应生产、生活所需热能的供热方式。城市供热分为集中供热模式和分户供热模式。集中供热指在工业生产区域、城市居民集聚区域内建设集中热源,向该地区及周围的企业、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供热方式。集中供热多应用于中国北方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的大中型城市。按照供热热源、热媒和管道数量不同,城市集中供热具有多种分类方式。

    城市集中供热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城市供热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城市供热行业产业链由上至下,可依次分为上游热源企业与能源企业、中游供热企业以及下游消费者。

    中国城市供热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行业上游企业主要为热源企业与能源企业。热源企业主要指大型热电联产厂,热源企业兼具发电与产热功能,全年为城市供电,并在供热季节为大型城市的热力公司提供热力来源。但由于上游的蒸汽供应价格受各地区政府管辖,热源企业缺乏市场定价权。能源企业主要包括煤炭、天然气等供应企业,为中游自有热源的供热企业和工业企业提供生产所需能源材料。

    中游:

    中游企业包含热力公司、自有热源供热企业以及自有热源工业企业。热力公司负责城市供热管网的铺设与维修,自上游热电联产厂购买高压蒸汽,通过热力站或其他设备将其转换为中、低压蒸汽和低温热水,为下游居民及非居民提供供热服务,该类型供热企业市场规模约占行业的54%。

    自有热源供热企业指拥有大、中型区域锅炉房的热力公司,区域锅炉房在中小城市供热系统中居于主体地位,其市场规模约占行业的36%。

    自有热源工业企业供热,又称工业余热供热,可辐射供热周围居民区及用暖单位,但供热范围通常较小,且居民供热可能受企业生产周期影响,供热时长和供热质量不稳定。以工业余热供热企业为代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企业约占市场规模的10%。

    下游:

    城市供热行业下游消费者涉及工业企业消费者、住宅采暖消费者与非住宅采暖消费者。工业企业的供热价格可围绕地区物价局规定价格上下浮动,由供需双方议价决定,通常上游热源企业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住宅采暖消费与非住宅采暖消费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2015年以来,住宅新开工面积有较快增长,商业与营业等非居民用房每年新建面积保持稳定。因此,相比于企、事业单位等非居民采暖,居民采暖需求的扩大将成为城市供热行业核心增长动力。


    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过去五年,中国供热行业主要受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政策的驱动,市场规模快速发展。伴随中国城市供热面积的增长,按照居民采暖费用支出计算,城市供热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4至2018年由1,443.9亿元上升至2,069.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9.4%,呈快速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城市供热行业的市场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城市热网问题频发,煤炭、水、电及人工费用的持续上涨,行业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与环境保护政策相冲突。驱动因素将对行业发展保持现有驱动力,而多种制约因素,特别是环保政策的制约,将对行业产生更大影响。未来五年,中国环保政策将进一步收紧、“煤改气”、“煤改电”工程与“节能减排”政策促进行业的绿色发展的同时,制约行业规模的扩张。预计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市场规模将延续上涨态势,但增速有所减缓。


    中国城市集中供热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城市供热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Ø 城市化进程加速带动行业发展

    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供热需求的扩大促进热电联产系统供热的发展。供热行业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其市场主要集中于经济总量大、服务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满足建设大型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要求的城市数量增加,为城市集中供热行业带来发展机遇。伴随大中型城市数量和经济规模的增长,供热行业市场需求增长,推动中国供热行业持续发展

    Ø 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在特许经营领域、价格及收费机制、项目资金运行等方面予以行业支持,以制度创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扩大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的同时,增加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促进了中国城市供暖行业的发展。


    中国城市供热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Ø 城市热网问题复杂,亟待改造规划

    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供热企业的供热能力和城市热网建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与城市供热能力提升相矛盾的是,城市热网问题较为复杂且大量存在。中小型城市的输配形式、城市管网规模布局不合理,城市管网泄露、损坏,热网管道调控设备老旧、现存热力井室不符合规范等问题影响了供热质量。

    Ø 高能耗、高排放、高投入、低效率特点制约行业发展

    供热行业具有高能耗、高排放、高投入、低效率的“三高一低”特点。中国北方城市建筑能耗高,限制了供暖行业供暖面积的提升。供热企业污染物排放量高受到中国环保政策的严格管控。供暖企业新建热源投入高、成本回收时间长,同时企业不具备定价权,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Ø 政策风险影响企业盈利

    供热企业的经营活动易受国家行业政策严重影响环保政策、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煤改气”、“煤改电”等政策的实施,对自有热源供暖企业和热电联产厂的相关设备提出更高要求,拥有区域锅炉房的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大型热电联产厂的利润将被压缩,行业的市场风险增加。同时,政府对企业的供热补贴金额和补贴年限的变动,使企业的盈利受到负面影响。


    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制约因素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发展趋势

    Ø 供热覆盖率提升

    中国集中供热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北方各省的主要城镇建有集中供热系统,南方城镇和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缺乏集中供热设施,伴随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区域小锅炉的拆除和旧城区的管网建设改造工程陆续开展,中国集中供热市场将获得持续需求

    Ø 清洁供热集中化、替代化发展

    国家将通过拆除企业自建小锅炉、减少居民散煤取暖,实施园区、区域热电联产,实现集中供热。因此,大型热电联产供热将是行业发展的主流。伴随国家环保政策收紧,效能提高、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以及供热自动化的发展,天然气、生物质等清洁燃料实现燃煤替代,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Ø 行业市场化改革深化发展

    供热市场准入、特许经营、用热商品化、热计量收费等改革将逐步深化,节能高效供热、多热源供热、大吨位供热、联片集中供热、地源供热、科学运行供热等运营方式将不断推进行业发展,供热行业市场化改革将成为行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新能源供热方式更符合国家在新世纪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并紧跟“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的时代导向以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工业余热、核能、太阳能等作为热源的新能源供热系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热、冷、电联产、过滤节能技术、清洁燃料的利用将成为行业研究发展的重点内容。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