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赋予医生“超能力”,助力智慧医疗发展

    2019-07-31 10:13
    头豹研报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研究概览

    2022-03-02

    全文字数:2447字

    阅读时间:4分钟


    机器人走进手术室,辅助医生解决传统手术难题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病发率和手术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传统外科手术存在手术时间长、定位精准度低、缺乏3D维度高清视野等问题,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手术机器人能辅助医生更高效和更精准地完成手术,且具有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小创伤面积等优势。现阶段,国内外企业已成功研发多款手术机器人,并已进入商用阶段。随着科技持续创新,未来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将深入至多个医疗细分领域,助力智慧医疗发展。

    手术机器人定义及分类

    手术机器人是融合多学科和多项高新技术为一体,用于手术影像导航定位和临床微创手术的综合化医疗器械。经过30余年的发展,手术机器人已在骨科、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和普通外科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按照医疗应用领域划分,可将手术机器人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窥镜手术机器人和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手术机器人产业链分为三部分: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及系统集成等零部件供应商,产业链中游环节主体为手术机器人生产商,生产的产品包括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窥镜手术机器人和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机器人,产业链下游由各级医院构成。

    中国手术机器人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手术机器人主要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执行系统构成,分别对应伺服电机、减速器和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这三大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中游企业的生产需求,因此这三大核心零部件主要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进口,整体议价能力低。

    中游:

    中游为手术机器人生产商,参与主体为骨科手机机器人生产商、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生产商、窥镜手术机器人生产商以及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机器人生产商。其中,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手术机器人生产商分别有天智航、柏惠维康、思哲睿和妙手机器人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且行业具有高门槛、前期开发费用高以及研发难度大等特点,处于发展初期。

    下游:

    下游为各级医院。受到国产手术机器人研发周期长和国外进口手术机器人成本昂贵的因素影响,目前手术机器人在中国医院的应用率较低。随着国产手术机器人技术升级和国产替代化,将会激发下游需求的爆发,行业规模效益提升,产业链形成自下而上的反馈,从而拉动整个行业蓬勃发展。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得益于终端需求的不断扩大、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手术机器人行业于2010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4年至2018年,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从0.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39.2%。


    未来五年,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增长,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因素驱动:

    ①老龄化速度加快对手术服务产生巨大的需求。目前中国医疗供给能力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有效提升,而解决医疗供需不平衡问题的有效手段就是引入手术机器人,提高手术医疗效率;

    ②中国政府不断出台推动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启动了多项发展手术机器人的项目及资金支持,有助于促进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的自主创新及普及应用;

    ③中国产研学一体化模式结合中国拥有丰富的临床数据,能为研发阶段和临床阶段提供优势,有利于提升手术机器人的创新研发速度和产业化效率。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Ø 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激活行业需求

    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导致患病率和手术量的加剧提升,未来庞大的老年群体对中国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目前中国外科手术的供需不平衡和地域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难以满足患者需求。手术机器人的出现是微创外科手术的革命性创新,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导致手术需求量剧增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人口老龄化驱动手术需求加速增加,为手术机器人市场孕育增长空间。

    Ø 中国技术持续创新,促进产品升级

    中国手术机器人起步较国外稍晚,然而随着中国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不断突破,本土企业手术机器人正朝着微创化和精准化方向迅速发展,使手术具有更安全、更精准和更高效等特点,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推广应用进步迅速。

    Ø 政府项目支持,助力行业加速发展

    面对全球各国手术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方针推动了中国制造升级,以及提高中国高端医疗装备的研发技术和产业化水平,为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Ø 往智能化方向发展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手术机器人的触觉反馈系统不完善,无法让医生了解机械操作力度和患者的组织软硬程度,增加了手术不确定性和风险。未来,人机交互系统和智能感知方面的研究进展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机器人的智能化,有利于提升医生做手术时的操作精准度。

    Ø 往远程化方向发展

    “看病难、看病贵”和中国医疗资源明显不均衡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手术机器人技术实现远程手术治疗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未来,利用智能感应、人机交互技术以及5G通信技术,医生为身在异地的患者进行精准的远程手术和治疗将成为可能。

    Ø 产学研融合发展

    对于中国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而言,中外技术差距、研发成本高、性能安全问题和产业化发展缓慢构成中国手术机器人发展障碍。克服发展难点、推动产业发展走向成熟的核心在于通过加速产学研的融合发展模式从而突破技术、人才和资金因素上的缺陷。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作为医疗机器人和智慧医疗中重要的一个行业分支,经历多年的发展,已有突破性进展。在国家出台相关利好政策的背景下,企业、医院和研究所合作的积极性增强,当前中国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临床应用资源不断丰富,中国手术机器人产业化正加速发展。长期来看,随着本土手术机器人企业加强创新发展,国外品牌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将逐步被瓦解,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将进一步普及,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