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指的是能使整个机体或局部机体暂时可逆性地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麻醉药兼具麻醉、镇痛、镇静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手术治疗。根据作用机理不同,麻醉药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麻醉辅助药三类。▲ 全身麻醉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使其受到可逆性抑制,从而丧失意识、感觉和发射功能。全身麻醉药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可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两类。吸入性麻醉药是易挥发的液体或气体,与一定比例的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随吸气进入肺泡,扩散进入血液,分布至神经组织,从而发挥麻醉作用。静脉麻醉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以发挥麻醉作用,具有麻醉作用快、对呼吸道无刺激、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局部麻醉药: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通过阻滞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局部感觉消失。局部麻醉主要使身体某一部位丧失知觉,便于局部外科手术的进行。
▲ 麻醉辅助药:包括肌肉松弛药和麻醉镇痛药。肌肉松弛药包括骨骼肌松弛药和中枢性肌肉松弛药,主要用于松弛骨骼肌,无麻醉、镇静、镇痛作用。麻醉镇痛药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特点部位的阿片受体,达到镇痛效果。在中国,麻醉镇痛药的使用受到严格的监管。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推动市场快速扩容
麻醉药行业的发展和手术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手术量增大是推动麻醉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中国住院手术人次逐年增加,2017年达到5,595.7万人次,2013年至201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0%。沙利文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住院手术人次将持续增加。
中国住院手术人次规模,2013-2022年预测
来源:卫生统计年鉴,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老龄化程度加深、整形手术兴起是推动手术量增加的两大因素。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8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137.6百万人增长至166.6百万人,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4.9%。沙利文预测,未来,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中国老龄化程度会进一步加深,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机体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以及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下降,是医疗资源消耗的主力军,人口老龄化为中国麻醉药行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机会。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水平提高,明星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下,公众对整形美容的需求也逐渐提高。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整形美容市场,但与排名第一的美国相比,整体市场渗透率低。未来,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整形美容行业的兴起,给整形手术带来很大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推动麻醉药行业的发展。中国麻醉药行业属于规模较小的细分特色行业,根据沙利文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麻醉药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171.9亿元增长至2018年233.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9%。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麻醉行业水平较低、麻醉药应用范围狭窄,还有很大的增量空间。沙利文预计,在手术量增加、麻醉药产品升级、临床应用范围扩大等因素的推动下,麻醉药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中国麻醉药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fsTEAM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衍生范围扩大,增量市场增速明显
在中国,麻醉药主要用于手术治疗,与欧美国家相比,适用范围狭窄。临床应用主流麻醉药是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麻醉镇痛药使用相对较少。未来,麻醉药将向癌痛和无痛分娩等领域衍生,麻醉镇痛药临床地位不断体现。中国癌症患者逐年增加,癌症形式严峻,50%以上的癌症患者都存在癌痛的问题。面对严峻的癌痛现状,中国政府逐步放开麻醉镇痛药在癌痛领域的使用,为麻醉药行业发展带来机会。另外,无痛分娩领域也将成为麻醉药重点衍生领域。中国无痛分娩率不足10%,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政府颁布多项政策以推进无痛分娩的普及。根据《分娩镇痛技术操作规范》,无痛分娩主要运用的是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推荐药物局部麻醉药和麻醉镇痛药联合使用。麻醉药衍生领域扩大,进一步推动麻醉药增量市场的拓展。
政策保护行业壁垒高,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麻醉镇痛药是国家重点监管对象,因其有较强的成瘾性,中国政府严格控制麻醉镇痛药的生产流通。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中有一部分属于精神类药物,同样受到中国政府的严格监管。麻醉药对安全性要求高,具有行业特殊性,中国政府颁布相关条例,对麻醉精神药生产流通企业的资质和数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他普通麻醉药虽然不受政策强制监管,但由于麻醉药安全技术要求高,产品可替代性小,同样属于高壁垒产品。在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双重影响下,麻醉药行业准入门槛高。相比其他药品行业,麻醉药行业集中度更高,能够促进麻醉药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推动麻醉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数量相关规定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研发技术持续创新,产品升级进程加快
技术壁垒是推动麻醉药行业形成垄断格局的一大因素。麻醉药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麻醉药技术创新围绕安全性这一重点,不断研发出具有更高安全性、临床使用价值的产品。麻醉药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原料药创新和制剂创新。现阶段,麻醉药原料药种类丰富,在研发技术不断提升下,新的麻醉药麻醉镇痛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将不断替代传统的麻醉药。以麻醉镇痛药为例,芬太尼进入市场时间早,价格便宜,是麻醉药市场应用最广泛的麻醉镇痛。后来上市的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起效快,镇痛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替代芬太尼的趋势明显。制剂创新是麻醉药技术创新的另一大趋势。原料药相同,不同剂型的麻醉药会产生不同的临床反应。以丙泊酚为例,丙泊酚是麻醉药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静脉麻醉药,临床上常用的丙泊酚为乳状注射液,使用过程中,疼痛明显。而新型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能够降低疼痛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尚未普及。目前,已有多家企业申请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未来中长链取代脂肪乳将成为趋势。未来,在麻醉药原料药和制剂创新技术升级的背景下,麻醉药产品结构得以优化,将推动麻醉药朝着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少的方向发展。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场战略规划副总裁兼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指出,在市场需求量增加以及利好政策支持下,麻醉药市场规模呈现稳定上升之势。未来,麻醉药在癌痛、无痛分娩等领域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为其拓展增量市场带来机会;研发技术持续创新,原料药、制剂双重产业升级进程加快。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壁垒下,麻醉药龙头企业实力提升,强者愈强趋势明显,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伴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麻醉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