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感器智能化趋势凸显,激光雷达有望弯道超车

    2019-09-19 09:59
    头豹研报

    2019年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概览

    2022-03-02

    汽车传感器需求量激增

    汽车传感器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汽车销量的增加带动汽车传感器的需求量上升。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伴随着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汽车工业处于快速发展中。此外,2018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2.4亿辆中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约为170辆,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500至800辆,未来,汽车的销量仍有增长空间。伴随着汽车性能的提高和中国对汽车标准的要求提高,单辆汽车所需的传感器数量愈发增加,这推动了中国汽车传感器的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促进中国传感器进入快速发展期。

                                                                                              

    汽车传感器定义及分类

    汽车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在汽车使用时,分布于车身的传感器会进行车身状态信息的采集,包括温度、车速、压力、位置、转速、加速度和振动等各种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进而将其传输到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中。汽车传感器用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可分为两类,分别是车身传感器和自动驾驶传感器

    (1)车身感知传感器:用于获取汽车车身信息,如胎压、油压、车速等,是维持汽车正常、稳定和安全行驶必备的基础传感器。车身感知传感器分布于汽车的各个子系统中,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底盘及安全系统及车身舒适性系统等子系统。

    (2)自动驾驶传感器:自动驾驶传感器是智能汽车重要的检测装置,通过将感受到的被测量信息按特定规则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输出,以协助智能汽车实现智能驾驶。按照传感器的功能分类,自动驾驶传感器可分为视觉传感器、听觉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和定位传感器。

    汽车传感器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汽车传感器产业链分析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三部分,产业链上游涉及汽车传感器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产业链中游的参与者为汽车传感器的制造商,是汽车传感器技术的所有者,负责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维修。汽车传感器的下游涉及汽车主机厂。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汽车传感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其生产材料包括外壳材料、开关接头、信号采集器、电路板、芯片等。相应的生产材料由于供需结构差异、市场竞争格局不同以及产业链分支复杂等原因显示出不同的市场情况

    下游:

    汽车传感器的下游参与者是汽车主机厂。汽车传感器安装在动力总成、底盘系统等汽车关键部位。一辆中端汽车装配有60-100个传感器,其中在动力总成系统中,装配40-60个,车身系统中装配10-20个,底盘系统中装配10-20个。由于汽车的行驶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样,因此要求传感器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在零下50°C~零上150C°的环境中正常工作,此外,汽车传感器还需要经受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来自发动机和其他部件的酸、碱性物质的腐蚀。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汽车主机厂对汽车传感器的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出较高要求。汽车主机厂对传感器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强。汽车传感器领域竞争激烈,汽车主机厂可选择的供应商数量众多。此外,汽车主机厂的订单量大,一款车型确定汽车传感器方案后不会再进行修改。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制造水平持续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106.9亿元人民币上升至2018年的171.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2.5%。面对市场潜力巨大的汽车传感器行业,中国汽车传感器厂商的制造能力持续提升。在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传感器厂商有望弯道超车,在自动驾驶传感器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未来五年,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未来,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汽车传感器是汽车的关键基础性零部件,伴随着汽车销量的上升,汽车传感器的需求量随之上升;

    (2)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催生自动驾驶传感器的快速发展,未来,智能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自动驾驶传感器的需求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Ø 市场潜力大

    汽车整机厂对汽车传感器的需求不断增加使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372.5万辆,2018年这一数据增长至2,781.9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4.1%。汽车传感器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汽车销量的增加带动汽车传感器的需求量上升。

    Ø 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

    智能汽车是汽车与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产物。自动驾驶传感器是智能汽车的硬件基础,是实现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智能汽车的发展催生自动驾驶传感器的需求增长。伴随着高级别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发展,单辆汽车上安装的自动驾驶传感器数量提高。智能驾驶的渗透率提高使安装自动驾驶传感器的汽车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使自动驾驶传感器需求量变大。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Ø 向MEMS传感器的方向发展

    未来,MEMS传感器将成为世界汽车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90年代,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发展使微型汽车传感器技术有了巨大的提升。在MEMS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上,目前在汽车上得到主流应用的为绝压传感器和气囊加速度传感器。MEMS具备的优势包括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可显著提高系统测试的精度。

    Ø 汽车传感器智能化趋势

    汽车传感器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快速增长的汽车传感器需求,各国汽车传感器生产商重视汽车传感器的理论研究、技术试验和产业化。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未来,汽车传感器的智能化将成为重要趋势。

    Ø 汽车传感器融合化发展

    汽车传感器融合化是将不同的传感器集成到单个的封装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算法收集多个传感器的信息和数据,通过分析处理信息完成决策。近5年来,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成为汽车传感器供应商和汽车主机厂的研发重点。多传感器融合使传感器能够提供更精准的车辆环境信息,实现汽车主机厂所需的安全标准,是自动驾驶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在自动驾驶传感器领域,从全球来看,自动驾驶传感器发展历程短,中国与国外技术水平差距相对小。尽管在毫米波雷达领域和车载摄像头领域,市场集中度高,博世、大陆、Mobileye等公司占据领先地位,但在激光雷达领域,本土厂商与国外竞争者大致处于同一起跑线,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众多初创型公司涉足这一领域,如速腾聚创、北科天绘、禾赛科技,有量产产品陆续推出,市场竞争激烈,呈现良性竞争态势。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