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泛指资金融通,包括对象、方式、场所、行为等不同组成部分。现今,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浪潮快速推动着金融“新势力”的兴起。作为信息密集型行业,金融业与科技的结合塑造了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格局。
6月29日,华夏时报与洞见传媒在北京成功举办“新金融新趋势暨2018年金融科技峰会”,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的前沿话题,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等代表就金融科技监管等主题发表演讲,指出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指导原则已经从以往的鼓励创新、防范风险变成了防范风险、鼓励创新,防范风险成了首要任务。
新金融是与传统金融相对应的概念,是依托现代科技,在传统金融基础上兴起的具有技术驱动性、普惠性、去中介性等一系列特征的新金融业态。“新”体现在包括渠道创新、技术创新、监管创新等诸多方面,其目的在于规范生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进普惠等。
全球新金融行业 注重行为监管,行业自律标准与企业内控流程相互补充
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监管在全世界都面临挑战。国际上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务信息化的产物,重在渠道的升级,而非产品与内涵的创新,因此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从功能上来看仍脱离不了支付、金融产品销售、融资、投资的范畴。由于国外成熟市场对各类金融业务的监管体制较为健全和完善,体系内各种法律法规之间互相配合协调,能大体涵盖接纳互联网金融新形式,不存在明显的监管空白。因此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现有监管框架,不改变基本的监管原则。
在行政监管的同时,各国也在积极发展各类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自律监管组织。国际上,很多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同业监督、规范引导行业发展。英国三大P2P平台就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小额贷款行业协会,美、英、法等国积极推动成立众筹协会,制定自律规范。很多企业本身,也通过制定企业内部监管规定、规范交易手续、监控交易过程,实施自我监管。如澳大利亚众筹网站ASSOB注重筹资流程管理,为长期安全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
政府严加整治,为中国新金融行业稳固发展提供基石
中国的传统金融体系处于发展期,尚未达到国际上的成熟标准,但纵观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中国已“提前”进入新金融时代,但现有的金融体系还不能全面地为新金融提供有效支持。第三方支付、P2P网贷、消费金融等热点领域还存在许多的监管漏洞,导致行业丑闻频发。中国政府近两年出台多个侦测专门针对这些新金融领域,意图迅速补上漏洞,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政策一直在收紧清算、资金管理方面的监管。在商户实名制、延时结算、跨境外汇等方面严打不合规行为,同时收紧支付牌照的发放。
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集中整治已取得明显的成效。从2014年至今,互联网金融已经连续5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政策不断出台,监管范围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合规合法经营已被纳入常态化监管。以2016年为分界线,随着监管层不断推出重拳,大批平台因经营成本、合规成本太高,选择停业转型或被行业淘汰。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8月份至今,已有超过2,000家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选择以停业或者转型的方式退出行业。
新金融行业未来展望
(1)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2018年1月,中国“信联”横空出世,由央行主导、互联网金融协会出面牵头,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信用信息的整合与使用,这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新金融行业规范与发展的关键一环。提升风险定价的效率和能力、打击“多头借贷”乱象、防范数据垄断和隐私泄露等问题都亟待征信体系的完善。在数据即一切的未来,信联的价值不言而喻,类似信联这样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上线,对于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行业无疑是一大利好,基础设施的完善会让一些套利空间收窄,同时也会孕育一些新的机会,有望成为新金融行业未来值得关注的投资热点之一。
(2)人工智能将广泛投入新金融领域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力之一,人工智能已经逐步从科技研发走向行业应用,它的商业化发展正在让越来越多的行业产生变革。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人工智能相关的融资近200起,互联网巨头、产业资本、顶级风投悉数入场、加大布局。寒武纪、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几家具有代表性的AI企业,融资规模皆达数亿美元。具有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特点金融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有这天然的结合优势,而过去一两年里,一些应用和产品当中已经开始引入人工智能的概念和技术,例如,客服、投顾、风控等。人工智能在提升金融效率和用户体验方面的成效颇为显著,但未来,随着技术应用层次的加深,人工智能对于金融服务和产品形态的变革更值得期待。
(3)传统金融业务有望迎来新型发展
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新巨头的加入、新场景的融合等,传统的金融业务有了焕发新生的机会,而这一趋势在2018年将愈发明显。如保险作为普及率高、受众面广的细分行业,始终是新金融领域的一只“潜力股”;新金融技术在定价、核保、理赔等保险环节中的应用,2017年下半年众安保险的上市,与腾讯、百度等先后取得保险中介牌照等大事件,使得保险科技、互联网保险在2018年的发展备受期待。
此外,2017年几大互联网汽车交易平台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从融资规模到交易规模,比拼激烈,汽车金融也因而成为商业激战的重要筹码。相比国外市场汽车金融80%左右的市场渗透率,国内汽车金融的渗透率还较低,汽车新零售的发展也给汽车金融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新动力。
情况类似的还有供应链金融。过去的供应链大都基于传统产业、核心企业,但随着新经济的崛起,一大批具有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供应链环节的企业开始涌现,与之相匹配的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也亟待出现。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场战略规划副总裁兼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指出,在广大用户消费与财富管理需求空前旺盛的需求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新金融企业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帮助用户打通消费与财富管理间的界限,实现消费升级。但缺乏金融常识的消费者一味追求高额收益的消费者将面临消费窘境,因此,加强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及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成为当务之急,针对用户的金融需求,开发新业务,使得金融科技真正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