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路由器(分布转发、总线交换):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高速发展,Web技术使得IP网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用户上网的访问内容更多元化,第二代路由器出现Cache无法找到路由、接口数量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第三代路由器采用了全分布式结构路由与转发分离的技术,主控板负责整个设备的管理和路由的收集与计算,并把计算形成的转发表下发到各业务板,根据保存的路由转发表才能够独立进行路由转发。此外,总线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通过总线、业务板之间的数据转发完全独立于主控板,实现了并行高速处理,使得路由器的处理性能成倍提高。
第四代路由器(ASIC分布转发、网络交接):90年代中后期,随着IP网络的商业化,互联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互联网用户呈爆炸式增长,网络流量进一步增加。因此,基于软件的IP路由器已无法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关路由器企业提出了ASIC方式,将转发过程的所有细节全部采用硬件方式来实现,其次,在交换网上采用了Crossbar或共享内存的方式解决了内部交换的问题,使得路由器的性能达到千兆比特,千兆交换式路由器产品得以诞生。
第五代路由器(网络处理器分布转发,网络交换):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各企业业务能力及运营环境更加多元化,路由器厂商在第四代路由器技术上进行了突破,为企业提供更高性能、安全、可靠的企业级路由器。厂商将用户管理、业务管理、MPLS、VPN、IP-QoS和流量工程等各类技术加入到路由器中。第五代路由器在关键的IP业务流程处理上,采用了可编程的、专为IP网络设计的网络处理器技术,通过多个微处理器并行工作及软件来控制处理流程,实现路由器高灵活性与高性能的结合。
2015年起,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表明中国开始大力发展“互联网+”和云计算产业,积极推动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促进各产业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2016年,中国大规模投资网络基础设施,使得网络的便捷性凸显,网络设备种类逐渐增多。通信、计算、监控等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和网络逐渐融合,网络日益成为承载企业组织核心业务的平台,而网络基础架构及网络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高效特性也将影响到企业核心业务的开展。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所开展的业务均基于网络实现,加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企业对网络通信设备的需求加速释放,中国企业网通信设备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带动企业级路由器发展机遇。根据沙利文数据,中国企业级路由器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3.3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4.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2%,发展形势良好。
中国企业级路由器市场规模,2013-2022年预测
来源:fsTEAM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四、在信息安全领域将加强信息保障制度的研发。物联网的发展将为企业级路由器下游应用添加新的应用场景,对企业级路由器的需求增加。中国工信部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制度也对企业级路由器在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方面提出更改的要求。
2018年6月,工信部表示中国信息通信业将积极推动行业转型,宽带通信和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通讯物联网,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信息通讯业的持续增长,并且对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级路由器下游的不断创新将对中游路由器的生产与研发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企业级路由器行业相关政策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