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蓝海初现

    2019-05-31 13:37
    头豹研报

    中国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概览

    2022-02-23

    消毒供应中心是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卫计委)颁布的强制性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包括中国标准WS.310以及国际标准ISO9001和ISO13485),通过标准化管理及专业化服务,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所使用的各类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服务包括各类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洁净手术衣、手术单品等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物流配送以及租赁等,并开展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具监测检测结果,实现消毒全过程可追溯,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可进一步分为医疗机构内设的消毒供应中心科室以及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其中,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是由专业化的消毒外包服务商(企业)或者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医疗机构投资,独立建设以及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具有区域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等特点,能够帮助医疗机构节约资金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消毒灭菌质量、降低感染风险,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亿级市场驱动消毒供应中心社会化

    在需求端,医疗器具的消毒供应直接关乎医疗安全和病人的生命健康,对各类医疗机构而言均十分重要,而自建消毒供应中心科室高昂的成本,增加了对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的需求量。在供给端,行业标准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社会资本参与其中,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供给质量持续提升。在需求端及供给端的合力推动下,中国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行业市场规模飞速增长。沙利文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市场规模由14.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20.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0.2%。

    中国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市场规模,2013-2022年预测

    来源:fsTEAM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沙利文预测,未来5年,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约42.2%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原因共有三点:第一,在2017年,国家卫计委发文将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归入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中,受到中国标准WS.310以及国际标准ISO9001和ISO13485的严格约束,未来,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将有明显提升,医疗机构对其的信赖程度也将更高。第二,消毒供应投入资源有限,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仍然存在,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好途径。第三,专业的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将取代小型自建消毒中心,降低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服务质量,并降低监管难度,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基于此,到2022年,中国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60亿元人民币,提供超七成医疗器具消毒供应工作。


    政策利好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高速发展

    基于2009年“新医改”的推动以及近年来国家对第三方医疗服务行业的大力支持,中国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医改”中提出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的目标奠定了中国第三方医疗服务发展的基石,使社会办医政策逐步开放,为资本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紧跟医改之后,2009年由公共卫生部发布的《医院供应室清洗消毒规范》中规定了医院CSSD(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人员要求、建筑要求、设备、设施、耗材要求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与要求,并明确提到此规定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自此,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具备初级的行业标准规范,为基层医院消毒供应质量低下和基础建设滞后问题带来了解决方案。

    中国第三方消毒中心相关规范和鼓励政策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深化,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整合二级以上医院现有的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开放。探索设置独立的区域医学检验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这是政策上从对消毒中心在内的社会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探索阶段进入推行阶段的明确导向。“分级诊疗”政策一旦落地,中国医疗服务的格局将会进行根本性改变,患者将会被分流至中小型和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以缓解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紧张的压力。由此,分散的医疗服务体系将给第三方消毒中心和其他医疗服务机构开拓新的市场。

    2017年8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正式提出,新增5种医疗机构类别,其中消毒供应中心被首次列入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此通知为第三方消毒中心带来了更加明确的规范导向,也让消毒中心的市场发展得到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利好彰显出国家对该行业的积极态度,从而促进社会各界合力承办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不断扩大市场规模。

     

    行业逐步走向品牌化、集团化和连锁化

    伴随着国家逐步推出《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等意见,医疗服务业逐渐向社会第三方机构打开大门,短期内进入第三方消毒中心市场的门槛大幅降低,行业内企业数量大大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长期来看,沙利文认为,部分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国外知名消毒外包服务公司等凭借其在医疗行业丰富的经验、领先的技术和口碑,将赢得竞争,整个行业逐步走向品牌化、集团化和连锁化。

    以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其原业务主要涉及药品、器械的生产销售业务,少量医疗设备维护、药品检测等服务。2015年,投资设立提供医疗灭菌专业服务的国药洁诺医疗服务有限公司,依托其在医疗器械领域积累的生产、管理和渠道的经验,快速布局市场,先后在温州、石家庄、上海和武汉等地投资建设区域性第三方消毒中心。

    以全球最大的消毒供应中心外包服务企业英国新合力集团为代表,凭借其业务范围广(涉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业级消毒灭菌、医疗健康等产品),经验丰富(横跨15个国家开设约104家工厂)等优势,2009年,在苏州率先建成现代化的第三方消毒中心,其后业务逐步延伸至武汉和南京。2013年,与国内老肯医疗合资成立了西部地区最大的国际标准的消毒中心,为医院等提供外包消毒服务。

    长期来看,集团化企业和外资厂商在中长期拥有销售、渠道和管理经验,高效、领先的技术以及可靠牢固的品牌,在与小型厂家竞争的过程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由此,行业整体将逐步向品牌化、集团化和连锁化演变。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场战略规划副总裁兼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指出,区域性的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因能有效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升医院服务效率而逐步成为主流模式。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