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是指当户将其动产、不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典当物质押或者抵押给典当行,并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当户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当户实际上是借款人,典当市场上的当户除了需要短期资金周转的个人和个体工商户外,许多中小企业也开始通过典当来获得企业发展中所需的短期流动资金。典当是一种特殊的债权债务关系。典当行在典当活动中具有取得贷款本息的权利,但同时负有在当期内妥善保管抵押品或质押物的义务;而当户则具有还钱取物的权利,但同时负有按一定比例支付借款利息的义务。
典当行可以经营下列业务: ①动产质押典当业务;②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业务;③房地产(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房地产或者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在建工程除外)抵押典当业务;④限额内绝当物品的变卖;⑤鉴定评估及咨询服务;⑥商务部依法批准的其他典当业务。典当物包括动产,财产权利,或房地产等。
典当行经营范围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中国典当业经历调整期后,逐渐步入规范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典当业务稳定发展,直到1954年底,人民银行召开反高利贷会议,开始对典当行进行限制。1956年,公私合营时期,各地典当行陆续被改造成人民银行领导的“小额质押贷款处”。直到1987年12月,中国大陆第一家典当行——四川成都华贸典当行成立,中国典当业才得以复苏。然而,由于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许多新成立的典当行非法以高息吸纳资金。1996年,政府开始整顿典当业,人民银行牵头开展治理非法金融机构的行动,关闭了超过一半的经登记的典当行,只保留具有人民银行许可经营的1304家典当行。2000年6月起,由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整顿典当行业,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典当行管理办法》。2003年7月国家经贸委撤销,商务部组建后负责典当业的监管。为了规范典当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典当业规范发展,2005年2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公安部同意,颁布了《典当管理办法》。自此之后,中国典当逐渐步入规范发展时期。现代典当行业相比旧式当铺,服务对象更加广泛,典当物也由金银珠宝扩展至交通工具、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房屋等,交易价格由交易双方本着市场行情,遵循公平交易、自愿互利的原则商定,不再具有高利贷性质。
典当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从2014年末开始,以信托公司、小微金融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在内的非银行短期融资机构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典当贷款总额开始有所下降,从2014年的3692.1亿元下降至2017年2899.7亿元,2018年受益于稳定的经济发展和不断优化的经济结构,典当行业市场规模和盈利水平有所提升。未来,宏观经济有望平稳发展,典当行业的业务量、资金利用率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中国典当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商务部,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中小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增长,典当业迎来发展契机
中小企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截止2018年底,中小企业占所有注册企业数量的约81%,就业总人数占比超过80%,贡献超过60%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导致其发展放缓,进而影响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原因主要是融资市场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不够,中小企业业务规模小,发展前景不明确,较难获得以银行为代表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股权市场上,投资者出于对投资风险的考虑,对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也较为谨慎。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未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此外,现阶段的多数中小型企业正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如生物制药公司、金融科技公司数量众多,因此对资本和贷款需求也将不断加大。现阶段的典当业务正逐渐从单一的典当借款向投资理财方向发展,典当物也从过去单一的以动产质押为主向包括动产、不动产、权利质押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典当业务结构上看,2017年动产典当业务占全部业务32.8%;房地产典当业务占52.3%;财产权利典当业务占 14.9%,房地产典当占据典当业务总量的半壁江山,是典当行业的主要业务模式。受信贷政策影响,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通过典当行融资将成为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将推动典当行业向前发展。
政策出台引导典当行业规范发展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银行信贷融资政策收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继而转向典当行融资,典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和引导典当行业的健康发展。2015年9月,商务部发布《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典当和拍卖经营许可证印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典当经营许可证和拍卖经营批准证书实行统一编码管理。商务部通过全国典当行业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对典当经营许可证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全国拍卖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对拍卖经营批准证书进行信息化管理。2016年,商务部审核发布《典当术语》,该标准对研究典当业发展的共同属性、本质及普遍规律,规范典当业务经营和管理,增进行业内外交流,促进典当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2018 年 5 月 8 日,商务部发布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商务部已将制定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给银保监会,自 4 月 20 日起,有关职责由银保监会履行。
典当行业相关政策,1996-2018年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拥抱互联网时代,在线典当服务兴起
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典当行将建立自己的在线渠道来提供服务。例如,典当行可以充分利用从在线渠道收集的数据,对客户特征,质押类别和典当贷款数量等进行统计,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风险。由于在线平台可以聚集大量的典当行进行集中服务,能够有效提高经营效率与资源利用率。目前,市场上的在线典当平台较少,且大多数仍处于业务开发的初始阶段,在线典当市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动产质押信息服务平台淘当铺成立于2013年,先后获得京东金融、360金融、蓝驰创投、挚信资本、北极光创投等7家全球知名企业和大型基金的三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5000万美金,公司目前估值超过3亿美金。2017年,淘当铺与基于区块链为高端消费品和收藏品提供鉴定服务的数据中心RealChain合作,开发新一代高端消费品交易体系,将应用到奢侈品、珠宝、艺术品的交易场景中,利用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交易的透明度,极大的降低欺诈风险和交易成本。雍和金融历时三年打造了“雍和金融•典当+云生态系统”,为典当行业带来了成熟的转型综合解决方案。“雍和金融•典当+云生态系统”是以“雍和金融”、“雍和铺子”为线上平台,通过典当行实体门店发展线下交流服务中心,以雍和会员为参与主体,旨在打造一个综合资金资源、项目资源、特色商品资源、专业鉴定资源等的整合体系,力求当物在更大区域内得以流通和增值。雍和金融与全国各地多家优秀典当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帮助典当行借助互联网工具实现转型升级,开启 “雍和金融·典当+云生态系统”新生态。未来,将有更多的典当行通过建立在线典当行服务或与在线交易平台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提供在线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客户群。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场战略规划副总裁兼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指出,中国的典当行业高度分散,市场上存在大量小型典当行。小型典当行的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程序较不完善,融资能力有限,抵押品质量问题、贷款违约等情况时有发生。随着典当行业的不断发展,大型典当行凭借着自身良好的声誉、强大的资本实力、优秀的管理经验将有望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并通过改善服务,开拓在线典当行等发展新的商机,而资源有限的小型当铺将逐渐被淘汰。此外,拥有更好资源的典当贷款提供商也不断寻求收购小规模的典当行,以扩大其分支网络实现规模经济,行业整合能够提高典当业整体风险控制标准,将有助于推动行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