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能源供给紧张和日趋严峻的环境压力正悄无声息第成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无可避免的挑战,行业动态表明,当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目光瞄向了清洁技术领域。所谓清洁技术领域,广义上对其的理解为凡是可以降低能源以及资源的消耗,能够对环境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的产品、工艺以及一系列的相关服务等。此前有公开资料表明,2018年首季度,清洁技术行业的融资规模相比去年增加了数倍,无论是从瞄准该领域的融资案例数量或是从清洁技术行业整体资本注入的规模来看,融资市场的大幅升温都预示着行业处于蓄势待发的势态。
清洁技术产业将迎来春天并非无稽之谈,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产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当人们还在将眼中的清洁技术产业与传统的能效提高以及污染处理技术划等号的时候,清洁技术产业早已悄然转型,结合时下“互联网+”的大背景,将清洁技术不断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顶尖的技术结合,与互联网产业互补,正逐步向“清洁技术+”前进。在产业转型的过程当中,又将带动一系列互联网公司以及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逐步转型,业主们也在此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将原本的产业加入可持续发展的元素更能契合当下时代,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体系及政策多方助力
国内外顶尖清洁技术
爱尔兰的绿色建筑技术(FenestraPro),美国的智能电网(Advanced Battery Concepts),加拿大的水处理技术(Sonitec-Vortisand),芬兰的生物能技术(MetGen Oy), 美国的清洁网络技术(Measurabl),台湾的废弃物管理技术(大爱感恩科技)等等
清洁技术产业之瓶颈
与传统的能源行业相比,清洁技术产业作为可能引领新工业革命的新一代高精尖技术,行业壁垒更高,前期的研发投入以及设备的成本非常高,随着行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补贴和政策在清洁技术产业中产生的影响将逐渐减弱,如风电清洁能源将逐步实施“竞价上网”等策略,使得整个产业自主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毫无疑问,政府补贴的减少将进一步放大前期投入的问题,投入与盈利之间的平衡以及风险的预估将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国内的清洁技术产业从研发水平的角度而言,与当下大热的“中国芯”以及无人驾驶等技术壁垒较高,又贴着高精尖标签的领域存在同样风险——核心技术过于依赖国外,而国内缺乏核心技术的掌握。无可否认,中国的清洁技术产业在政策、资本以及企业普遍认知转型等多方因素的助力下形成了越来越规范且庞大的产业链,但从本质上而言,最有价值的顶尖清洁技术几乎完全掌握在外企中,为避免中国市场最终轮为外企的代工基地,政府与企业配合加速助力清洁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已经刻不容缓。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场战略规划副总裁兼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指出,在中国这一清洁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市场逐步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着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以及全球环境恶化,自然资源逐渐紧缺的大背景下,清洁技术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契机。尽管仍然存在行业本身前期投入成本过大,回报周期较长以及核心技术掌握程度不高的挑战,整个行业目前融资规模同比仍然处于激增态势,上升势头明显。同时,中国的清洁能源行业也在不断完成转型,从传统的三废处理、能源效率提升等方面逐步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平台新技术相结合,清洁技术产业的未来不容小觑。
沙利文最近出版的与清洁技术相关的部分研究报告包括:
报告名称:《美国环境保护署清洁能源计划分析》
英文原名: Analysis of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Clean Power Plan
出版时间:2015. 09
报告语言:英文
价格:人民币9,000元或US$1, 500
报告名称:《清洁与绿色环境中的顶级技术-2015》
英文原名:Top Technologies in Clean & Green Environment – 2015
出版时间:2015.05
报告语言:英文
价格:人民币29,700元或US$4,950
报告名称:《美国工业及公共设施的清洁剂市场分析》
英文原名: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and Institutional Cleaning Chemicals Market in Australia
出版时间:2014.07
报告语言:英文
价格:人民币9,000元或US$1, 500
联系电邮:
Julie.Zheng@fr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