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021字, 阅读时间:4分钟
财税制度改革深化,中小企业需要财务咨询机构护航
自2014年开始,中国在税收制度安排、征收管理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一方面开始对多部税法进行修订和调整,如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全取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开征环境保护税等;另一方面,税收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税收监管力度,将国税与地税合并为国家税务局、规范税收征收程序、加大对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财务咨询行业定义及分类
财务咨询是指具有财务和会计专业知识的自然人或者法人,接受有账务或财务处理需求者的委托,向委托人提供业务解答、财务筹划以及业务指导等服务的行为。从广义角度看,财务咨询主体包括财务代账公司、财务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提供财务相关服务的金融机构。
财务咨询业务范围涉及广,包含实物资产咨询、金融资产咨询、账务处理咨询,以及财务主体筹资咨询、兼并与收购分析、资产评估等。现阶段,中国财务咨询服务企业主要面向用户提供专业鉴证服务、咨询意见服务,以及涵盖做账代理、税务代理以及工商注册代理在内的外包服务。
中国财务咨询行业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财务咨询行业产业链分布
中国财务咨询行业产业链由上至下,可依次分为上游行业、中游行业以及下游客户受众。
中国财务咨询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上游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财税软件供应行业:财务咨询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账务处理、税务代理等基础会计业务,这类业务是财务咨询公司所有业务的核心,资金规划、税务筹划等业务的开展须以核心业务为基础。
(2)专业咨询服务提供商:财务咨询公司在进行审计、资产评估等跨行业领域项目时,一般会聘请专业的咨询服务团队帮助项目推进。
(3)人才中介机构:财务咨询公司最主要的成本为人力成本,人才获取主要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和公司官网招聘,其中,除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财务咨询公司外,企业很少能通过公司官网获得合适的人才。第三方中介机构包括第三方招聘平台和各高校及大中专科院校的人才培训中心。
中游:
财务咨询行业产业链中游主体主要为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税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服务类企业。目前,中游主体的业务按性质划分主要有5类:传统咨询业务、税收筹划咨询、企业财税培训、投融资咨询和财务顾问服务。
下游:
财务咨询行业的下游主体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部分有需求的个人客户。目前,中国财务咨询行业的下游用户以企业为主,个人客户占比少。个人财务咨询业务以高端定制化业务为主。
中国财务咨询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财务咨询行业起步较欧美国家更晚,市场规模较欧美国家更小。2013年,中国财务咨询行业市场规模仅为50,402.2亿元。自2014年开始,得益于国务院出台政策放宽企业注册限制,中小企业数量大幅上升,新增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合作社等中小企业数量由2014年的985.5万家上升至2018年的2,149.6万家,财务咨询市场需求扩大。到2017年,中国财务咨询行业市场规模扩大至75,06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5%。未来由于中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国家政策扶持、下游需求不断扩大,中国财务咨询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得益于市场经济多元发展,中国大型企业并购、投融资等高端财务咨询需求处于上升趋势,将促进中国财务咨询市场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
中国财务咨询行业市场规模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财务咨询行业发展趋势
Ø 从业人员素质持续提升
得益于中国高等教育普及,接受过系统财会教育的高端财会人才数量大幅上升,财务咨询行业人才储备资源得到可观补充。现阶段,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除需要学习财务会计、税收学等财会课程外,还必修经济学、基础金融学等金融类相关的课程。这种培养模式使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素质整体提高,不仅可以处理基础财务咨询业务,还能够从事高端财务咨询工作。
Ø 市场分工细化
中国企业由于所处行业不同、业务种类差异、企业体量存在区别等原因,所需财务咨询服务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中国财务咨询机构随业务分工不同出现主营业务领域分化,各机构在所处细分领域进行行业深耕和业务拓展,培育自己专属的客户群体。
中国财务咨询行业市场趋势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财务咨询行业的迅速发展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阶段,中国财务咨询行业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行业内部机制与外部监管还有发展空间。伴随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纵深化发展,财务咨询的市场需求势必持续增加,中国财务咨询行业在实现内部机制优化的同时,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