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是指提供啤酒、葡萄酒、洋酒、鸡尾酒等酒精类饮料的消费场所。酒吧起源于国外,是人们喝酒、休闲、娱乐、社交的场所。按照服务内容的不同,酒吧大致可分为以下九种类型:主酒吧、娱乐型酒吧、休闲型酒吧、俱乐部/沙龙型酒吧、服务型酒吧、宴会型酒吧、酒廊和多功能型酒吧。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酒吧的多元化发展,酒吧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
近五年来,中国酒吧数量从2013年的3.7万家增长到2017年的6.0万家,年复合增长率达12.8%,酒吧行业市场规模也从2013年的201.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3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4%。
酒吧行业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①消费水平提升。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群体能够承担酒吧的消费;②消费认知的改变。酒吧在中国经过发展多年,逐渐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可。同时,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消费者观念开始转变,消费者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酒吧作为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之一,逐渐受到更多人的欢迎;③酒吧行业的多元化演变。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酒吧从早期的照搬国外经营模式发展到现在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价格亲民的小型酒吧开始出现,各种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音乐酒吧、校园酒吧也在持续涌现,酒吧多元化发展持续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酒吧的多元化发展,酒吧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酒吧行业市场规模和中国酒吧数量,2013-2022预测
来源:fsTEAM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酒吧营销手法的创新
借助互联网移动端进行营销与气氛活跃,可加强酒吧与消费者间的互动,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调动酒吧气氛。
由于酒吧数量众多,饮酒是主要经营亮点,因此,多数酒吧存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多数酒吧的营销手法单一,实施一对一的酒水销售模式,且台上表演者与台下观众之间的互动频次较低,难以有效地引起观众的兴趣、增加客户粘性。
伴随着互联网及移动端的普及,消费者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加大。移动端的功能日益强大,不仅实现了移动支付功能,智能手机更是成为居民不可缺少的社交工具。酒吧可借助手机端来实现创意的营销与互动手法,利用微信小程序、移动端APP等功能,顾客的手机可实现与舞台大屏幕的链接,实时参与到舞台表演活动当中。例如,顾客可通过手机进行歌曲点播或节目预定,在演出过程中进行评论刷屏,对演出者的表演进行红包打赏。这些互动方式不仅可激励表演者卖力演出,带动表演气氛,更可让酒吧了解到顾客的喜好,及时调整酒吧的表演形式。此外,酒吧可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小游戏拉近与顾客的距离。依托着酒吧现场的音乐气氛,游戏的刺激感更加强烈。这一类型的营销手法成本较低,通过游戏软件可实现用户的沉淀,方便进行二次营销。酒吧+移动端的营销模式契合当代消费者的习惯,可增强顾客与酒吧的互动力度,有力驱动行业的发展。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酒吧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将提升酒吧的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传统的酒吧在极大程度上依赖纸质化的单据记录客户的消费信息、核算营业额等。手写的单据拥有较多痛点,其中包括:①单据容易丢失、损毁,不便于保存,一旦出现问题,难以查证;②酒吧场地人员众多,手写单据速度慢、容易造成书写错误,降低服务质量;③手写点单模式容易造成收银员与服务员联合舞弊的现象,不对顾客已支付的酒水金额进行上缴,同时销毁支付单据,共享利润分成。
为了加强日常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酒吧将逐渐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带来的效益。例如,利用移动互联网科技,酒吧可实现从下单到结账的全流程线上化,方便管理者在后台查询酒吧的实时运营情况;利用管理系统记录酒水进货、存放与出售的情况,可方便管理、核对库存数量,及时调整进货及销售策略。管理系统通过记录顾客的到店频率与消费情况,进一步分析顾客的需求,为客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此外,根据客户的消费习惯,服务人员可展开追加销售与交叉销售,提升业绩。
信息化的管理可防范管理漏洞,提高运营效率,是酒吧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将有助于酒吧行业的升级转型
酒吧趋向于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提高竞争力,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酒吧承载了喝酒、聊天、交友、放松等多种功能,是现代人休闲娱乐的社交场地之一。酒吧以环境竞争、以服务体验竞争、以酒吧文化竞争,逐渐形成品牌效应。目前中国酒吧行业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只在音响、灯光与场地设计上进行差异化调整。未来,酒吧将紧扣国内文化与市场潮流,发展适合中国消费群体的酒吧主题。酒吧可打造以电影、美食、艺术等为主题的经营模式,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例如,以电影为文化的酒吧,可通过打造不同主题的电影夜(可根据电影题材或电影年代而定),吸引消费者前来一边饮酒、一边观赏电影。根据电影夜的主题,酒吧可进行相应的场地设计与布置,提供特调酒水与小吃,营造新奇、独特的饮酒环境。此外,酒吧可围绕顾客的爱好举办定期的交流会(如电影交流会、红酒交流会等),将拥有共同爱好的消费者联系起来,构建稳固的交流环境,增强客户与酒吧的纽带关系。
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将有助于酒吧行业的升级转型,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
酒吧行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连锁品牌酒吧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
酒吧进入中国后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各地酒吧各具特色,如北京的酒吧粗犷张扬,上海的酒吧细腻时尚,广州的酒吧热闹喧嚣,深圳的酒吧激情开放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酒吧行业逐渐形成了较为知名的连锁酒吧品牌。
中国连锁酒吧主要品牌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酒吧行业快速发展,酒吧类型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如花场,演艺吧,酒店酒吧,连锁经营酒吧,自助酒吧等林立如云。在酒吧装修上尽显不同风格,大部分酒吧在形式上表现的比较前卫和现代,通过室内的装饰和灯光表现突出其主题,但是市场上大部分的酒吧装修的档次上仍以中低档居多,有个性特色和格调的酒吧较少。
现阶段,中国酒吧行业依然以商家自营模式为主,具有规模和实力的连锁经营酒吧较少,部分新成立的自营酒吧主题不够明确,缺少文化底蕴,并且仍然采用订台营销,主题活动营销,外围营销,活动促销等传统模式运营,形式单一,酒吧盈利有限,客户维护成本高且黏性差,较难维持长期运营。而以苏荷酒吧、本色酒吧、激情百度酒吧为代表的连锁酒吧企业不断创新酒吧业态,并在店面装饰风格、空间设计以及酒吧文化等方面形成品牌特色,将艺术,音乐,内部设计,娱乐设施等有效结合。如:拥有数千平方米梦幻炫彩空间,专业的音乐、舞蹈团队,舒适的梁祝主题爵士吧,让消费者在喧嚣的社会生活中独享舒适和放松,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目前,中国酒吧行业正在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具有明确的主题、文化底蕴和多样化商业模式的酒吧,较受消费者欢迎,经营效益较好,利润丰厚。而依靠传统经营模式的酒吧,经营效益较差,接连出现“闭店潮”,经过行业的不断洗牌,酒吧行业连锁酒吧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品牌优势逐步凸显。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场战略规划副总裁兼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指出, 目前中国酒吧行业正在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自营酒吧进入门槛较低、同质化严重、商业模式单一,经营效益较差,接连出现“闭店潮”。而连锁酒吧不断创新酒吧业态,在店面装饰风格、空间设计以及酒吧文化等方面形成品牌特色,将艺术,音乐,内部设计,娱乐设施等有效结合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较受消费者欢迎,经营效益较好。在酒吧行业不断升级的推动下,酒吧行业连锁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优势逐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