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与市场模式创新,按摩椅行业迎来稳步增长

    2019-05-31 13:37
    头豹研报

    中国按摩椅行业概览

    2022-02-23

    按摩椅是指利用机械滚动或机械挤压来对人体进行按摩的仪器。按摩椅可以分为按摩椅垫、普通按摩椅、全身按摩椅、便携式按摩椅四种类别。相比于大型按摩椅,按摩椅垫外形小巧,能够放在沙发或者椅子上使用,对空间的要求更低,但按摩强度、按摩手法也较为局限。普通按摩椅主要指针对背部按摩的按摩椅,相较全身按摩椅,普通按摩椅价格更低。全身按摩椅则指可以作用于包括头颈部、腰背部、手部、腿部等各个区域的按摩椅。便携式按摩椅可以折叠,方便收纳,与按摩椅垫类似,便携式按摩椅按摩强度、按摩手法也较为局限。

    按摩椅分类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中国市场经过早期培养,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按摩椅起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二战之后,日本的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下迅速发展、各项科学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1960年,日本富士医疗器研发出了第一台全自动按摩椅——Family Chair。

    上世纪八十年代,按摩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行业内生产企业越来越多,产品种类也更加丰富。功能更全面、性能更优越的新型按摩椅不断出现。日本按摩椅厂商在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开始向周边区域寻求扩张,现代按摩椅通过地区间贸易的方式进入了中国。按摩椅行业在中国发展的初期,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少,也尚未形成消费群体。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大批中国台湾按摩器具厂商进入大陆市场,行业发展才有所起色。时至今日,中国按摩椅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按摩椅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40.0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5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3%。近年来,老龄化人口问题加剧,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健康意识都有所提升,中国消费者对按摩椅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同时,随着中国按摩椅企业技术研发水平不断上升,中国按摩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按摩椅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fsTEAM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健康产业与中医相关政策出台,加快按摩椅产业发展步伐

    按摩椅属于按摩器具行业,被归类于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中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进行产业的宏观调控,相关行业协会对行业进行自主管理。按摩椅行业主管部门包括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

    2009年8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条例》,2012年10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些政策的提出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居民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从而带来中国按摩椅行业的需求增长。2011年3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内容鼓励中国家用电器企业增强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过程。2016年2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纲要将大力发展中医的养生保健服务作为一大重点任务,还鼓励中医药机构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加大对保健器械器材的研究与开发。同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出目前中国健身休闲产业器材装备制造落后、中国居民对健康相关器材的消费欲望尚未被激发,相关部门应当继续努力推进健康知识的普及、引导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国家对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重视和大力培养将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注重自身健康、促进消费者健康领域的消费。而按摩椅与中医理疗穴位等理论结合,将利于按摩椅行业新产品的研发。

    中国按摩椅行业相关政策

    来源:沙利文研究院绘制

    技术创新结合市场新模式崛起,按摩椅行业迎来快速增长

    消费者使用按摩椅时身体将大面积与按摩椅接触,因此通过人体生理参数传感器,按摩椅能够实时收集消费者各项生理指标。这一特点使按摩椅能够在实现自身基础功能的基础上收集消费者生理指标,以此数据为支撑、结合远程医疗诊断技术开展对不同消费者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理疗和保健工作。2018年,中国按摩椅品牌奥佳华就已经推出了智能按摩椅——御手温感大师椅。御手温感大师椅新增了疲劳感测系统、语音控制系统以及人脸识别系统等,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加舒适的按摩体验。

    同时,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消费者对健康相关产业重视程度的提高,按摩与中医穴位理论的结合必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一大重点。按摩椅、中医穴位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的结合将使按摩椅能够精确按摩穴位成为可能,中国按摩椅品牌艾力斯特已经推出了3D穴位按摩椅,该产品能够做到穴位的自动检测以及自动穴位按摩。未来行业内必将有更多类似产品出现。

    近年来,共享按摩椅这一新模式出现。消费者只需去到放置共享按摩椅的场所即可享受按摩服务,一次性花销较低、也不用考虑大型按摩椅在家中的放置问题。除此之外,共享按摩椅能够利用消费者的等候场景等碎片化时间为消费者提供按摩服务。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能够更加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一些尚无按摩椅购买能力的中老年消费者也能够享受按摩椅服务。随着消费者对按摩服务的需求升高,共享按摩椅将愈发普遍。未来将有更多地共享按摩椅出现在人流较多的场所,如电影院、写字楼、KTV、医院或酒店房间内。

    以代工生产模式为主,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高

    相较于国外按摩椅行业,中国按摩椅行业起步较晚,发展初期许多中国按摩椅制造企业为国外按摩椅品牌提供代工生产的服务,只进行按摩椅产品的制造,不参与产品的研发与设计。早期中国按摩椅企业自主生产的产品以模仿国外按摩椅产品为主,大多功能较为基础。在消费者需求升高的情况下,这些低技术层面的制造厂商将在行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

    代工生产的方式使中国按摩椅生产企业与国外按摩椅品牌相比利润微薄。同时,中国按摩椅行业内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无法在按摩椅相关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而在品牌效应方面,中国各按摩椅生产企业品牌知名度较国际品牌而言依然较低,尚未形成品牌效应。按摩椅价格比较昂贵,出于认为知名品牌产品更有质量保证的心理,一部分对中国按摩椅市场缺乏了解的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会倾向于国际大品牌的产品。这种现象导致中国本土生产企业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挤压。发展规模受限、品牌效应的缺乏、市场份额受到国际品牌挤压将压缩中国按摩椅生产企业的营业收入,缺乏足够的营业收入进一步导致研发资金受限,进而制约中国按摩椅企业的技术革新。

    由于按摩椅售价相对昂贵且不属于生活必需品,受限于经济收入水平、中国消费者对按摩椅尚未形成成熟的消费理念。在中国按摩椅市场远未成熟的情况下,中国按摩椅生产企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较高。以按摩器具行业为例。中国是世界按摩器具生产及销售大国,所生产的按摩器具已经出口到191个国家和地区。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将导致中国按摩椅行业受按摩椅进口国经济形势、相关贸易政策以及汇率波动影响较大。

    中国按摩器具出口数量与金额,2013-2017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fsTEAM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场战略规划副总裁兼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指出,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会亚健康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情形下,中国按摩椅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共享按摩椅的出现也为按摩椅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制造业发展较为迅速,中国也已经成为全球按摩器具的制造中心。除了在按摩椅制造上的领先优势外,中国按摩椅制造企业若能将高水平的制造技术与中医理论结合,将为中国按摩椅行业带来独特的创新优势,扩大中国按摩椅市场,促进按摩椅行业市场需求。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