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企业多角度切入儿童音频市场
2018年,喜马拉雅FM、荔枝等头部企业从内容、硬件产品多角度切入儿童音频市场。喜马拉雅FM推出晓雅Mini音箱,能够自动筛选适合儿童收听的音频内容;荔枝设计“亲子宝贝”专栏频道,提供童话绘本、少儿英语、朗读作业等多类型产品。儿童音频市场持续向上发展,产品呈现多样形式、丰富内容趋势。
移动电台APP行业定义及分类
移动电台APP是专用于上传、收听、下载音频内容的应用软件,软件提供的音频内容涵盖电台广播、脱口秀、教育培训、广播剧等多类型产品。移动电台APP以手机、智能音箱、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终端为载体,打破传统广播的地域限制与制作模式,具有可实时收听、素材丰富、内容社区互动性强等优点。
根据音频节目类型,移动电台APP可分为综合类电台APP与专业类电台APP。其中,专业类电台APP可细分为音乐类APP、直播类APP、知识教育类APP。
移动电台APP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移动电台APP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移动电台APP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内容创作、中游内容运营、下游使用与消费三个环节,此外还包括政府监管部门与第三方服务商。其中,产业链上游内容创作环节,分为PGC与UGC两种内容生产模式;产业链中游主体为移动电台APP运营商,负责作品推广与平台运营;产业链下游使用与消费环节,涉及全年龄、多层次的用户群体。
中国移动电台APP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产业链上游内容创作环节,分为PGC与UGC两种模式。PGC指专业生产内容模式,参与主体为专业制作团队,可细分为平台自制团队与专业主播;UGC指用户生产内容模式,此模式由用户自主上传原创作品。移动电台APP行业结合PGC与UGC打造PUGC内容生态圈,集合了精品内容与丰富题材双重优势。目前,PGC与UGC并存,音频内容总量超过1亿,其中UGC占比超过70%。
下游:
产业链下游为移动电台内容的使用与消费环节。移动电台APP以智能手机、车载设备、移动音箱等多种硬件设备为播放载体,将用户收听场景从碎片化娱乐场景拓宽至睡前、车载、居家等多样化收听场景,通过数据同步打造全场景收听生态圈。全场景的构建有助于培养用户持续收听行为,提高用户收听时长与用户黏度。截至2018年,移动电台APP用户规模已超过3亿人,头部企业喜马拉雅FM的用户日均收听时长由2016年101分钟上升至2018年126分钟。
中国移动电台APP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基于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居民对移动电台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移动电台APP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其用户规模由2014年的1.6亿人增长至2018年的3.3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达19.8%。中国移动电台APP行业能够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受到五点因素驱动:(1)知识经济兴起,促进供给端产品升级,带动用户对优质内容需求增长;(2)运营商加大对PGC与UGC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内容质量;(3)线下城市活动推动行业渠道下沉与用户流量下沉,激活二三线城市增量用户;(4)智能硬件普及,促进音频收听全场景生态建设,提升用户产品体验感。
未来,在各类产品不断升级、版权监管体系持续完善的前提下,中国移动电台APP用户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移动电台APP行业用户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移动电台APP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Ø 知识经济浪潮,推动供需双向升级
知识付费浪潮在内容行业中兴起,促进用户对内容产品付费意识与消费习惯养成。2014至2018年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规模由0.2亿人增长至2.7亿人,内容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推动移动电台APP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除带动需求端内容消费增加,知识付费浪潮推动移动电台APP行业供给端产品升级,市场中出现《好好说话》、《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等里程碑式作品。移动电台APP行业供需双向升级,市场良性循环发展。
Ø 运营商多渠道提升内容质量,实现收入结构调整
移动电台APP运营商加大对PGC与UGC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内容质量:(1)在PGC方面,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大型运营商成立内容自制团队与IP部门,挖掘独特声音与优质原创音频IP;(2)在UGC方面,各大平台通过独家签约、主播海选等方式,培养优秀UGC创作者,提升UGC 内容生产能力。优质创作产品持续刺激用户消费升级,带动“用户付费”板块收入增加。截至2018年,“用户付费”板块收入占运营商总收入比重超过35%,移动电台APP运营商盈利模式由单一广告销售升级为多渠道收入模式。此外,运营商通过拓宽智能硬件、有声图书馆等新兴业务,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与结构均匀化,增加了营收总额,降低了过度依赖广告产生的经营风险。
Ø 线下活动创新,推动流量下沉
2016年,移动电台APP用户地域分布集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超过30%;2017年,线下城市活动初见成效,喜马拉雅FM用户规模快速增长,二三线城市用户占喜马拉雅总用户比重接近30%,远高于同类APP;2018年,荔枝微课与心晴FM打造线下众享空间,开始发展线下活动;2019年,西安、天津等新一线城市用户使用率达44.5%,超过一线城市用户使用率42.5%。线下活动创新带动新一线、二三线城市用户量增长,激活移动电台APP市场消费潜力。
中国移动电台APP行业驱动因素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移动电台APP行业发展趋势
Ø 智能硬件普及,打造音频收听全场景生态圈
为推动音频收听全场景生态构建,移动电台APP运营商积极拓展智能硬件业务。喜马拉雅连续推出小雅AI音箱、小雅Nano、小布故事机等智能产品,蜻蜓FM与小米、阿里、苏宁等硬件厂商合作,已将软件产品内置智能设备3,700万台。未来,智能硬件设备将嵌入语音交互、内容匹配等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打造内容闭环与全场景生态,全面提升用户收听体验感。
Ø 平台深耕细分领域,差异化发展显著
细分市场红利促进平台差异化发展,专业类APP与综合类APP多角度打造核心竞争力:(1)专业类APP:荔枝APP主打声音互动,从单一电台节目向社交直播转型,通过社群营销方式提升用户活跃度;猫耳FM从二次元切入,集结动画、游戏等内容素材打造二次元音频社区,吸引大量粉丝用户与青少年用户群体;(2)综合类APP:蜻蜓FM聚合全球3,000家中文电台与10,000位专业电台主播,致力打造精品PGC产品;喜马拉雅FM重点打造全场景生态圈,整合丰富音频内容。
Ø 儿童音频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儿童音频市场将成为移动电台APP行业未来新增长点,主要原因如下:(1)儿童音频内容面向亲子用户群体,亲子用户具有使用黏性高、消费意愿强等特征,是音频内容的强需求群体;(2)“全面二孩”政策推动亲子用户群体音频需求增加,带动儿童消费市场增长。2016年1月,“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居民二胎生育意愿开始释放,二孩出生持续扩大儿童音频市场空间。
中国移动电台APP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移动电台APP是用户上传、收听音频内容的主要渠道,挖掘儿童音频市场与用户下沉是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提高作品内容质量与丰富产品形式是移动电台APP发展的核心,直接决定着用户的产品体验感。未来,移动电台APP还需继续拓宽线下活动,增加用户互动频率,通过打造音频生态圈与构造粉丝文化,提高用户黏性、增加用户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