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医疗机构是为肿瘤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在中国,肿瘤医疗机构可分为综合性医院肿瘤科室以及肿瘤专科医院。其中,综合医院肿瘤科室作为一个科室,发展受制于医院整体发展速度,医疗服务技术和质量与专科医院相比还是有所差距。因此,专科化将成为肿瘤医疗机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肿瘤专科医院可进一步细分为公立肿瘤医院及民营肿瘤医院。公立肿瘤医院在中国发展较为强势,拥有最强大的医生队伍,以及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但是,公立肿瘤医院存在“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的问题,难以满足现有的肿瘤诊疗需求。并且,公立肿瘤医院的扩张受到用地成本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限制。民营肿瘤医院的出现,是对公立医疗资源的有效补充。民营肿瘤医院盈利能力较好,加上政策扶持,具有较强的扩张能力。但是,受制于医生资源及口碑,发展较为缓慢。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民营肿瘤医院行业经历了探索期,萌芽期,现在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未来将迎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民营肿瘤医院数量已赶超公立
从中国肿瘤医院机构数量来看,同样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13-2017年,肿瘤医院机构数量由124家增长到151家,年复合增长率为5.0%。肿瘤患者人数持续增加,肿瘤医院供不应求,沙利文预测,2018-2022年,肿瘤医院机构数量仍将保持增长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4.9%的水平。到2022年,肿瘤医院机构数量将达到191家。
中国肿瘤医院数量,2013-2022预测
来源:fsTEAM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具体来看,肿瘤医院数量增长主要由民营肿瘤医院驱动。2013-2017年期间,民营肿瘤医院机构数量由47家迅速上升至77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1%。在此期间,公立肿瘤医院机构数量在这期间略有下滑。未来5年,民营肿瘤医院仍将是肿瘤医院机构数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力。沙利文预计,民营肿瘤机构数量将以8.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2年的113家,而公里肿瘤医院的机构数量将维持78家左右的水平。民营肿瘤医院数量飞速增加的原因有三点:第一,与其他民营医疗机构相比,民营肿瘤医院机构数量偏少(2017年,中国有民营妇产医院773家,数量是民营肿瘤医院的5倍之多),肿瘤医院由于收入情况良好(2017年,中国妇产医院总收入321.6亿元人民币,肿瘤医院总收入656.5亿元人民币,是妇产医2倍之多),受到社会资本青睐,因此,民营肿瘤医院发展前景良好;第二,国家鼓励社会办医、分级诊疗等政策利好;第三,民营肿瘤医院能够作为公立肿瘤医院的补充,缓解现阶段肿瘤患者就医难的问题。
民营肿瘤医院市场规模增速明显
2013年,中国民营肿瘤机构市场规模仅为114.2亿元人民币,与公立肿瘤医院304.3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相比,仍然偏小。但是,民营肿瘤机构市场规模成长速度很快,到2017年,市场规模已经翻了一倍之多,达到260.6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9%。一方面,民营肿瘤医院机构数量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一批民营肿瘤医院逐渐发展成熟,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优秀的医生资源,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诊疗经验,在患者当中也初具口碑,因此,诊疗人数及收入水平都将有所提升。在上述两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8-2022年,民营肿瘤医院的市场规模有望保持13.6%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2年,民营肿瘤医院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98.6亿元人民币。
中国民营肿瘤医院市场规模,2013-2022预测
来源:fsTEAM软件采编,沙利文数据中心编制
利好政策和潜在需求驱动民营肿瘤医院发展
政策利好为驱动民营肿瘤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于2014年至2015年期间集中颁布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文件。2014年国务院、(原)国家卫计委相继出台的多项文件涉及到了社会办医的各方各面,针对社会办医几大重点难题——土地、人才、职称评定等出台相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放开社会办医的市场准入,包括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规划布局限制、社会办医的价格等,并通过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支持社会办医。
政策对社会办医的支持鼓励,为民营肿瘤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且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的进入。利用民营资本办肿瘤医院,一方面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并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拓宽多元化的肿瘤相关增值服务范围,满足社会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另一方面,建立市场化的竞争机制,通过市场自发调节力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此外,潜在的需求增长也拉动市场扩大。据沙利文调查显示,肿瘤死亡率随着人群年龄逐渐上升。0~35岁的患病人群由于发现癌症时间早,干预及时加之身体技能较好因此肿瘤的治愈能力强,而35岁后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尤其步入中老年后,癌症死亡率大幅度提升,60岁以上的癌症人口死亡率占据全部年龄段死亡率的63%以上。目前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因老年人新陈代谢下降、骨质密度降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沙利文预测,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比逐年增加,中国肿瘤患病率将加速提高。同时,公立医院的床位紧张,肿瘤科专家等医疗资源有限,术后护理等难以像高端民营的肿瘤医院一样面面俱到,老年人更需要优质的看护和陪同。因而,民营肿瘤医院成为其治疗选择之一。
民营肿瘤医院投资热度上升
中国政府颁布鼓励社会办医、公立和民营医院共同享有医保待遇的政策,并将重大疾病治疗放在健康战略的重要地位,为资本市场传递良好的投资信号,增长了其投资民营肿瘤医院的投资信心。出于投资盈利、覆盖医疗全产业链或扩大商业版图等目的,投资公司、制药企业、医疗技术公司纷纷看好并投资民营肿瘤医院及其业务相关企业的发展前景,投资热度持续上升。
大部分投资民营肿瘤医院的企业为投资公司,如华盖资本、长江国弘等,其对民营肿瘤医院的投资资金都用于医院建的初期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大型高端的设备、引进和培养医学人才,其建设以三级专科医院的标准为主,并以打造指定地域唯一或最大的民营肿瘤医院为目标,说明民营肿瘤医院行业处于初期布局阶段,资本看好其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未来仍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在药品招标、医保控费政策的影响下,制药公司的利润被压缩。为了保持竞争力,部分制药公司将业务延伸至下游,投资医院,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信邦制药、益佰制药等制药企业通过投资建设民营肿瘤医院,保障企业的产品有稳定的销路。沙利文预测,在药品行业持续整合、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肿瘤治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民营肿瘤医院将成为制药公司重要的投资对象。
肿瘤放疗平台和医疗影像中心等医疗技术公司创新了肿瘤治疗服务模式,在肿瘤治疗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深受资本青睐,为民营肿瘤医院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支持。如国有资本中金资本领投全域医疗,放出了国有资本看好民营肿瘤治疗领域的信号。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场战略规划副总裁兼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指出,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市场规模上,中国民营肿瘤医院都呈现快速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也普遍看好行业发展,近5年来民营肿瘤医院行业融资热度急剧升温。未来,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逐步深入,癌症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国家稳步推进利好民营社会办医的政策,民营肿瘤医院市场将步入高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