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及特定职业群体刚性需求共同拉动咽喉药消费
空气污染危害公众咽喉健康,为咽炎重要诱因。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仅为50.5%,空气污染治理仍有大幅提升空间,为咽炎患病埋下隐患。此外,特定职业群体如教师、播音员等长期用嗓过度,为缓解咽喉不适逐渐形成自我药疗习惯,即自行购买及服用咽喉药。空气污染及特定刚性需求将持续带动药店、商超及便利店零售终端咽喉药销量上升,积极引导行业发展。
咽喉药行业定义及分类
咽喉药指有咽喉治疗、咽喉保健药效的药品,用以治疗、缓解或预防咽喉炎症。咽喉药按药品疗效分为咽喉治疗药及咽喉保健产品。按药品剂型形态可分成液体剂型(如糖浆)、固体剂型(如含片、颗粒、丸剂)及气体剂型(如喷雾剂)。
咽喉治疗药按药品成分可分为中药咽喉药及化学咽喉药,以非处方类药品(OTC)为主。中药咽喉药多以清热去火,消肿利咽为主,代表产品包括众生丸、清喉利咽颗粒、西瓜霜喷剂及金嗓子含片;化学咽喉药的代表产品为华素片。
咽喉保健产品主要为咽喉保健品及食品,具“蓝帽”保健食品标识或“QS”食品标识,多为咽喉含片或咽喉糖,如甘草良咽等。
中国咽喉药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咽喉药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咽喉药行业产业链由上至下,可依次分为上游咽喉药原料药供应商、中游咽喉药研发制造企业、下游消费场所与消费群体。
中国咽喉药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上游:
咽喉药上游市场参与者为咽喉药原料药供应商,为中游咽喉药研发、制造及销售企业提供以中药材为主的原料药,具体分为中药药材供应商及中药饮片供应商。中药药材价格受自然条件、经济环境、市场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大幅度波动,上游中药药材供应商议价能力强弱与药材的季节性、地域性变化密切相关。中药饮片质量及供应商议价能力直接影响中游环节主体生产经营。
中游:
中国咽喉药行业市场参与者主要为咽喉药研发、制造及销售企业,以非上市企业居多,竞争激烈。品牌认知及零售渠道影响中国咽喉药行业竞争格局。中国“两票制”政策落地实施后,迫使咽喉药销售企业寻求新的分销模式及体系,以获得更高利润覆盖成本支出。
下游:
咽喉药产业链下游为咽喉药消费场所及消费群体,主要包括各级医疗机构、零售药店、零售商店及网络电商平台等。消费群体指购买咽喉药的消费者。咽喉药产业链下游议价能力及竞争格局与医药政策、零售渠道及品牌忠诚度变动密切相关。
中国咽喉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气候环境变化及生活习惯不规律导致咽喉炎症高发,促使中国咽喉药行业保持稳定发展。2014-2018年,中国咽喉药行业的市场规模(以零售额计)从48.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63.2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6%。
咽喉药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发展包括以下因素:(1)空气污染导致咽喉疾病:PM2.5等有害颗粒物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易吸附毒害物质,人体吸入后损害咽喉等呼吸道健康,诱发咽喉炎症;(2)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人均医疗消费支出及占比上升为咽喉药消费提供经济基础;(3)特殊职业群体消费需求推动:特殊职业群体存在刚性消费需求,将提升咽喉药在终端渠道的销售份额,促进行业发展。
中国咽喉药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咽喉药行业发展趋势
Ø 预防型咽喉保健产品的研制及推广
“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旨在提前采取手段,预防或诊治尚未发生的病症,以达最佳治疗效果。患者在患咽炎后购买使用咽喉药,即“治已病”,而此时咽炎已造成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不便,治疗时间长,甚至加重咽炎病情程度,降低用药及康复效果,“治未病”思想逐渐获患者认可。受益于“治未病”思想普及,咽喉药研制企业更专注咽喉产品预防效果,趋于研制副作用小、保健效果好的预防型咽喉保健产品并申请注册为食品,获食品批文及食品标识,提升患者接纳度。
Ø 深度挖掘经典名方
药物配伍是临床用药或药物研发时,以特定原则(即方剂配伍原则)将多味中药混合使用的方法。经典名方历史悠久,在各代医学传承诊治中沉淀千年,受医学及社会学认可。深度挖掘体现于选取更多的经典名方,或升级经典名方,以研制更配适病情的新咽喉药。经典名方升级基于经典名方中的药物现有配伍与方剂配伍原则,通过增添或减去某几味中药,调和药性与增强药理,以达到更好治疗效果。
Ø 零售渠道多元化
自2000年,咽喉药行业零售方式及渠道变化明显,以往电视媒介的广告推广及传统线下零售渠道因投入成本高、不满足当代公众网络消费习惯,已无法有效适应变化。咽喉药现已逐步形成“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生态模式。咽喉药销售企业与各互联网企业建立互助共赢的合作关系并入驻各大电商医药平台,为咽喉药线上零售带来机遇。近年中国政府医疗控费趋严,并接连修订颁布新政新规以探索规范线下药品零售生态业务。
中国咽喉药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深度见解
咽炎患者刚性需求带动咽喉药市场稳健发展。咽炎患者对咽喉药有高品牌敏感性,驱使咽喉药研制企业推广企业品牌。企业可开发适配药品或产品,拓宽产品线,加强患者品牌认知及客户黏性,提升患者对品牌信赖程度。此外,咽喉药研制企业可根据政策变化,积极发展新零售业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零售推动终端市场覆盖,持续创造营收并保障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