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控制器成为研发落地关键,自动驾驶量产节奏放缓

    2020-03-24 10:30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行业概览

    2025-05-28

    全文字数:2472字,精读时间:4分钟


     

    新奥迪A8为何能成为首个达到L3级别的自动驾驶车型?

    奥迪全新款A8,是全球唯一一款量产的有限条件下的L3级自动驾驶汽车,其具备在限定条件下的自动驾驶操控功能,即当车在有隔离带的高速公路上以最高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新奥迪A8的AI拥堵自动驾驶系统可操控汽车进行自动驾驶。其安装的中央驾驶员辅助控制器(zFAS)是新奥迪A8能达到L3级的关键。

    zFAS由奥迪和德尔福(提供硬件)、英伟达(提供芯片)、TTTech(提供软件)、Mobileye(提供图像处理方案)合作制造,其构造包括前方图像处理单元、全景图像处理单元、传感器融合主控单元和应用主控单元四部分。zFAS起到数据融合、决策控制、协调各执行机构的作用,是一个L3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是什么?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是承担了自动驾驶所需要的数据处理运算力,包括但不限于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GPS、惯性导航等设备的数据处理的域控制器。此外,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也承担了自动驾驶下的底层核心数据、联网数据的安全保障工作,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是推动自动驾驶步入L3及以上更高等级的必要部件

    为何要发展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传统的分布式汽车电子架构每增加一个新功能单元就需相应增加离散的ECU。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提升及自动驾驶主动安全功能的增加,ECU实现的功能不断增加,其安装位置从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安全装置延伸至车身各类安全、网络、娱乐、传感控制系统,汽车装配的ECU数量也因此暴增。2019年中国汽车ECU单车平均装载数量已达25个,商用车平均ECU装载数量为35个,个别高端车型如奥迪A8,其装配的ECU数量于2013年就已超过100个。单车装配的ECU数量暴增将使汽车对控制器芯片要求提升、数据安全性降低、标准化检测难以实现并提高整车制造成本,传统分布式汽车电子架构面临升级。

    域控制器从对芯片要求、数据安全、标准化检测和成本等方面一一解决ECU单车搭配数量过多带来的痛点:

    降低对硬件的要求:域控制器具有强大的硬件计算能力与丰富的软件接口支持,使得多种核心功能模块集中于域控制器内,整车集成度大大提高,对于硬件的要求随之降低;

    提升数据安全:汽车电子架构的集中化使得其数据处理过程更为条理化和简约化,从而增加关键安全信息的通信处理,形成数据安全保障;

    降低标准化检测难度:域控制器集成了多个ECU功能,整车厂仅需向1-2家供应商进行采购,且其生产标准及安全性要求统一,为车企的标准化检测提供方便;

    降低成本:域控制器在提升整车集成度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汽车总线长度。此外,其数据交互的接口标准化会促使零部件标准化生产,从而降低其开发及制造成本。

    域控制器具备平台化、兼容性强、集成度高、性能优秀等优点,是解决分布式汽车电子架构冗余性的最佳方案。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架构未定: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整体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实现量产,因而其最终结构尚未确定,处于不断改进过程中,目前最常见的结构框架包括传感器、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及处理器四部分。

    格局未定:中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研发企业的客户主要是新兴造车企业和非一线传统车企,尚未获得一线传统车企的认可。但全球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企业与国际头部企业的技术差距小,仍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未来有望获得国一线传统车企的认可。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市场规模如何?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整体处于实验室阶段,其价格数据(参考其它汽车电子产品数据,随着产量的提升,产品的成本将会被摊薄,其价格也将随之下降,因而研发阶段的价格往往高于量产阶段的价格)和销量数据均未有确定数值,此报告综合专家观点和环宇智行研发阶段产品价格数据,对中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进行推测。受益于中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在汽车行业装配数量的提升,中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额统计)将于2024年达到千亿级别。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未来将如何发展?

    汽车电子架构软硬件解耦

    智能汽车电子构架正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而域控制器可看作为分布式构架演进的第一步,智能汽车构架的终极形态将集车辆平台、开放式的软件架构、整车设计和关键技术于一身。在智能汽车构架逐步集中化的过程中,软硬件的解耦正在成为行业的显著特征,软件定义硬件、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系统等催生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也将成为下一阶段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链各参与主体合作加深

    由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高集成度,其研发生产需布局在整车开发前期,并需大规模的工程师团队进行协作开发。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出现使汽车软硬件耦合性降低,在此种情况下,整车厂需与软件公司、硬件公司等第三方厂商达成合作才可实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生产。因此,行业各参与主体的合作将逐渐加深

     

    以太网或成总线主流方式

    CAN、FlexRay、MOST、LIN及以太网等与其连接的各种总线系统构成当前汽车中的分布式通讯网络。而由于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会带来系统数据存储和通讯的大量提高,其对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域控制器的加入,整个系统需要速度更快的总线互联方式。因此,带宽更高及传输速度更快的车载以太网将成为下一代车载网通信的主要实现方式。


    深度见解:现阶段投资应关注车规级标准以及量产两个指标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是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决定性部件。L3级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分水岭,此阶段系统的功能性和复杂性大幅增加,同时因为驾驶员的参与度降低,其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也大为增强,这时需要强算力的中央集中式域控制器架构。但截至2020年1月,市场尚未出现成熟的L3级以上高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中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行业将在未来两年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将于2020年开始商用,若成功在2020年实现零的突破,则中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行业将在2021年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届时,中国的自动驾驶行业才将具备L3及以上等级的自动驾驶能力。

    车规级标准和量产是投资价值评判指标。现阶段中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行业整体处于实验室阶段,产品的架构和行业的竞争格局均为确定,行业尚处于发展早期,存在车规级认证失败和量产失败风险。投资者在关注投资标的时,可将是否具备达到车规级标准和实现量产的潜力作为重要评判指标。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