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葛优躺”,宅家健身两不误

    2020-03-25 15:28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居家健身短报告

    2022-03-02

    全文字数:2909字,精读时间:6分钟

     


    新冠肺炎疫情下,健身房等人员密集场所推迟开业,居家健身成居民首选

    2020年初,由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绝大部分线下实体行业,由于同属人员密集场所,各大健身房从2020年1月末开始全面推迟开业时间。截至2020年3月,绝大部分健身房仍未开门营业,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健身房开门时间也基本推迟到4月。

    由于无法在健身房内进行健身,室外健身的危险系数较高,居家健身成为人们的首选。根据百度搜索指数,如Keep、郑多燕健身操、瑜伽等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在2020年1月末开始飙升,截至同年3月,其搜索指数仍远高于其平均值。

    新冠肺炎疫情的隔离、观察期让更多健身爱好者、渴望提升免疫力的人群开始关注居家健身,潜在用户群体数量的增加为居家健身行业的发展提供机遇。

     

    健身观念的形成、健身方式的革新推动居家健身行业的发展

    居家健身特指在家中进行健身锻炼的行为。根据运动种类不同,可分为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两种。徒手训练主要包括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波比跳、HIIT等各种自抗力动作。器械训练包括哑铃、壶铃等小型器械,以及跑步机、椭圆仪等中、大型固定器械。

    中国居家健身行业的形成经历了从健身观念到实践,传统方式到智能健身的过程,受众人群逐渐增加。

    观念到实践:2001年,中国正式宣布申奥成功,体育运动逐渐得到公众的关注。随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来了全民运动、强身健体的热潮。截至2009年末,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健身器材数量为4.13套,同比增加4.6%。更多居民选择购买健身器材开始锻炼,居家健身风潮开始兴起。

    传统到智能:2014年,Keep成立,主打室内训练线上教学。Keep选择通过图片、GIF动画以及音频的方式为用户分解动作,展现运动细节。随后,小米健身手环、体脂秤、健身手表等智能设备出现,为健身人士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健身不再受到器械和健身房的局限,依托于智能设备,个人训练也可准确和高效。

    受众群体增加: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计划中设立目标: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锻炼的人数需达7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需达4.35亿人。截至2019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5亿人,锻炼逐渐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据调查显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20%左右的用户更倾向于完全在家中健身,居家健身行业具备一定的受众群体。

     

     

    居家健身具备三种运作模式,适用场景各异,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三种运作模式分别为软件、硬件以及二者结合的软硬件模式。

    软件模式中,用户的两大根本需求为如何训练以及如何健康饮食。软件模式能够更加直观且具体的展现用户所需的健身数据,并根据用户上传的个人信息提出针对性更强的饮食建议和训练计划。以训练和饮食两大需求为例。

    如何训练:软件如Keep、每日瑜伽、即刻运动等,其可为用户提供训练课程、动作指引、商城购物、社区分享等功能。

    如何饮食:软件如薄荷健康、健身食谱等,其可为用户提供食物的卡路里数和饮食建议等功能。

     

    硬件模式,即用户可通过购买家用锻炼器械进行居家锻炼,器械包括大、中型的跑步机,以及小型的哑铃、瑜伽毯等,可满足用户于室内进行有氧或无氧运动。硬件模式能够满足用户的居家锻炼需求,同时通过产品生态和配套产品促进其消费欲望,实现健身产品的进一步销售。以搭建产品生态和利用交易信息两类方法为例。

    搭建产品生态:以小米为例,其旗下的产品均具备配套的手机App,用户可更加方便的获得产品数据,进行产品操控。随着用户逐渐习惯软件和产品的使用方法,用户粘性也随之提高。

    利用交易信息:如用户购买瑜伽垫或瑜伽服后,商家会将用户的交易数据进行储存,并通过大数据计算为用户匹配如泡沫轴、弹力绳等产品,促成二次消费。

     

    软硬件结合的体感游戏是近年出现的居家健身模式,用户需要做出手势或其他肢体动作、通过摄像头控制游戏内的人物完成任务,以达成运动的目的。软硬件模式中,平台通过游戏,让用户锻炼过程中的代入感更强,增强用户锻炼的兴趣。以任天堂的《健身环大冒险》为例。

    《健身环大冒险》:玩家可将NS(游戏机)上的“Joy-Con”装入游戏自带的“Ring-Con”及腿部固定带中,以识别自己的动作,通过做健身动作指挥游戏内的角色实现冒险。游戏中共有60余种健身动作,可为用户提供有氧、自身抗阻运动,用户可自主选择合适的强度,以实现高效锻炼。

     

    得益于居民对健康的重视,居家健身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随着工作强度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健身成为人群舒缓压力,保持身体健康的首选方式之一。基于都市居民时间的碎片化且具备不确定性,部分居民选择更灵活的居家健身,大量活跃用户的涌入为行业带来了流量和消费群体,推动行业的发展。2015年-2019年,中国居家健身行业市场规模(按营收计)从83.5亿元增长到28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5%。随着健身概念的进一步普及,以及人们对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的需求提高,预计2019年-2024年,中国居家健身市场规模将实现进一步增长。

    通过线上服务,居家健身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年龄段用户的需求

    青、中年人群体。据调查显示,该部分人群中有60%的用户具备锻炼意愿,但具备健身房锻炼习惯的群体仅为30%。该群体大部分处于事业上升期或学业繁重阶段,可支配时间不定且较为碎片化,很难与教练约定好固定的训练计划。这样的背景下,居家健身将成为更多青、中年人的选择,更多用户的加入将拉动居家健身行业的消费水平,行业市场规模将有所提升。

    青少年、中老年群体。根据数据调查显示,18岁以下与45岁以上用户仅占到健身用户群体的23%左右。该部分群体的主要锻炼诉求为学习运动知识和健康养生,与线下健身场所提供的功能契合度不高。相较之下,线上健身解决方案更具针对性,青少年能够通过“网上体育课”的形式进行学习,中老年人也可通过健身操、养生知识等形式满足健康养生的需求。

    相较线下健身房或室外运动,线上健身解决方案能够为不同年龄段的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居家健身模式潜在用户群体数量较大。

     


    深度见解:新冠肺炎疫情将带动行业发展,居家健身人数将持续走高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家健身类软件的下载量持续走高,各大平台用户数量增加。

    2020年初,线上居家健身相关的软件下载量持续走高。从新冠肺炎疫情初步爆发的1月25日起一个月内的时间,Keep、每日瑜伽、薄荷健康App的日下载量均实现了大幅的增长,其中Keep增幅最高,达478%。空闲时间的增多,以及居民对健康的进一步重视让更多人选择办理线上平台的会员,并购买健身设备进行锻炼。


    另一方面,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用户将长期保持提高免疫力的需求,粘性用户数量将持续走高。根据不同用户群体进行分析,可将用户分为健身爱好者以及非健身群体两类人群。

    健身爱好者形成使用习惯:新冠肺炎疫情的隔离期让健身爱好者们开始关注居家健身,随着疫情逐渐结束,部分用户会在使用过程中形成居家健身的习惯,从而转变为平台的粘性用户。

    非健身群体产生锻炼需求:出于对提高免疫力的需求,部分暂无健身习惯的用户也会开始尝试健身。2019年,中国健身房渗透率为3.1%,美国为20.3%,中国居民到健身房锻炼的习惯仍未养成,居家健身对这部分用户而言可行性更高且更方便,随着新用户的加入,平台活性将有所提升。

     

    基于此,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续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潜在用户以及粘性用户数量的增加将推动行业的发展。2020年,中国居家健身行业规模有望超过360亿元,同比增幅将略高于其他年份。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