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影:居家大屏为你带来观影新体验

    2020-03-31 14:34
    头豹研报

    中国智能投影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22-03-02

    全文字数:2744字,精读时间:4分钟



    激光电视销量飙涨,高清大屏健康护眼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20年3月2至8日期间,全国激光电视线上零售销量同比增速高达2112.5%,业绩亮眼。五年前,激光电视还未全面进入大众视野,而今激光电视凭借高清大屏及护眼等特性,已成为彩电领域的“领头羊”,其所在的智能投影行业也随之加速发展,越来越多家庭选择使用各类投影及激光电视,居家体验大屏观影。

     

    智能投影为彩电市场带来全新活力

    智能投影泛指增设了WIFI上网功能并搭载智能操作系统或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电视节目信号,拥有独立UI界面的投影显示设备。智能投影细分种类丰富,根据投影原理、光源等要素可主要分为普通智能投影、微型智能投影、激光投影及激光电视等类别。2016-2018年,以海信为首的彩电企业着力推出激光电视系列产品,将激光电视带入大众视野。2018年5月,中国彩电市场畅销榜首首次被激光电视占据。

    智能投影在微型化、娱乐化方面的发展及在激光电视领域的延伸,极大丰富了智能投影的应用场景及范围。当前市场中,消费者对智能投影细分市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家庭娱乐,商务办公、现代教育及户外休闲四大场景,其中家庭娱乐所受关注最多,消费群体占63.4%,其次为户外休闲场景,消费群体占21.1%。

    传统投影仪、普通智能投影仪、激光电视及智能平板电视为市场中常见的影音设备,其工作原理与成像效果差异显著。近三年家用智能投影与激光电视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智能电视市场。普通智能投影多使用LED光源,激光电视则采用激光光源,分辨率高于普通投影。在大屏领域,激光电视价格普遍低于智能平板电视。相比于智能平板电视,普通智能投影及微型智能投影便于移动及携带,价格远低于平板电视。因而智能投影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智能电视市场。

    智能投影品牌商以销售硬件产品为主要盈利渠道,同时通过增值服务、售卖配套设备、内容分发及广告植入等方式获得销售收入。当前智能投影创新商业模式较为单一,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大屏时代来临,精准产品定位抢占大屏市场

    家用大屏是继影院屏幕与移动屏幕之后可直接触达用户的第三张屏幕,主要用于家庭娱乐与智能家居场景。数据显示,全球60寸及以上的超大尺寸电视面板出货量自2016年突破1,000万后,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18年其出货量已突破两千万片,家用彩电市场已全面进入大屏时代。

    现代消费者为追求更加优质的生活娱乐体验,趋向于选择大尺寸电视或屏幕获取沉浸式娱乐体验。“大尺寸”也逐渐成为彩电各品牌着重发展的共同方向。

    2018年,京东方10.5代生产线正式投产,主要生产6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高清液晶显示屏,使得65-75英寸液晶显示屏成本大幅下降,品牌商开启新一轮价格战。而以激光电视为代表的智能投影品牌企业则瞄准100英寸及以上的细分市场,精准定位用户群体与智能电视形成差异化竞争。

    在大屏时代下,智能投影的精准定位推动其快速发展,在居家娱乐设备领域所占市场份额逐渐加大

    智能投影行业仍存痛点,清晰度与便携性无法兼得

    在中国电视市场中,4K显示已成为销售主力。2018年Q1,消费者对4K显示的关注占比高达81.4%。在液晶显示技术瓶颈不断突破、工艺设计日趋成熟的背景下,8K显示也逐步进入消费者视野。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智能投影产品价格下降,1080P分辨率产品在2019年Q1更为普及,但与平板电视相比,多数普通智能投影产品尚未达到4K分辨率。

    在清晰度及亮度层面,普通智能投影无法与平板电视正面竞争,激光电视虽有部分品牌产品能够达到4K分辨率,但仍属投影,对环境光线有一定要求,环境光线越亮,其画质损失就越大,需配备专用抗光屏幕才可降低自然光线对画面清晰度的影响,此外抗光屏幕尺寸固定,无法自由调节投射画面大小,导致激光电视丧失了普通智能投影灵活便捷的特性,当前智能投影产品清晰度与便捷性尚无法兼具。

    智能投影行业产业链图谱

    智能投影的光机是投影设备最核心组成部分,包含光源、镜头、芯片三个零部件,光机成本约占产品总成本的40%-60%

    由于中国智能投影行业超过74%的产品采用DLP技术,该技术的核心DMD芯片由美国企业德州仪器生产,因多数智能投影企业不具备芯片研发实力,其产品技术升级仅能依靠德州仪器的投影芯片研发,企业议价能力偏弱且严重制约中国智能投影行业创新发展

    2017年起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智能投影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自2017年起,中国智能投影行业产品销售规模大幅增长,智能投影销量由2014年的36.1万台增长至2018年的261.2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63.0%,产品销售额自2014年的9亿元以59.1%的年复合增长率攀升至2018年的59.5亿元。激光电视概念出现较晚,2015年销量仅为1,870台,2018年中国激光电视销量已达16.4万台,产品销售额为39.4亿元。

    智能投影行业企业中,极米科技和火乐科技两家企业融资次数最多。成都极米科技已披露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人民币,D轮融资后公司估值已达30亿人民币。另一家主打坚果投影的深圳火乐科技已披露融资金额约15亿人民币。极米和坚果已成为中国智能投影市场的头部企业。据下图显示,智能投影行业企业中多处于初创阶段,天使轮和A轮融资事件占比48.1%,集中发生在2015-2017年,表明在该时段内,智能投影行业受到资本市场关注,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互联网品牌、传统家电品牌、投影品牌及新兴企业陆续进入智能投影市场,市场竞争激烈

    智能投影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厂商主要分为(1)以小米、当贝为代表的的互联网品牌,该类品牌商生产产品通常性价比较高,2018年市场占比38%;(2)以海信、创维为代表的传统家电品牌,该类品牌实力雄厚,在智能投影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切入市场,获取一定市场份额;(3)以极米、坚果为代表的的投影仪品牌,该类品牌在原有投影仪生产基础上加大研发力度,进入智能投影市场;(4)新兴阵营品牌,多为初创企业或内容商跨界进入,如大眼橙、爱奇艺等,在内容等方面具备资源优势。

    深度见解:差异化竞争加速智能投影行业发展

    虽然智能投影在价格及护眼等方面优于平板液晶电视,但投影用户多由早期专业“发烧友”延伸至年轻用户群体,受众范围远小于其他智能家电产品,因此智能投影需要持续创新,为用户带来差异化体验才能够与平板电视市场竞争。现阶段智能投影产品规格、功能及质量参差不齐,尚有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相比于已发展成熟的智能电视领域,智能投影市场培育仍有待加强。

    2018年,普通智能投影及激光电视价格已出现下滑,线上平台普通智能投影618促销价格显示,2,000-4,999元智能投影产品占比下降而2,000元以内智能投影产品占比上升。普通智能投影产品价格下降得益于上游芯片供应商持续研发推出高清芯片组,使产品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未来,普通智能投影将朝高分辨率、高亮度及更丰富的产品功能发展,而基础入门产品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凭借差异化定位与价格优势,未来智能投影将进入更多用户家庭,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