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比油贵”,涤纶市场将经历怎样的变革?

    2020-04-07 15:42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涤纶行业概览

    2022-03-02

    全文字数:2226字,精读时间:4分钟


    国际油价暴跌,涤纶行业将何去何从

    2020年3月9日,金融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幅度高达31%,如此的惨烈崩盘引发全球关注。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原油原本就呈现大幅下跌趋势。2020年3月6日,OPEC与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关于进一步减产的会谈失败,OPEC+联盟面临崩溃。随后沙特宣布计划将原油产量提高200万桶/日,发起价格战,引发了国际油价的暴跌和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涤纶作为石油化工产业链中重要的化学品,将受原油的价格大幅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一滴油到一根丝,涤纶是重要的原油下游产品

    涤纶,又名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聚酯,再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中国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含量大于85%的纤维简称为涤纶。涤纶的海外商品名称较多,如美国的达克纶(Dacron)、日本的特托纶(Tetoron)、英国的特恩卡(Terlenka)、前苏联的拉乌珊(Lavsan)等。涤纶主要分为短纤和长丝2个品种,其细分品类数量繁多。

     

    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涤纶成本端影响显著

    油价下跌,涤纶原料成本

    涤纶主要源于石化产品包括PX、PTA和MEG等初级化工产品,因而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近年来,受美国页岩油革命等油气相关技术影响,全球原油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情势。尽管OPEC及其他产油国主动承担减产任务,但市场矛盾依然存在。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全球扩散事件刺激,原油供需市场矛盾激发,油价大幅下跌于30美元/桶附近。

    生产技术成熟,原料端降价影响明显

    近20年来,中国涤纶行业快速发展,具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广泛应用与涤纶生产。得益于一体化大型生产装置和智能化生产车间的投入使用,中国涤纶生产中涉及的能源、人工成本已控制至稳定的较低水平,原料成本占据较大比重。因此,油价的巨幅波动对涤纶行业影响较大。

    涤纶产能扩容迅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得益于下游纺织品生产与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涤纶需求旺盛并长期进行扩能。中国涤纶市场规模(按产量统计)从2015年的3,918.0万吨上升至2019年的4,047.9万吨,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0.8%。未来,受新增产能陆续投放、差异化涤纶产品推出和终端消费需求乏力综合因素影响,中国涤纶产量缓慢提升。

     


    平稳发展势头不减,群英荟萃各显神通

    稳中求升,仍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中国涤纶市场供应能力将持续扩大。2020年中国涤纶长丝计划投产产能合计328.7万吨,其中熔体直纺260万吨,切片纺69万吨(包含工业丝),产能增速约8.1%,较2019年产能增速上涨1.4个百分点。新增产能主要集中于产能规模前列的大厂。近3年来,中国涤纶长丝乃至整个聚酯行业逐渐形成向上延伸产业链的发展局面。抢占炼化先机并配套扩大下游聚酯成为目前涤纶长丝行业投产的主要趋势之一。因此,2020年涤纶长丝新增产能依旧集中在恒逸、新凤鸣、盛虹等产能规模前五的企业。功能性、差别化、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线布局加速。超细旦、全消光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差别化产品占据主导,同时由于近3年加弹设备激增,新增涤纶长丝规格品种仍以POY为主。

     

    头部效应明显,行业升级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

    中国涤纶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于大型民营石化和化纤企业。相比于2010年,中国涤纶市场集中度呈现大幅提升,CR6从25%上升至51%。从未来新增产能来看,市场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如此的市场竞争格局主要是源于中石化等国有资本重视上游石化原料布局的发展战略和民营资本市场化运作较为灵活的优势。此外,行业进入门槛较高、行业投资额较大且渠道资源分配较为固定,同样成为近十年来top6企业未易主的重要原因。


    深度见解:全球经济下行环境下,技术发展是救命良药

    涤纶是石油化工下游重要的化学品,主要应用于聚酯材料及纺织工业。2019年以来,全球纺织品需求减少,对中国纺织品及聚酯产品出口产生极大影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性的扩散与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对中国涤纶市场造成巨大影响。

     

    生产工艺日趋成熟,智能化升级锦上添花。近5年来,涤纶产业链一体化、规模化产能投建逐步落地,能源和人工成本得以良好控制。未来,随着5G智能工厂(新凤鸣已投产)在涤纶行业的成功尝试及未来的推广,中国涤纶生产将达新高度。

     

    原料成本直下,产品价格承压严重。原油开采与炼制工艺的成熟以及美国页岩油的发现与运用使得全球原有产品处与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OPEC+” 国家牺牲一部分短期经济利益,以维持原油供需平衡与价格稳定。然而,新冠疫情的爆发将此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激发,沙特与俄罗斯等国展开价格战,原油价格未来将长期处于低位。原料成本的大幅下降对化工品及下游产品(如涤纶)价格及利润空间产生负面影响。

     

    下游消费动力不足,差别化产品打开新局面。纵观全球,中国涤纶行业于市场比重和技术成熟化程度方面均处于主导地位。值此全球经济下行周期,未来中国涤纶行业难以延续过去20年的高增长态势。面临锦纶、丙纶等新型高性能化学纤维产品替代的压力下,功能性、差别化的涤纶产品开发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