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836字,精读时间:5分钟
2020年新冠病毒对休闲服务行业短期有扰动,长期无影响
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中国出游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旅游总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2020春节期间诸多景区关闭,人群聚集性活动巨幅减少,休闲服务业整体冲击严重。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1.25-2.14期间全国共发送旅客2.8亿人次,日均1,348万人次,同比下降82.3%。
非典疫情始于2003年初,对当年休闲服务行业各子领域都产生了直接影响。从上市公司数据来看,旅游、景区、酒店受影响最大,餐饮受非典疫情影响幅度相对较小;从复苏速度来看,餐饮复苏速度最快,景区、酒店次之,旅游复苏较慢;板块股价表现上也一致。本次新冠病毒传染能力更强,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或大于非典。短期对相关公司业绩预期有扰动,由此引发的股价回调不可避免;中长期看,疫情为阶段性影响,具有强成长属性和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的发展趋势不变,待疫情完全解除后相关公司业绩将快速恢复,休闲服务业寒冬后行业龙头优势地位将更加稳固。
非典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偏重于短期的情绪影响,不能决定长期走势
非典疫情高峰期间居民外出就餐与出行减少,2003年二季度GDP及CPI、PPI增速出现明显下滑,但持续时间较短。随着疫情结束生产活动恢复,三季度GDP及CPI、PPI增长恢复,总体未改变经济上行趋势。工业生产在2003年二季度出现明显下滑,尤其是与消费相关的轻工业增加值下滑更大;200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是稳中趋弱的态势,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在2004年春季则有明显上升的态势。居民减少外出消费,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明显;分消费类别来看,服装、金银珠宝类消费出现负增长,而日用品类、通讯器材、汽车、建筑建材类消费增长最快。
非典期间三大产业增速均不同程度下滑,对第一与第二产业影响时间较短,对第三产业影响时间较长;三产细分行业中交通运输、住宿餐饮、金融业均受显著负面影响,但批发零售与房地产业影响不明显。非典高峰期间债券市场被疫情的负面情绪主导,收益率呈现下行态势,但随着疫情解禁,债券收益率上行,尤其在10月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之后,债市反弹明显。2003年,非典疫情的不利因素给A股市场造成下跌压力,但对股市的负面影响主要在6月疫情基本结束后开始显现,各板块在11月中旬结束普跌,市场在震荡走势下开始反弹,全年上证综指整体仍小幅上涨。非典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偏重于短期的情绪影响,并不是决定长期走势的关键因素。
全年来看,申万一级行业跌多涨少,疫情对A股的影响持续至四季度,冲击严重的休闲服务板块始终未能收回跌幅,而钢铁、采掘、有色等周期性行业领跑市场,体现典型的政策经济周期上行阶段的行业表现。
在2003年疫情高峰期间,休闲服务板块整体表现跑输沪深300
在2003年非典高峰期间,休闲服务业整体表现跑输沪深300。2003年全年,休闲服务板块跌幅为23.6%,沪深300涨幅为8.3%;而在2004年第一季度的反抽中,休闲服务板块区间涨幅为28.0%,沪深300区间涨幅为15.9%,休闲服务业反抽力度强于沪深300。在非典疫情高峰期间,休闲服务子行业中餐饮板块整体表现最强,跑赢沪深300,酒店、景点、旅游综合则跑输市场。2003年全年,景点/酒店/旅游综合/餐饮/沪深300涨跌幅分别为-18.7%/-28.0%/-22.8%/-17.8%/8.3%;而在2004年第一季度的反抽中,景点/酒店/旅游综合/餐饮/沪深300区间涨跌幅分别为22.7%/27.5%/34.6%/29.2%/15.9%,休闲服务子行业均跑赢沪深300,旅游综合与餐饮反抽力度最强。
上市公司方面,以旅游、景点、酒店为主业的公司受疫情影响最大,餐饮公司受影响幅度相对较小;从复苏速度来看,餐饮业由于需求偏刚性,复苏速度最快,景点、酒店、旅游复苏较慢。受疫情影响,休闲服务业上市公司2003年股价下杀严重,成为全年表现最差的板块之一,其中西藏旅游、桂林旅游等旅游相关个股跌幅最多,西安饮食等餐饮相关个股跌幅较少。2004年一季度休闲服务板块个股股价跟随大盘超跌反弹,反弹幅度领先市场,其中中青旅、西藏旅游由于主业坚挺且自身业务转型市场期望较高,在市场复苏后表现突出,基本收回2003年跌幅。
预计海外疫情得到控制后,下半年休闲服务板块将探底回升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休闲服务业整体表现跑输沪深300。截至2020年3月23日,申万休闲服务板块跌幅为16.7%,沪深300跌幅为15.0%。从跌幅来看,非典时休闲服务板块最大跌幅为16.9%,此轮板块跌幅为16.7%;从时间点来看,非典时板块反弹自疫情得到明显控制后开始,此轮疫情仍处于海外发酵蔓延中。预计海外疫情得到控制后,下半年休闲服务业将探底回升,休闲服务业板块反抽力度或强于沪深300。休闲服务业中餐饮板块整体表现最强,近期已领先沪深300,酒店、旅游综合、景点则表现较弱,这与非典时期各版块表现基本一致。预计国内各区域陆续解封后,餐饮板块有望率先反弹回暖,休闲服务子行业有望阶段性跑赢沪深300,旅游综合与餐饮或迎来强反抽。
旅游业
以2003年为参考,旅游业将是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个人旅行和公司差旅受限,全球旅游业也步入寒冬。预计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分别负增长56.1%和15.5%,全年同比减少9.3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负增长68.4%和18.2%,全年减收1.2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8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5.4万亿元。不过随着疫情形势缓和,国民旅游消费需求大,疫情过后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将迅速释放,2021年旅游业将迎来“报复性”增长。
酒店业
以2003年为参考,03年下半年客流有所回升,但暑假和十一期间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井喷式增长,直到12月才出现报复性增长。直到非典疫情结束一年后,对酒店业的影响才基本消除。预计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中国星级饭店出租率将分别负增长38.8%和8.9%;星级饭店营收分别负增长36.4%和7.5%,全年减收161.5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星级饭店出租率下降至50.2%,全国星级饭店营收降至1989.1亿元。不过随着疫情形势缓和,商务住宿需求已逐步回暖,待2021年旅游业复苏,游客住宿需求有望迎来反弹。
后疫情时代行业整合将迎来加速,中小企业将陆续淘汰出市场或被并购,优质上市公司有望在企稳后提高市占率。预计峨眉山、凯撒旅业、锦江酒店等行业龙头有望在2021年春季行情中领跑市场。
深度见解:行业整合加速,聚焦优质企业
基于历史经验和行为经济学的视角,预期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资本市场的表现将会与2003年的发展态势基本保持吻合,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同时,后疫情时代行业整合将迎来加速,中小企业将陆续淘汰出市场或被并购,优质上市公司有望在企稳后提高市占率。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休闲服务板块仍将震荡下行,至第四季度小幅反抽,但全年难以收复一季度跌幅。峨眉山、凯撒旅业、锦江酒店等行业龙头有望在2021年春季行情中领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