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得动的医疗器械,移不动的卓越性能

    2020-04-16 16:58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器械行业概览

    2022-03-02

    全文字数:2649字,精读时间:5分钟



    移动医疗器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重要性凸显

    2020年2月,武汉一位医生在无法使用听诊器的条件下,采用手持式移动超声折本成功诊断并助力抢救了一名生命垂危的新冠肺炎老年患者。

    东软医疗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创新性地推出了雷神移动CT扫描单元,帮助一线疫情防控,减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满足疫区诊疗需求。

    移动医疗器械由于体积小、便于移动且具备数据传输功能,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重要性不断凸显。

     

     

    官方定义出炉,移动医疗器械发展逐步规范化

    2017年之前,移动医疗器械行业一直处于粗放发展阶段。2017年12月,CFDA发布《移动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并在其中给出了移动医疗器械的官方定义——移动医疗器械指采用无创移动计算终端实现一项或多项医疗用途的设备和/或软件。其中移动计算终端指供个人使用的移动计算技术产品终端,包括通用(商业现成)终端和专用(自制医用)终端,使用形式可分为手持式(如平板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穿戴式 (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和混合式(手持式与穿戴式相结合)。根据该定义,移动医疗器械包含移动医疗设备、移动独立软件和移动医疗附件三大类。

     

    移动医疗器械不仅性能指标需要达到常规医疗器械的技术水平,在网络安全能力、显示屏性能、环境光抗干扰能力、电池性能、云计算服务能力等方面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才可应用于临床。

     

    中国移动医疗器械行业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粗略来看,产业链可分为三个环节,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材料供应商,包括核心零部件、配件等硬件供应商和软件供应商;中游参与主体是移动医疗器械厂商,包括器械厂商和软件厂商;下游为应用终端,包括B端和C端,其中B端包括各类医疗机构及软件厂商等第三方机构,C端包括患者和高风险人群。

     

    受供需两侧因素共同驱动,中国移动医疗器械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受供需两侧因素共同驱动,中国移动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销售额统计,2015-2019年中国移动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由213.9亿元增长至48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7%。受软件技术逐渐成熟、硬件产品不断升级及终端需求居高不下三方面因素共同驱动,2019-2024年中国移动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仍将持续增长。

     

    移动医疗器械将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加深

    移动医疗器械在数据采集、管理与应用方面优势突出,推动医疗大数据应用加深将成为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具体而言,移动医疗数据的数据采集与管理优势包括:

    (1)数据标准化采集。移动医疗器械通常不具备本地数据储存功能,数据需统一传输至某处集中储存。为实现集中储存,数据采集过程标准化程度更高,更有利于后续的数据处理与应用;

    (2)数据集中管理。通过传统医疗器械获取的医疗数据,由各类医疗机构及患者分别保存管理,交叉对比、应用难度较高。移动医疗器械打破了不同用户间的数据壁垒,以患者为标签,聚合所有相关数据,应用更方便;

    (3)数据联网应用。移动医疗器械实现了数据的联网应用,得益于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等医疗方式的推行,移动医疗器械将推动医疗大数据应用加深。

     

    移动医疗器械逐渐向低成本化及小型化方向发展

    低成本化

    移动医疗器械目前的主要应用渠道依然是大型医院。但是,由于其具有便于存放、应用科室广泛且价格便宜等优势,在基层医疗机构极具发展潜力。现阶段影响移动医疗器械在基层医疗机构普及的最重要原因仍然是价格。以移动影像设备为例,常见的核心零部件如球管、平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等,价格均高达十万至百万级别,导致整体设备售价居高不下,资金有限的基层医疗机构采购意愿较弱。

    过去五年,领先的医学影像设备厂商均积极探索降低产品核心零部件价格的办法,从而降低整体移动医疗器械产品售价。以移动DR为例,核心零部件平板探测器的价格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佳能医疗、普朗医疗等多家厂商推出移动DR产品终端价格已经能够控制在100万以内。未来,移动医疗器械行业低成本化的趋势将愈发明显。

     

    日常化

    移动医疗器械在疾病管理,尤其是慢性病管理领域优势突出,具体包括:(1)长期记录数据,实时健康预警;(2)提供远程医疗支持;(3)操作相对容易,结果更加直观,适合非专业医护人员使用。慢性病难以治愈,需要长期的监测与调理。患者日常使用移动医疗器械进行自我管理将成为慢性病治疗的未来趋势之一。在慢性病患病率不断走高的背景下,移动医疗器械的日常化趋势也将逐渐显现。

    深度见解:风险与机遇并存,移动医疗器械行业在坎坷中不断前行

    中国移动医疗器械行业风险与机遇并存。

    移动医疗器械为了实现“可移动性”,需采用特殊的工程原理及配件,同时需要具备联网及数据传输功能,导致行业存在产品质量、新品上市及信息安全等风险。此外,低端的移动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壁垒低,行业竞争激烈,而高端的移动医疗器械产品研发难度较大,仅有研发实力强劲且资金雄厚的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整体而言,移动医疗器械行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但是,供需两侧强劲的驱动力同样为移动医疗器械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在供给方面,一方面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技术对于降低移动医疗器械数字化成本、提升移动医疗器械智能化水平及安全性意义重大。伴随该类软件技术的逐渐成熟,移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向好。另一方面,显示屏、电池等重要配件呈快速发展之势,尖端技术应用不断加深,有利于移动医疗器械产品性能指标提升。

    在需求方面,移动医疗器械应用科室更广泛,且适用于基层医疗与院外医疗,二者受国家政策驱动发展态势向好,推动移动医疗器械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