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有钱还比你闲,看这群人撑起亿万市场

    2020-04-23 14:40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分析概览

    2022-03-02

    全文字数:3354字,精读时间:7分钟



    中国老年群体消费行为升级,老年消费观念产生巨大改变

    银发经济是伴随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人口老龄结构的转变而形成的新兴产业集群,产业覆盖面积广,具备广阔的前景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0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鼓励“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的发展,支持发展社区居家“虚拟养老院”。

    2019年11月11日,江苏镇江官塘桥街道宝平社区开展“老人玩转网购,乐享智慧生活”志愿活动,来自江苏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深入社区,向老人们讲解如何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进行网购。

    2019年9月9日,“5G时代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于广州举行, “全国智慧健康养老标准化工作组大湾区工作站”正式揭牌。

    2019年2月27日,中国中央国家机关职业年金第一笔缴费划入国寿养老受托户,中国职业年金计划正式开始运营。

    在政策与社会福利的引导下,中国银发经济逐渐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形式多样化的转变。


    银发经济是为满足中国老年群体的需求而催生的新经济形态

    银发经济又称老年经济,,是以养老服务为核心,围绕老年群体的衣、食、住、行、医而展开的主体产业与支持产业。根据具体板块划分,银发经济大致可分为医疗保健、日常消费、休闲娱乐、生活保障四大板块。银发经济涉及到的领域包含养老服务、营养保健品、家用医疗器械、旅游、日常消费、金融理财等。银发经济产业覆盖面积广,因此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巨大的发展潜力。银发经济发展的核心目的为:深刻洞悉把握老年人的消费习惯,针对性地加以布局,从而进一步激发老年群体的消费意愿,促使老年群体释放消费潜力。



    老年群体人口红利、政策支持与资本青睐为银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驱动力

    2015-2019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按消费额计)从2.4万亿元增长至4.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2%。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保持增长的原因有:(1)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减少13%以上,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2.5亿人,老年群体人口基数庞大带来巨大人口红利,且现阶段中国银发经济相关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潜能并未充分释放,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国家方面,政府主要通过开展PPP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合作,进入银发经济市场,以促进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多种因素叠加推动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性增长,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老年群体触网率的提高与人口红利催生庞大的银发经济市场

    中国老年群体人口结构红利为银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TFR(总和生育率)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总要因素之一。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减少13%以上,总和生育率下降至1.5以下,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2.5亿人,占国家总人口数的18%左右,老龄化趋势明显。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推测,假设2020年、2030年总和生育率均为1.8,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30%,届时每3.3个中国人中将有1个60岁以上的老人。中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现实,为银发经济的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呈现多元化模式,产业覆盖面积广,几乎涵盖国民经济行业的所有类别,现阶段中国银发经济相关产业规模超4万亿元,但市场经济刚起步,潜能目前并未充分释放。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报告称,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增长至10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例增长至33%,中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最具市场潜力的国家。


    中国银发经济市场政策利好

    国家鼓励社会资本不断进入银发经济市场,加速银发经济行业的快速发展。政策方面,国家主要通过开展PPP项目,在公立资源丰富的地区,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租赁等方式与政府合作,进入银发经济市场,其涵盖领域包括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娱乐、公立机构改革等。

    在所有的养老PPP项目中,多数项目为政府发起,社会资本发起占比较少,政府在项目中具有主推作用。现阶段,中国PPP养老项目主要集中于北京、黑龙江、山东、江苏等10余个省份。目前中国养老PPP领域多数项目处于探索阶段,但中国各地已加速开展针对养老PPP项目的实践,预计未来将在该领域具备成熟经验。PPP养老项目具备公益性强、覆盖面广、体量大、收益周期长等特点,若此类项目运作得当,可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银发经济市场备受资本青睐

    银发经济市场投融资热度不减,养老行业备受资本青睐。2018年中国总计有6家养老服务机构获得融资,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A轮、天使轮与战略投资(16.67%)。相较2017年,A轮融资次数比例上升12%,新增战略融资占比16.67%。伴随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其广阔的产业前景,各路资本纷纷进入市场,为银发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互联网与5G的发展打破传统的养老模式

    老年群体移动网民崛起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老年群体对于移动社交媒体与移动电商平台的使用率不断增加,2018年中国移动网民中银发人群规模已超5,000万人次,人口占比达10.4%。虽然目前社交媒体在老年群体的渗透率较低,但用户规模、使用时长都在逐年增长,老年群体也日渐成为中国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的蓝海市场,潜力凸显。从各大主流线上平台来看,老年群体的线上社交与购物行为已经全面成熟并且不断加速,各类电商、小程序等平台可握把老年群体市场带来的商业机遇。

    智慧养老体系逐渐形成,未来养老模式有望突破地域限制

    5G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与银发经济市场的逐步完善推动智慧养老模式的快速发展。自2017年,中国三部委联合制定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来,智慧养老产业生态系统日渐完善,智慧养老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一个超万亿的市场空间逐渐形成。养老为5G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在5G网络覆盖下,医疗诊断与养老服务可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养老资源的分布将更加平均。家庭、个人可与养老机构进行更为便利、快捷、高效的对接,加速传统养老模式向智慧养老模式的转变。从商业模式看,远程监护类企业,如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与社区养老机构等主要通过与C端、B端、G端合作进行市场渗透,为老年群体提供上门服务。由于目前老年群体老人对新技术接受度普遍较低,因此与用户规模较大的通信类企业或保险公司等合作,有利于企业快速开拓市场。

     

    深度见解:老年群体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带动银发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包含核心养老服务产业、养老服务支柱产业及辐射产业的链条已初具形态

    中国的老年群体多出生于物质基础较差的年代,伴随经济水平的提高,该人群逐渐享受到生理与物质方面的满足,消费行为逐渐由节俭型转向享受型。基于相对稳定的收入与大量空闲时间,老年群体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除生活日常、疾病医疗方面的花费外,老年群体在旅游、理疗等高层次、享受型方面的支出占比逐渐提升,逐渐开始投资兴趣爱好,愿意为提升生活质量而消费,老年群体的品牌消费世代逐渐开启。

     

    中国银发经济产业链具备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产业辐射面积广,直接涉及的产业为养老服务,支柱产业为养老日用品、老年医疗设备、老年娱乐、养老地产、养老金融业等。同时,银发经济还对其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如信息传播、交通运输、科技、文化教育等产生强大的拉动效应。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相关产业,可对中国经济与市场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中国银发经济市场竞争者众多,但各类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较不成熟,尚未形成清晰的企业竞争态势。现阶段,以物联网、互联网、5G等为特点的新型信息技术逐渐进入银发经济产业链,智慧养老模式逐渐崛起。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