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242字,精读时间:4分钟
中国正式迈入无人机运输新阶段
2018年3月27日,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向顺丰旗下江西丰羽顺途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中国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允许该公司在试点区域进行商业化运营。中国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的发放,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无人机运输新阶段,这既是对无人机拓展应用领域的一次创新,也是传统航空货运与无人机新业态的一次融合。当前世界物流无人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美国全面领先,欧洲积极跟随,中国并不落后的格局。
无人机动力系统逐渐向轻量化方向发展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需要由无人机系统支配运行,包括飞行系统、地面控制系统与机载任务设备系统三部分,飞行系统是无人机的“心脏”,对无人机的稳定性、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精确度、实时性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决定无人机的飞行性能。飞行系统包括机体系统、动力系统、飞控系统、导航系统、电气系统和通信系统。
动力系统是无人机的基础,直接影响无人机飞行的可靠性。目前民用工业级无人机以油动为主,民用消费级无人机以电动为主。随着无人机的研发深入和行业应用需求增长,无人机动力系统逐渐向小体积、低成本、高可靠方向演进,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有望成为新动力来源,为无人机提供更持久的续航能力。
物流配送领域对无人机的需求量较大
民用无人机应用发展加速,已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航空拍摄等领域崭露头角。2018年以来,政府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广植保无人机统防服务,给予农业植保无人机采购补贴,加大无人机统防统飞作业面积,一定程度上加快植保无人机应用发展。截至2019年底,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占比高达42.3%,电力巡检、安防领域的无人机应用占比亦超10%。无人机可执行人工作业无法执行的任务,适应艰险的作业环境,如物流运输、防灾减灾、搜索营救、核辐射探测、交通监管、资源勘探、边防巡逻、森林防火、气象探测、农作物估产、管道巡检等领域运用无人机作业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无人机优势的凸显及应用研发成熟,未来将有更多行业采用无人机作业。从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度考量,物流配送对无人机的需求量巨大,但无人机应用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且无人机飞行涉及空中管制,目前监管尚未明确,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尚未大规模实现商用。
无人机更适用于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最后一公里”配送
无人机飞行不受传统运输路线上的地形限制,适用于农村等偏远地域的物流配送。无人机在天空的飞行路线为直线,行走路线比传统路面运输线距离短,适合紧急件配送。目前,中国及海外众多物流、快递及电商企业在大量测试物流无人机应用,尝试将无人机添加为常用的物流配送工具。
农村及偏远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够便利,若通过建造传统物流网络覆盖农村及边远地区,搭建及运营成本过高,企业负担将会过重。农村及边远地区的低空管制相对宽松,更适合通过无人机工具打造物流配送网络。随着农村电商市场的不断发展,偏远地区,特别是山地、跨江河等特殊地理条件的区域,为物流无人机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对农村地区而言,无人机在城市地区的应用前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1)城市地区的传统物流网络相对健全与成熟,传统的物流运输配送工具即可满足城市地区的物流需求;(2)城市地区对低空飞行有严格限定,大规模的无人机配送仍难以获得准许;(3)无人机载重有限,每次配送数量不多,需要多次往返取件,而在城市人口聚集的情况下,同样的派送路线多次往返将会导致配送成本大幅增加,不具备使用优势。
无人机物流有效加速物流效率及解决困难地区配送问题
在中国电商行业蓬勃发展及居民消费升级驱动下,中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中国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635.2亿件,同比增长25.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497.8亿元,同比增长24.2%。随着农村市场、西部地区、跨境购及生鲜领域等快递需求的释放,无论从市场拓展还是从区域扩张来看,未来快递行业都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但在人口红利进一步消退,人工成本逐渐高企的背景下,传统人工作业模式使物流行业面临发展瓶颈,无法满足客户对物流服务高速、快捷、准确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深层次的自动化物流运作需求呼之欲出。用无人机打造短途航空物流网络,加速物流效率,有效解决偏远地区及常规物流网络无法触及的地区在传统配送方式下成本高收益低的问题。
深度见解:
物流无人机产业链上游较中游、下游具有更高投资价值
控制芯片承载着飞行控制逻辑和系统管理功能,相当于无人机的“大脑”,决定了无人机的性能。目前无人机控制芯片主要有MCU(单片机)、FPGA、ASIC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市场参与者较多为海外芯片巨头,如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中国本土企业较少。但随着工业级无人机应用推广,针对特定任务场景的控制芯片的优化需求将逐渐凸显,专注研发专用芯片的企业将获得发展机会,参照整个无人自动化产业芯片发展趋势,专用芯片领域的投资具备较高价值。
物流领域的无人机实践将推动监管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于2018年3月发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未将物流运输业包含在内,即物流运输业的无人机经营活动尚未得到政策允许开放,但中国邮政、京东、顺丰等企业在加速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试点应用。在众多企业的试点实践推动下,物流行业的无人机管理办法或将出现行业先行,推动政策发展的局面。未来三年,将是政府与产业界协同推进监管政策落地的关键阶段,当无人机商用牌照发布时,物流无人机行业应用将迎来发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