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面板快速渗透,行业快速发展

    2020-04-28 17:43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AMOLED行业概览

    2022-03-02

    全文字数:2985字,精读时间:5分钟



    AMOLED面板在各领域加速渗透,行业将高速发展

    2019年CES上卷曲电视首次亮相,乐金显示(LG Display)发布了65吋可卷曲电视原型机OLED TV R电视,其面板屏幕完全展开显示大约需要15秒,支持高达5万次折叠和展开。在2020年初的CES上,应用AMOLED屏幕的大尺寸智能卷曲电视再次现身,卷曲电视日常使用状态与传统电视并无差异,而收纳时则可通过卷曲柔性屏幕大大缩小占用空间。乐金显示(LG Display)旗舰4K OLED可卷曲电视Signature OLED TV R将在2020年第二或者第三季度上市售卖,售价约为6万美元。


    AMOLED加装TFT层保持像素状态,通过驱动电路驱动发光二极管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体,指采用极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所构成且当电流通过时会发光的有机半导体,OLED具有自发光特性。AMOLED是有源驱动式OLED,具有TFT阵列,可独立地控制每个像素点的发光情况,使得像素点可连续且独立发光,最终形成所需图像。AMOLED是目前OLED行业的主流应用,主要应用于高端及中大尺寸屏幕领域。


    中国AMOLED产业链上游环节依赖进口,中游面板厂商大规模投资柔性OLED产线

    中国AMOLED产业上游资源包括制造设备(显影、刻蚀、蒸镀、封装、检查、测试),原材料(ITO玻璃、有机材料、偏光板、PI模、封装胶等),组装零件(驱动IC、电路板、被动元件等);中游主体为AMOLED面板制造商,下游主体为各应用领域设备制造商,如智能手机、OLED电视制造商。

    在面板制造的三大工艺流程中,Module(模组)工艺门槛相对较低,已率先开启国产化进程

    在面板制造的三大工艺流程中,Array(阵列)、Cell(成盒)工艺较为复杂,对应技术壁垒高,基本由韩国和日本企业垄断。Module(模组)工艺门槛相对较低,且设备更换频率更高,已率先开启国产化进程。预计2020年,中国AMOLED模组设备的国产化率将达到50%以上。


    AMOLED上游原材料多被日韩美等国厂商把控,中国厂商与机构正积极加强原材料研发与制造工艺改进

    OLED材料的核心专利存在高技术壁垒,生产主要集中在韩国、日本及美国厂商手中,这些厂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具有稳定合作的OLED前端材料供应商。在显示器的可靠性、电气特性以及生产稳定性方面,小分子发光材料处于领先地位,是目前最主要的有机发光材料应用体。日韩厂商主要生产小分子发光材料,欧美厂商主要生产高分子发光材料,其中日韩系厂商约占80%的市场份额。中国AMOLED行业目前50%以上的材料依赖于进口,有机发光材料被海外厂商把控,给中国国内面板厂商带来成本压力。

    中国企业和机构积极推进有机发光材料研发与创新,带动中国有机发光材料技术进步。中国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实验室推进发光材料技术研究,在荧光发光材料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传统荧光发光材料效率低的问题。中国OLED行业在原材料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将带来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带动AMOLED显示面板及下游应用产品价格下降,进一步促进AMOLED行业需求上升。


    全球AMOLED驱动IC市场从韩国厂商垄断局面逐渐转向多点开花

    AMOLED驱动IC可满足智能手机用户全面屏、省电、画质改善以及低成本等需求。

    三星电子由于布局早,市场占有率和芯片工艺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占据全球智能手机AMOLED驱动IC市场约60%的份额。其它厂商市占率和出货量较少,包括韩国的Silicon Works、美国Synaptics、中国台湾瑞鼎科技、中国大陆中颖电子、联咏科技、晶门科技、集创北方、吉迪思、奕斯伟、云英谷等。韩国以外的驱动IC制造商在智能手机AMOLED面板驱动IC市场中的份额持续提升,2020年份额有望超20%。


    智能手机领域为AMOLED面板主要应用市场

    2019年全球AMOLED产值为301亿美元。AMOLED显示面板主要应用在手机领域,产值占比超85%,AMOLED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智能手机领域。

    2018年智能手机AMOLED屏幕渗透率已越过20%的临界爆发点,凭借远超LCD的显示效果和超低功耗的屏幕特点,AMOLED屏幕已成主流手机品牌高端机型标配。随着中国国内AMOLED面板厂商制造良率越过60%的盈亏平衡点,叠加全面屏和屏下指纹的设计趋势,尤其在华为、小米、OPPO、vivo等AMOLED屏幕渗透率较低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带动下,2020-2021年中国国内AMOLED面板出货量将高速增长。

     

    AMOLED面板相较LCD面板具有显著优势

    AMOLED屏幕相对LCD屏幕具有显示效果突出、响应速度快、更轻薄、功耗低、生物识别功能佳、柔性好、色准优等优势。显示行业专家与消费者普遍认为AMOLED显示屏幕是智能手机显示最佳选择。2019年智能手机AMOLED屏幕渗透率近35%,中国国内AMOLED制造良率已越过60%的盈亏平衡点,凭借优于LCD的显示效果和超低功耗的屏幕特点,AMOLED屏幕已成为前五大手机品牌旗舰机型的标配,在华为和小米等AMOLED屏幕渗透率较低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带动下,叠加折叠屏手机发展趋势,AMOLED屏幕将持续替代LCD屏幕,中国国内AMOLED显示面板出货量将持续增长。


    AMOLED制造成本随良率提升而下降,促进厂商成本下降与毛利提升

    随着AMOLED生产良率提升,AMOLED显示面板成本有望下降。中国国内主流AMOLED面板厂商制造良率已越过60%的盈亏平衡点。中国显示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良率超85%,维信诺AMOLED生产良率亦超70%。随着中国厂商AMOLED生产良率提升,AMOLED面板成本将有效下降,厂商毛利有望逐步改善,行业发展向好。主流厂商生产良率进入65%-90%区间,成本趋近LCD生产成本区间,有望迎来订单与出货量上升,带来良性循环。



    卷曲应用屏幕是柔性应用的高阶形态,将成为AMOLED显示屏的发展方向

    作为柔性屏的另一种未来,卷曲可称为柔性应用的高阶形态。卷曲形态的终端将进一步突破当前折叠终端的形态限制,让智能终端真正成为“非固定形态”。而其带来的更大显示面积则更加匹配5G时代海量信息输出所带来的终端需求。

    智能手机的屏幕占比逐渐增加,边框逐渐变小,从最初的触控屏到窄边框显示,曲面屏的出现缩小了左右边框,全面屏成主流趋势。2017年全球全面屏手机的渗透率不足9%,2018年已快速增加至近45%,2019年超60%,随着消费者对显示屏的可视面积需求提高,全面屏手机的渗透率将有望持续提升,预计2020年将可提升至近90%。

    与折叠屏相比,卷曲屏可通过卷曲的方式节省更大的空间,携带更方便,屏幕尺寸更大,因此从柔性OLED产品视角分析,折叠屏仍属于过渡性应用产品,可卷曲屏才是柔性OLED屏手机的终极形态,市场需求将推动厂商对柔性OLED材料(如要求偏光片越来越薄,要求盖板兼顾表面硬度和可弯折性,要求OCA的贴合材料需满足超20万次折叠等)、技术(封装技术、硬质基底技术、功能层间应力控制等)进行改进。


    深度见解:技术革新推动大尺寸AMOLED发展

    喷墨印刷技术与QD-OLED技术有望推动大尺寸AMOLED发展。OLED电视已在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稳步发展。目前全球有超15家电视厂商加入OLED电视阵营,但当前仅有乐金显示(LG Display)一家具有大尺寸AMOLED面板大规模量产能力,面板资源有限,大多数电视厂商无法大举进入OLED电视市场,OLED面板在电视市场的渗透率不足2%。

    目前AMOLED电视的平均售价约为液晶电视的四倍,限制OLED电视渗透率提升,预计2020年喷墨印刷技术(inkjet printing)实现商业化后,大尺寸OLED面板价格有望大幅降低,推动OLED电视市场快速增长。到2021年或2022年,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开始大量生产QD-OLED面板时,OLED电视的增长速度有望加快。2019年全球OLED电视市场销量近350万台,2022年有望超1,000万台。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