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834字,精读时间:4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生铁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中国生铁行业急需扩大海外铁矿资源布局
近十年来,受下游钢材市场需求量快速增加影响,中国生铁市场反应持续利好。中国生铁生产成本与主要原材料铁矿石市场价格关联度较大,企业利润空间易受铁矿石市场供应情况及价格影响。未来,在资本市场助力下,部分头部企业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持续扩大经营范围。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生铁生产企业将积极进军全球铁矿石市场,保障中国生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生铁是建筑业及基建领域重要消耗品
生铁是指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为2.1%-4.3%,除碳元素外,生铁中还含有硅、锰、硫、磷等元素。生铁是铁矿石由高炉冶炼生产出的粗制铁,在钢铁领域中属于初级产物,可进一步精炼成熟铁、粗钢或工业纯铁。生铁质地坚硬、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及铸造性,广泛应用于钢材冶炼及零件铸造等领域。
根据材料中碳元素存在形式划分,生铁可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及球墨铸铁三类。
生铁是如何生产的?
中国生铁行业产业链发展成熟,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材料供应商,包括铁矿企业及煤矿企业,主要提供生铁生产所需原材料;中游参与主体是生铁生产商,主要进行生铁生产及销售活动;下游参与主体为钢材生产,主要进行粗钢冶炼及各类钢材加工等活动。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
(1) 铁矿企业
产业链上游铁矿企业主要从事铁矿石开采、运输及销售工作。钢铁行业是铁矿石主要消耗领域,其发展状况对铁矿石需求产生直接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及消费国。2018年,中国钢铁的表观消耗量约占全球产量45%。中国生铁及粗钢约占全球产量61%及48%。从经济体量上分析,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华北地区是铁矿石主要消费地区。
(2) 煤矿企业
产业链上游煤炭企业主要从事煤炭开采、进出口贸易、运输及销售工作。根据煤炭应用领域划分可分为动力煤、炼焦煤、化工煤及喷吹煤四种,其中炼焦煤是生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约占中国煤炭结构的37.5%。
中游生铁生产企业:
中国生铁产业链中游主体为生铁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对上游原材料进行混合后,将金属铁从含铁矿物中进行提炼等活动等活动。主要产品为生铁铁水及生铁铸体。
从产能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生铁产能分布广泛,当前中国共有28个省(区、市)具备生铁冶炼能力。在产能集中度上,中国生铁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及华南地区,产能排名前十的省(区、市)生铁产能占中国总产能的74.5%,其中河北省生铁产能最大,是中国唯一生铁产能过10亿吨的钢铁大省。
下游钢材生产企业:
中国生铁产业链下游主体为钢材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对钢材的冶炼、加工、销售等活动。主要产品包括粗钢、线材、板材、型材、特钢等。
受下游市场需求驱动,中国钢材产量位于全球第一。中国钢材行业现已形成以国有制企业为主,多种所有制企业为辅的市场竞争格局,其中国有制企业约占市场的59%,民营企业约占30%,外资企业约占8%,合资企业约占3%。从产能结构上分析,中国钢材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前十家钢材生产企业约占市场的28%。
终端消费旺盛,推动中国生铁行业健康运行
中国生铁行业市场规模与建筑、基建、机械、汽车等领域发展情况高度关联。过去五年间,受宏观经济上涨、钢铁产能扩大影响,中国建筑及基建规模大幅扩大,中国生铁行业市场规模(按产量计)快速扩大。中国生铁行业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9,141.3万吨快速增长至2019年的78,215.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1%。
未来五年,受新基建投资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中国生铁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入量价齐升阶段,预计未来中国生铁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3.0%的增速增长。
未来五年,“新基建”有望成为中国生铁行业下一增长发力点
伴随2020年开年来的一系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政府相继推出多项政策促进“新基建”领域快速发展。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大数据中心、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七大领域。其中,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大力投入将带动生铁市场需求量,“新基建”有望成为中国生铁行业下一增长发力点。
原材料对外依赖度高,中国生铁行业路在何方?
中国铁矿石资源存在矿石品位低、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铁矿石单产规模较小、市场供应缺口较大。当前中国生铁行业在铁矿石原材料方面严重依赖进口,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位居全球第一,全球市场中,约70%以上铁矿石出口至中国。与国际铁矿石市场相比,中国铁矿石市场的市场化运作时间短、资本运营经验不足、全球战略性资源布局少。当前,全球铁矿石市场中,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等四大巨头为全球提供50%以上铁矿石。与上述企业相比,中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铁矿石开采及供应商,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中缺少定价权,中国生铁生产企业易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一带一路”,扩大海外铁矿资源布局
近十年,中国生铁生产企业积极寻求海外铁矿资源的布局,通过沿产业链上游延伸,有助于企业优化原材料供应情况。当前,中国生铁生产企业投资热点集中在非洲地区,该地区的核心优势在于铁矿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生产成本低等。已在非洲地区布局的生铁生产企业包括宝武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等头部企业。除非洲地区外,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同样具有丰富的铁矿原材料资源优势,未来,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加深,中国生铁生产企业在非洲及东亚地区铁矿资源布局将成为重点。
深度见解
随着铸铁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于优质铸造生铁,高纯生铁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目前国外虽然已出现了用废钢增碳的方法生产铸铁件,但在生产高质量的铸伯件(特别是铸态铁素体球铁件)时,仍需使用高纯生铁。当前,中国国内能稳定使用优质废钢增碳生铁铸铁件的企业较少,市场对高纯生铁及优质铸造生铁材料的需求较为迫切,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生铁生产企业将积极寻求高纯生铁生产技术及产能,中国生铁行业在高纯生铁领域中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