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3071字,精读时间:6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沉浸式体验娱乐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为吸引居民进行线下消费,沉浸式体验娱乐受到关注
因现在外卖服务、互联网娱乐行业发展迅速,中国居民在家中可通过腾讯、优酷、爱奇艺等平台观看视频资源,在美团、饿了么平台上下单一日三餐,在淘宝、京东平台上购买日常用品及衣物,无需出门即可满足生活娱乐需求。因此,为吸引居民出门体验服务、进行沉浸式打造成为商家促进线下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沉浸式商业逐渐兴起,商场将整个商场内部空间打造成沉浸式。又如沉浸式餐厅受到消费者青睐,餐厅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围绕菜品叙述故事,为原本普通的食物增加独特的艺术感,吸引消费者前来消费。未来,各行各业将呈现“万物沉浸”的状态,所有行业都可将沉浸式作为手段打造虚拟世界真实感,吸引和刺激消费者走出家门,进行线下娱乐消费。
沉浸式体验娱乐可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听觉、嗅觉、视觉、触觉,为其带来包裹型、多感官的全新体验
Ø 沉浸式体验娱乐定义
在先进科技的推动下,基于场景制造带来包裹型、多感官体验的一种娱乐方式。
Ø 沉浸式体验娱乐原理
沉浸式体验娱乐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引导其进入“心流”状态,从而获得超出日常生活范围的体验感受。
Ø 沉浸式体验娱乐分类
根据形式不同,沉浸式体验娱乐可分为纯空间沉浸式体验娱乐、交互式沉浸式体验娱乐、叙事性沉浸式体验娱乐三类。
(1)纯空间沉浸式体验娱乐。如沉浸式展览,设计者采用包裹式特效、镜像多重反射、多屏显示等手段,融合灯光艺术、行为艺术、绘画、雕塑等表现手段,打造独特的沉浸式观演环境,观展者可漫游其中,仔细欣赏展览品。
(2)交互式沉浸式体验娱乐。如沉浸式旅游演艺,以互动为基础,让人与人、人与环境产生交互,从而获得全新体验。宋城演艺于2017年推出的全民体验式旅游演艺主题活动“我回大宋”,每位游客进入景区前抽取穿越证,并根据穿越证选取角色和服饰,随后进入景区内根据提供的穿越线索和穿越地图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参与到《岳飞点兵》、《宋皇选妃》、《三千粉黛送柳永》等场景中,从而切实感受宋代的历史文化。
(3)叙事性沉浸式体验娱乐。如沉浸式戏剧,以故事叙述为主线,观演者通过不断穿梭不同空间,进入不同剧情,体验一对一、一对多的故事情节互动。当前,《不眠之夜》、《爱丽丝冒险奇遇记》、《无人入眠》、《死水边的美人鱼》等沉浸式戏剧受到广大文娱消费者喜爱。
沉浸式体验娱乐项目备受90后群体青睐,2015-2019年,中国沉浸式体验娱乐行业呈指数级增长态势
当前,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伴随购买力的不断提高,其消费习惯逐渐从购买商品转向追求享受型的文化娱乐消费,愈加注重商品本身所带来的精神层面上的体验。而沉浸式体验娱乐项目融合娱乐和科技技术可为消费者带来听觉、视觉、触觉上的互动感,因此受到消费者普遍青睐。截至2018年底,全球范围内,沉浸式体验娱乐行业已拥有超45亿美金的市场规模,纽约百老汇等地沉浸式体验娱乐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仅2018年,北美市场向市场推出700个沉浸式体验娱乐项目。而2019年,中国沉浸式体验娱乐项目数量亦已达到1,100余项,覆盖34类业态,行业市场规模由2015年2.0亿元增长至2019年4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1.6%,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未来,伴随游戏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沉浸式体验娱乐行业不断进行高度融合和碰撞,沉浸式体验娱乐项目的模式和内容亦将不断迭代,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沉浸式体验娱乐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
沉浸式体验娱乐行业边界未来将不断延伸
沉浸式体验娱乐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边界不断延伸,已衍生出沉浸式餐厅、沉浸式马戏团、沉浸式魔术等领域。
(1)沉浸式餐厅。沉浸式餐厅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围绕菜品主题叙述故事,利用声、光、电等特效满足用餐者听觉、触觉、视觉等全方位的需求,为食物增加独特的艺术感,为用餐者带来极强的冲击感。如2017年,由TeamLab打造的中国首家沉浸式餐厅花舞印象艺术感官餐厅正式于深圳开业,其将食品与艺术链接,用餐者将料理任意放置在桌子上,人工智能检测后开启全息投影,围绕每道菜品营造出杏花飞落、柳树飘扬、鹊桥相会等场景,同时,全息投影可与用餐者进行互动,若用餐者静止不动,空中展翅的鸟类会片刻停歇在用餐者手臂上,若用餐者发出声响,鸟类便会飞走。
(2)沉浸式马戏团。动物表演因变相强制动物做出违背自然天性的动作和行为,受到众多动物保护者强烈反对。伴随动物保护呼声日益高涨,以动物表演为主业的马戏团转向利用沉浸式技术进行转型,如德国隆卡利马戏团以360度全息影像替代真实动物表演猛禽高空飞扑、鹈鹕潜水捕食、狮子穿越火圈、猴子骑自行车等动作,既可避免动物受到伤害,亦可增进观众对于动物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让其不会产生“动物供人取乐”的观念。
(3)沉浸式酒店。沉浸式酒店并不仅仅只是提供住宿的场所,亦贯穿众多主题体验活动。如迪士尼正在筹备的星球大战主题沉浸式酒店,游客入住后便会进入星球大战冒险故事场景中,凌晨三点被人敲醒房门,同行的伙伴莫名消失,独自一人在酒店内寻找线索,发现案件的连环杀手。整个酒店亦被设计成巨大的宇宙飞船模样,游客需穿着特定角色的服装,提供客房服务的人员则为星球大战剧中的各类生物及机器人。沉浸式酒店的出现满足了游客对于探险、猎奇等超出日常生活体验的角色扮演诉求。
“沉浸式”作为一种手段,与各行各业现有的业态都可结合,尤其是娱乐业和服务业。未来,沉浸式不再做为任一行业固定的名词,将灵活运用于各种场景中,以全新的体验方式吸引和刺激消费者前来购买产品。
深度见解:沉浸式体验娱乐未来将通过与IP结合,开发多种类主题故事体验、主题表演
IP是2019年中国消费品市场的热词之一。2019年,各大品牌借势IP营销层出不穷,许多品牌在授权合作上发挥出色,实现品牌口碑和销量齐爆发,热点IP在多领域与产品融合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可口可乐IP授权安踏,发布联名款球鞋,产品发布首日直接售罄;人民日报IP授权李宁,使李宁获得口碑销量的大丰收。IP大潮引领下,中国沉浸式娱乐行业也开始探索其与IP的结合方法。以万娱引力为例,其拿到“触电总局”相关IP授权后,将故事改编成游戏化的沉浸式剧本,再按照「九宫格」即置景、视听、特效、故事、演员、服化、道具、社交、衍生品九大模块,进行拆分、制作、组装,最后打造出《触电•仙剑奇侠传之初入江湖》及《触电•鬼吹灯》两大IP主题沉浸式娱乐活动,再结合由相关小说、游戏情节制作而成的谜题元素,获得消费者一致好评。当前,沉浸式体验娱乐制作方与IP的合作方式已出现版权合作、项目引进以及共同制作三种方式,其中,热门沉浸式戏剧作品《不眠之夜》是上海文广集团从英国Punchdrunk剧院引入,并采用共同制作的方式进行,即外方团队负责以原作标准创作、排演和空间设计,中方制作方则在本地化、剧场搭建以及制作呈现上贡献力量。未来,沉浸式娱乐体验行业正继续走在获得更多版权IP,制作IP主题体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