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省油?热交换器助您的爱车“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2020-09-10 14:11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汽车热交换器行业概览

    2022-03-02

    全文字数:3074字,精读时间:5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汽车热交换器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热点内容。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您可进行邮件咨询。


    颜值时代来临

    2016年,中国“国六”排放标准正式落地,并已于2020年起分布执行。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需更新其单车的尾气处理系统及零部件设备以满足“国六”的法规要求,从而加速热交换器在汽车中的应用,推动中国汽车热交换器行业市场需求量的提升。同时,中国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降油耗压力持续增加,而汽油机通过安装EGR热交换冷却装置,可在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的同时,节省3%-5%的油耗。伴随着中国降油耗政策的实施,汽车热交换器节能效果与经济效益将逐步显现,为中国汽车热交换器行业创造了广阔发展前景。

    每种热交换器产品在汽车及发动机上均可发挥其独特的功用

    热交换器是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的设备,主要由冷却用芯体、进水室与出水室三个部分组成,其在汽车上的应用广泛。汽车上使用的热交换器品类包括散热器(水箱)、中冷器、暖风散热器、机油冷却器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等,分别属于汽车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与车身系统。汽车发动机系统中热交换器主要分为散热器中间冷却器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三大类。

    汽车热交换器生产所需原材料供应充足,但采购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

    汽车热交换器行业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参与主体为铝材、钢材、塑胶等原材料供应商。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及供应量波动可对汽车热交换器行业的生产制造成本产生较大影响。其中,铝锭是汽车热交换器芯体的主要原材料之一,而钢材与塑胶是汽车热交换器压铸、机加工与注塑环节中重要的原材料。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原铝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行业所需铝锭、钢材两类原材料均供应充足,但采购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

    网络销售渠道兴起

    中国汽车热交换器制造商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各类整车厂与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其中,整车厂由宝马、奔驰等国际厂商与比亚迪、吉利等中国国内厂商组成。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则有博世、法雷奥、日本电装等国际供应商与潍柴动力、玉柴机器等中国国内供应商组成。中国汽车热交换器行业下游涉及的整车制造企业与一级零部件供应商数量较少,市场集中度较高,因此其对于中游汽车交换器制造商议价能力较强。

    随着汽车配置与零部件国产化比例的提高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助推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与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快速发展,从而带动中国汽车热交换器行业市场需求量的提升

    政策的鼓励与支持推动汽车热交换器行业发展

    汽车热交换器作为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行业发展长期受中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将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列为国家鼓励类产业。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还是最新颁布实施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国政府均将“汽车关键零部件”视为中国亟待提高并需长期扶持的重点产业;

    (2)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汽车热交换器行业的成长。《中国制造2025》及《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政策中均体现出中国政府长期扶持发展汽车工业的决心,并鼓励相关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是汽车热交换器产品研发突破的利好因素,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3)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间接扩大汽车热交换器行业的市场需求。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行业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

    汽车热交换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近两年来,中国作为全球范围内的最大汽车产销市场,整体市场增速逐渐放缓并趋于稳定,2018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8%,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存量增长阶段。但随着全球汽车工业领域环保化与轻量化的发展与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EGR系统、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冷器等汽车热交换器在乘用车及商用车上应用率快速提升中国汽车热交换器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收入计)由2014年的1,592.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8年的2,429.5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1%。此外,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汽车热交换器总成的单车价值量将显著提升。未来,中国汽车热交换器行业将向模块化设备的方向发展,且铝材的广泛应用将有效降低汽车热交换器行业内制造商的采购成本,促使其利润水平不断提升。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汽车热交换器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节能减排成为行业发展目标

    Ø 模块化与集成化发展

    汽车热交换器的模块化设计是将零部件与总成按其在汽车上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完整的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需汽车热交换器的开发、工艺设计、采购与制造等环节相互贯穿协作实现。模块化汽车热交换器产品集成了愈多的零部件且整体技术含量较高,从而有效提升单车配套热交换器设备的价值量。以轿车前装模块为例,其由散热器、电子风扇、变速箱冷却装置、中冷器等零部件构成,单个零部件的价值量仅为100-400元人民币,而集成为模块化设备将提升至2,000-3,000元人民币,从而有效提高汽车热交换器制造商的盈利能力。

    Ø 轻量化与环保化发展

    汽车热交换器产品起源于软钎焊的铜产品。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铝制热交换器产品替代通知热交换器产品的潮流从乘用车迅速延伸至商用车。同时,在全球汽车工业轻量化、环保化的趋势下,铝制汽车热交换器产品逐渐兴起并成为主流。

    近五年来,随着环保化的发展趋势,汽车工业领域中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带动汽车热交换器行业内制造商开发了多种新型的铝制热交换器,主要包括可再循环使用的全铝热交换器与为新能源乘用车开发的铝热交换器。

    同时,汽车热交换器制造商顺应全球汽车工业的轻量化潮流,发展全铝制散热器、结构紧凑的冷凝器、铝合金中冷器、铝合金EGR冷却器等。其中,新型冷凝器将集液管、干燥器与冷凝器本体合一,且芯体厚度仅为12mm,而全铝制散热器的质量与铜质散热器相比减少20%-40%,并愈加趋向模块化结构,有效减少组成零部件数量使质量更轻并适用于愈高的冷却剂温度

    深度见解:汽车工业细分领域快速发展推动汽车热交换器产品的不断革新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且乘用车市场增量显著。在中国国务院于2015年5月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后,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并不断加大对乘用车、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的投入,推动中国乘用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

    近五年来,SUV作为乘用车愈加细分领域发展迅速。伴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与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与轿车相比拥有较大乘坐空间的SUV车型逐渐成为中国消费者青睐的选购车型。此外,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自驾游等新型出游方式的兴起推动中国SUV销量快速提升,成为中国汽车热交换器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除SUV外,汽车热交换器行业的另一个增长驱动力来源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受益于中国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较传统汽车提升300%以上。与传统乘用车热管理相比,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单个零部件的技术含量整体配套零部件数量均有较大提升,可使单车配套价值量显著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为汽车热交换器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前景,驱动行业整体不断研发新型配套产品并快速发展。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