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快速增长与国产化快速推进,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行业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2020-09-18 16:35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器件OLED行业概览

    2022-03-02

    全文字数:2351字,精读时间:4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OLED市场火热,产业链上游材料行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对显示屏的性能和品质提出更高要求,OLED逐渐获得苹果、华为、小米等终端厂商的青睐,搭载OLED显示屏的电子产品的出货量屡创新高,京东方、维信诺等OLED器件生产企业订单不断增长。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OLED产业链上游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仍然是中国OLED行业进一步发展的“软肋”,但这也意味着中国本土企业在该领域的发展潜力可期。目前,吉林奥来德、西安瑞联新材等部分中国本土企业也冉冉升起,2020年4月8日,吉林奥来德于科创板上市的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2020年6月10日,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2020年第40次审议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西安瑞联新于科创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在科创板提供融资便利的背景下,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行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OLED器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发光功能材料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核心部分

    OLED是由多种有机材料组成,可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有机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OLED器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决定了OLED的性能表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由各种功能材料组成,包括发光功能材料及空穴功能材料、电子功能材料等功能材料。其中,发光功能材料是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OLED器件的发光和显色效果及寿命,其他功能材料主要起辅助发光功能材料的作用。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OLED产业链核心环节之一

    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产业链上游的参与主体为化工原料供应商,中游参与主体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生产商,下游参与主体为OLED器件生产商。OLED器件最终应用领域主要为消费电子,包括智能手机、VR/AR等可穿戴设备及电视。其中,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为OLED主要应用领域,两者合计占OLED发光材料市场消费量的比重超过90%。

    得益于应用规模的增长和产业链配套协同的增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在OLED应用规模的快速增长下,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终端材料需求量增长迅速,需求量由2015年的不足5吨上升至2019年的40吨以上,按终端材料的销售额计算,2015至2019年,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35.5亿元增长至66.9亿元,年复合增长达17.2%。头豹分析师预测,未来五年,随着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行业技术积累的持续增加,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将逐步加强,在下游应用推动和产业链配套协同加强下,预计2019-2024年,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较高水平增长。

    OLED器件持续增长的需求推动上游发光材料行业的发展

    显示面板是手机、电视、电脑等各类电子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伴随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显示面板由采用阴极射线管技术(CRT)发展至采用平板显示技术(FPD),FPD又逐步延伸出等离子显示(PDP)、液晶显示(LCD)和OLED技术。

    目前,以LCD技术为基础的TFT-LCD面板和以OLED技术为基础的AMOLED面板已成为电子产品采用的主流显示面板。

    Ø TFT-LCD面板基于功耗小、寿命长、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工艺成熟等特点,广泛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显示器件。

    Ø AMOLED面板得益于较高的发光效率和显示效果,逐步应用于手机、可穿戴设备领域,但由于其相对高的成本和较低的良品率,尚未广泛用于电视等产品的大尺寸显示器件中。

    伴随OLED工艺技术的成熟和消费电子产品对高性能显示器件需求的上升,AMOLED面板的应用规模将稳步扩大,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行业提供发展动力。


    愈加成熟的精细化工行业和OLED器件产能聚集效应为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行业提供产业链配套协同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上游为精细化工行业。得益于中国电子信息、医药、服装、农业等众多精细化工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行业之一,中国化工行业精细化工水平持续提升,精细化工行业规模稳步增长,为发光材料提供稳定原材料保障。

    得益于低成本和靠近终端电子产品市场等优势,下游OLED器件行业产能不断向中国大陆聚集。根据DSCC数据,2018至2022年,中国占全球OLED器件产能的比例有望由8%上升至46%。下游行业产能向中国的集中为发光材料本土化提供有利条件。

    OLED材料行业享有更高毛利水平,市场参与热度上升

    化工原料行业以生产四氢呋喃、无水乙醇等基础化工原料为主,OLED器件的生产主要以加工和组装为主,因而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环节平均毛利水平低于中游发光材料制备环节。相比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行业30%以上的毛利率水平,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环节毛利水平相对较低。OLED市场参与者具备研制发光材料从而增强盈利能力的动力。

    随着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产业链上游化工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链下游OLED器件行业产能向中国大陆集聚,发光材料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逐渐成熟,为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国产化提供土壤。在高毛利水平的驱动下,中国本土显示面板材料企业参与积极性增强,推动行业发展。


    深度见解:抓住中国国产化发展机遇,本土靶材企业成长潜力无限

    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市场参与者包括国际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国际企业主要参与终端材料的研制与销售,终端材料的细分市场集中度较高,如美国陶氏、三星SDI、出光兴产等在各自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终端材料市场出货量第一的本土企业奥来德占本土市场份额超过30%,但全球市场份额不足2%。对于中国本土企业而言,终端材料市场仍然属于蓝海市场,盈利空间可观。

     

    中国本土企业主要参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中间体及前端材料的研制与销售,在中间体及前端材料市场已具备较强影响力,如瑞联新材、万润股份等。然而,正因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伴随OLED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中间体及前端材料的市场参与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加剧中间体及前端材料市场竞争,驱动市场逐渐进入红海。

     

    因此,对于中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行业本土企业而言,虽然当前中间体及前端材料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该市场盈利空间或面临挤压。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中国本土企业或进一步加强研发、突破终端材料制备技术,从而进入终端材料市场,或通过绑定下游客户和差异化发展,深耕中间体及前端材料的细分市场。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