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盔一带,安全前行

    2020-09-21 16:48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头盔行业概览

    2022-03-02

    全文字数:2722字,精读时间:4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头盔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开展,头盔价格暴涨

    2020年4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开始部署“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明确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骑乘人员需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需使用安全带。由于头盔体积较大,运输存在一定限制,单个包装箱仅能容纳8个头盔,长达17.5米的挂车仅能承载1,000个包装箱,因此“一盔一带”政策的出台导致头盔出现短时间供应不足,造成了头盔的炒作,头盔批发价从原来的均价25元上涨至50元,各电商平台上的头盔价格涨幅亦达到2-4倍,多种品牌的头盔处在缺货状态。

    头盔种类多样,市场前景广阔

    头盔是一种用于保护头部的装备,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行驶、军事、运动、工作等方面。

    根据形状不同,头盔可分为全盔、3/4盔、半盔、上掀式盔4种类型。

    头盔原材料以及生产设备供应商、头盔制造商、应用领域共同串起中国头盔行业产业链上下游

    中国头盔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部分,上游参与者为头盔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供应商,中游参与者为头盔制造商,下游主体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应用领域。

    上游参与主体为头盔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供应商。头盔由外壳、缓冲层、内衬层、护颚、系带、镜片构成。其中,外壳、缓冲层为头盔的主要构成。头盔制作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包括吸料机、干燥桶、开模机床、上下料直角坐标机器人、注塑机等,其中注塑机是头盔生产环节所涉及到的核心设备。

    中游参与主体为头盔制造商。主流头盔的外壳材料主要为ABS、缓冲层材料为EPS,透明面罩材料为PC。当前市场上,单个头盔消耗ABS约400g,PC约150g,EPS约100g,根据当前ABS、PC、EPS价格,可得出单个头盔的材料成本为6.9元。

    下游参与主体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应用领域。当前,中国的头盔销量不超过5,000万顶每年,而以每辆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仅有1人驾驶假设,至少需要36,765万顶头盔,远远大于当前的5,000万顶的销量,因此中国头盔行业存在超3.1亿顶的需求缺口。

    “一盔一带”的实行使得头盔的渗透率大幅上涨

    由于头盔能够为佩戴者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其外壳和缓冲层材料能够分散和承受1,850公斤的冲击力,未佩戴头盔的骑乘人员头部受到损伤的比例是佩戴头盔的2.5倍,未佩戴头盔的骑乘人员死亡比例是佩戴头盔的1.5倍,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行驶、军事、运动、工作方面。伴随中国居民安全意识的增强以及摩旅文化的流行,中国头盔行业市场规模近5年一直平稳增长,从2015年的114,226.7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237,586.7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1%。

    中国头盔2020年4月21日,公安部交通部将要在6月1日开始实行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骑乘人员必须佩戴头盔的规定后,头盔进入大众和资本视野,数量供不应求,价格暴涨至原来的2-4倍,因此2020年,中国头盔行业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市场规模达到579,255.6万元,未来5年,中国头盔的市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加。

    智能头盔成为头盔行业发展新热点

    伴随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头盔成为头盔行业发展新热点。智能头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云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和GPS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5G技术等前沿技术作为支撑为佩戴者提供实时导航、高清摄像等多个功能,使得头盔这一传统产品不再仅限于单一的安全防护功能。

    (1)实时导航。当头盔时速达到60km/h,驾驶人员低头看手机3秒即相当于“盲开”50米,安全隐患巨大,而智能头盔借助增强现实光学成像技术能够解决骑行过程中需低头看手机导航的问题。智能头盔可虚拟成像45英寸大小的屏幕,导航信息如同漂浮在眼前,且智能头盔采用云技术与手机实时互联,实时更新最新地图数据,同时利用卫星定位和GPS技术为佩戴者提供导航信息;

    (2)高清摄像。针对轮滑、滑板、攀岩、滑雪、跳伞等运动爱好者开发的运动智能头盔前置摄像头可进行高清摄像,实时记录运动精彩瞬间。这一功能也可应用到快递员、外卖员的头盔上,尤其是外卖员配送外卖通常有时长限制,其主要采用传统电动车为交通工具,具有骑行时间长,骑行路段、路况复杂等特点,容易与其他机动车辆产生交通事故摩擦,而高清摄像可提供证据,保障外卖员参与交通路权的正当权益。

    智能头盔早在2015年就已经出现,但仅在中国境内外的部分科技类众筹平台上发布,如酷恩科技在京东众筹上发售NAVA N1智能头盔,当前智能头盔行业依然存在市场教育不完善、技术不够成熟以及价格过于高昂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智能头盔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未来,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应用,将支撑头盔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深度见解:如何防止假冒伪劣和低质低价的头盔产品大量涌入头盔市场,规范整个中国头盔行业市场秩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头盔行业面临低质产品泛滥、市场无序竞争、低价倾销等发展痛点。

    (1)低质产品泛滥:中国境内生产、流通的头盔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头盔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对28家头盔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的抽查中,产品质量合格率仅为25.0%,71.4%头盔产品的透明面罩受到撞击易破碎,67.9%头盔产品吸收冲击力和64.3%头盔产品耐穿性能不符合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头盔产品缺失完善的生产标准,尤其是针对电动自行车的头盔标准尚未制定出台。

    (2)市场无序竞争:中国头盔产能的聚集地存在众多类似黑加工点的头盔家庭小作坊,专门生产假冒伪劣的头盔产品,这类头盔产品的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证,头盔外壳和缓缓冲层材料质量低劣,无法吸收和分散撞击力。一旦面临巨大冲击,头盔容易裂成数瓣,无法保护佩戴者的头部安全。

    (3)低价倾销:部分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者经济能力有限、安全意识淡薄、贪图便宜,佩戴头盔仅为应付交警检查,或为冬季御寒,这造成该类人群倾向于购买家庭小作坊生产的低价头盔产品,而部分正规生产企业遭遇快速增加的劣质廉价的假货冲击,为保证利润也选择降低生产成本,偷工减料,低价倾销产品,整个头盔市场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中。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