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896字,精读时间:4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钢材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中国钢材行业急需扩大海外产能布局
近十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长,建筑业耗钢量显著上升影响,中国钢材市场反应持续利好。中国钢材生产成本与上游生铁产品的主要原材料——铁矿石市场价格关联度较大,企业利润空间易受铁矿石供应情况及价格影响。自今年起,中国逐步推进再生钢铁料进口政策及制度,中国进口再生钢铁料将持续扩大,可有效缓解进口铁矿石贸易压力、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增强中国在全球铁矿石贸易中的主动权及话语权。
钢材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消费领域
钢材是钢锭、钢坯或钢材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钢材加工都是通过压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钢(坯、锭等)产生塑性变形。钢材品种繁多,应用广泛,是现代工业中应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础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路、车辆、船舶等工业领域及建筑、基建等工程领域。根据钢材断面结构划分,钢材主要分为线材、板材、型材、管材四类。
钢材是如何生产的?
中国钢材行业产业链发展成熟,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材料供应商,主要为生铁生产企业,主要提供钢材生产所需原材料;中游参与主体是钢材生产商,主要进行钢材研发、生产及销售活动;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建筑、基建、机械、制造业、汽车等领域。
上游生铁生产企业:
中国钢材产业链中游主体为生铁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对上游原材料进行混合后,将金属铁从含铁矿物中进行提炼等活动等活动。主要产品为生铁铁水及生铁铸体。从产能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生铁产能分布广泛,当前中国共有28个省(区、市)具备生铁冶炼能力。中国生铁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及华南地区,产能排名前十生铁生产地区产能占中国总产能的74.5%,其中河北省生铁产能最大,是中国唯一生铁产能过10亿吨的钢铁大省。
中游钢材生产企业:
中国钢材产业链上游主体为钢材生产企业,主要从事对上游生铁或再生钢铁料进行冶炼、压延、加工等生产活动,主要产品为各类型钢材。根据炼钢工艺所需原材料及设备数量,中国炼钢工艺分为长流程炼钢及短流程炼钢两种途径。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炼钢设备降低上游生铁或可回收钢铁原材料中的含碳量、去除硫、磷等杂质并调节材料中合金元素含量,从而生产出钢材料。
下游应用领域:
钢材因为其独特良好的抗拉、抗压及机械加工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基建、机械、汽车、能源等领域。其中,建筑领域是中国钢材主要消费领域,约占35%,基建领域钢材消耗量约占17%,机械领域钢材消耗量约占14%,制造业领域钢材消耗量约占11%,此外,约8%的钢材产品用于出口贸易。过去五年,受下游建筑、基建等工程领域快速发展,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钢材消费国。
终端消费旺盛,推动钢材行业健康运行
中国钢材行业市场规模与建筑、基建、机械、汽车等领域发展情况高度关联。过去五年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走强,受中国建筑、基建规模大幅增长影响,中国钢材行业市场规模(按产量计)快速增加、钢材产能快速扩大。中国钢材行业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03,468.4万吨快速增长至2019年的120,477.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9%。未来五年,受新基建投资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中国钢材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入量价齐升阶段
近十年来,中国建筑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状态,中国建筑业生产总值由2009年的76,807.7亿元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235,085.5亿元。当前,中国建筑领域已成为中国钢铁材料第一大消费领域。受中国建筑业高速发展驱动,中国钢材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未来五年,新基建领域有望成为中国钢材行业下一增长发力点
伴随2020年开年来的一系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国政府相继推出多项政策促进“新基建”领域快速发展。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大数据中心、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七大领域。其中,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及特高压领域的大力投入将大力带动中国钢材市场需求量,预计基建领域钢材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占比将突破25%,“新基建”有望成为中国钢材行业下一增长发力点。
钢材出口贸易受阻,中国钢材行业路在何方?
自2000年以后,中国钢材行业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国钢材生产企业积极进入国际钢材贸易市场,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处于钢材净出口状态。伴随着中国钢材出口量的快速增长,中国钢材对外贸易摩擦数量逐年上升。受全球新冠疫情及全球经济下滑影响,预计2020年中国钢材行业仍将面临较为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
放宽再生钢铁料进口贸易,替代进口铁矿石原材料
再生钢铁料是一种可无限循环使用的绿色载能资源,当前是唯一可逐步代替铁矿石的优质炼铁原料。与铁矿石相比,使用再生钢铁料生产一吨钢材可节约铁矿石1.3吨,降低350千克标煤能耗,减排1.4吨CO2,减少尾矿、煤泥、粉尘、铁渣等固体排放物97%,减少废气排放量26%,减少废水排放量76%。
近五年来,受制于进口再生钢铁料审核流程复杂及准批进口歧义额名额偏低影响,中国进口再生钢铁料持续走低。自今年起,中国逐步推进再生钢铁料进口政策及制度,中国进口再生钢铁料将持续扩大,可有效缓解进口铁矿石贸易压力、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增强中国在全球铁矿石贸易中的主动权及话语权。
深度见解
现阶段,中国钢材行业整体技术及能耗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为提高钢材行业整体技术及能耗水平,中国相继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进钢材产业结构优化,鼓励钢材生产企业向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发展特种钢材产品。
在资本市场介入下,中国钢材生产企业以一体化经营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沿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企业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当前,中国钢材行业逐步呈现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市场集中度得到有效提高。中国钢材生产企业通过沿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进一步强化行业同质化业务整合和细分行业整合,可有效化解同质化经营、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问题,强化产业链整合及协作,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以宝武集团、青山集团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已加紧并购整合的步伐。未来,伴随着头部企业加大一体化资源整合布局,中国钢材行业整体利润及国际竞争力将得到有效提高。